潘越
摘要:隨著人們對生活方式的舒適性、效率性、安全性的不斷追求,促使了物聯網技術的長足發展,而由此帶來了不同主體間交互方式的重大變革,同時對未來的交互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梳理物聯網發展現狀及分析未來的發展趨勢,嘗試對新時代下人與物以及物與物之間的交互方式進行分析與探討,期冀對未來物聯網下的交互設計有所貢獻。
關鍵詞:物聯網 交互設計 用戶體驗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2-0050-02
一、物聯網發展現狀
物聯網的概念最初源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1999年建立的自動識別中心(Auto-ID Labs)提出的“網絡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物聯網的英文翻譯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從此不難看出物聯網與互聯網密不可分,但物聯網并不是互聯的用例。物聯網是通過許許多多的傳感器,把傳感器感受到的周圍環境的信息,包括圖像、聲音、震動頻率、溫度、風向等各種各樣的物理世界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傳送到終端處理器,經過數據分析處理,延伸和擴展到任何物與物之間,使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產生高效、方便的交互。
最早的物聯網實踐活動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這臺機器在1985年就已經聯網了,用戶可以向這臺機器發郵件來了解機器里是否還有可樂,甚至可以告訴用戶儲物架上哪一瓶可樂最涼爽。雖然物聯網在國外起步較早,但由于它還是一個比較新興的產業,我國對這方面的發展也特別重視。早在1999年中國科學院就開始研究傳感網。2006年,國家把以自然語言和動態圖像理解為基礎的“以人為中心”的智能信息處理和控制技術及傳感網等列為重點研究領域。到2013年,國家提出近期目標:到2015年,實現物聯網在經濟社會重要領域的規模示范應用,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系,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2015年物聯網的產業規模已經到達75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預計到2020年,中國物聯網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物聯網帶來無限機遇的同時也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目前,據估計已經有150億個設備連接到互聯網,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超過500億的連接設備。互聯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基礎性技術,并將使顛覆許多行業成為可能。這是物聯網的現狀,最新的工業革命將對商業和日常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必須產生一種新的設計方式與設計思維,以及一種新型工程師去利用新的技術協調、規劃繁復的人_機一環境之間的關系。而對于物聯網,它并不是一種新技術,它是一種結合現有技術的新方法,因此,并不需要一種新型的工程師,但卻需要一種新型的交互設計師。今天,不管是從整體還是每一個層面,只有很少的交互設計師了解物聯網產品是如何工作的。這種對于物聯網的理解,對于創建物聯網產品戰略和指導物聯網解決方案至關重要。物聯網的興起需要新一代高度熟練的物聯網交互設計師通過設計行為與方式,使人類與技術協調一致,使商業與工程協調一致,使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協調一致,同時也滿足了市場以及用戶的需求。而交互設計的本質就是參與,這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會改變,唯一不同的是在物聯網環境下用戶參與的方法也許會發生巨大改變。
二、物聯網對交互設計產生的影響
交互設計是在1984年由IDEO創始人比爾·莫格里奇在—次會議提出的。交互設計中的“交互”英文原文是“interaction”,譯為相互作用,指的是以人的需求為導向,理解用戶的期望、需求,理解商業、技術以及業內的機會與制約。基于以上的理解,創造出形式、內容,行為有用、易用、令用戶滿意且技術可行,具有商業利益的產品。
在物聯網時代下,交互設計說不定是破壞者還是被破壞者,它破壞了整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每一次設計學科經歷巨大變化的時候,往往伴隨著經濟與技術的改變。而演變到最后,交互設計成為了“產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可以說是產品價值體現的一個最重要環節。喬布斯曾說過:“設計是所有‘人造物件的靈魂,它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外在表現,來表達這個物件存在的意義。”今天,設計創造價值的概念在兩個領域產生了共嗚,在物聯網的新興空間和將設計作為驅動力的企業資產內部。
物聯網加上交互設計可以說是在復雜中創造出機會。物聯網擁有大量數據集,遠程以及(在某些情況下)自主控制,混雜連接和無處不在的傳感器,需要設計人員全面重新思考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把每一個接口的作用都體現出來。這不是簡簡單單地從打印機到網絡,再從網絡到移動端。這需要無論是工業設計師、結構設計師、界面設計、工程師都要從交互的角度考慮問題。物聯網使設計使用的工具與資源正趨于民主化,設計師正在從使用專有的、復雜的工具轉向更易于使用和免費的工具,非設計師也在物聯網的幫助下開始使用這些工具。正如網絡設計和開發通過不斷的實驗走向成熟一樣,物聯網設計也沿著相同的路徑發展。無論你正處于物聯網空間下還是接近這個領域,作為設計師的角色與職責都在經歷轉型。
多年以來,交互設計師集中解決的是在使用單個設備的單個用戶,而物聯網的興起,使交互設計師必須在使用環境及連接世界等方面進行思考。用戶體驗超越了一對一的關系,成為了一個接觸點與世界對話的網絡。物聯網下的產品會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這使交互設計師不得不考慮至少來自五個維度的問題,即設備硬件、設備軟件、信息溝通、云平臺、云平臺應用程序。想象一下,設備自主提取、處理、然后輸出數據,以我們可能無法識別或理解的方式為我們服務。最好的智能設備和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了各種類型的輸入方式,通過結合復雜的處理程序,總結儲存在傳感器中的大量數據,以及基于分析集體行為而改進輸出結果。這已不單單是交互設計一類人的職責了,在物聯網下,物理與數字的融合需要不同類型的設計師、工程師聚在一起用交互的思維,為用戶考慮,一起解決人類真正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