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艷
激發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基本條件,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更為重要。大量的心理學研究以及實驗觀察標明,小學生對哪一學科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這么功課的成績必然是相對較好;若是對哪一門學科缺乏學習興趣,那么這么學科可能就會在學習中不會有很好的表現。所以,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動的學習,就要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興趣教學策略俗話說:“教不能使人愛學,不可為之教;學不可以為之樂,不可以為之學。”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樂于學習。那么,在小學教學中,應該怎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良好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之時學生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那么這節課的效率定時要大打折扣的,但是一個成功的課堂教學導入,會迅速的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進課堂,讓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學生被吸引進入課堂的時候,是帶著無限的求知欲的,在這樣的一節課中愉快的學習,感受學習的魅力。
例如,在講《平移》這一單元時,我結合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天性,為學生講“貪吃靈蛇”的游戲,設計課件的時候把“貪吃靈蛇”的游戲設計進去,巧妙地設計出“靈蛇要向左或者向右移動幾格才能吃到食物”這一類比較富有樂趣的問題,學生就爭先孔后的要回答問題,適時的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這樣很快的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了課堂教學中了。學生對于老師提到的故事都會感興趣,這時候學生會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由此可見,一節高效的課堂良好的開端多么重要。
二、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人都喜歡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學生當然也不例外,都會希望得到周圍的人的尊重,長輩和老師對自己的贊賞,以及表揚。多數的實踐證明:學生可以從老師的一個贊賞的微笑,一句肯定的回答,一個認可的眼神,一個飛揚的手勢中得到對自己的鼓勵,感受被鼓勵的愉悅。比如,我經常在課堂上,帶動全班同學為回答問題好的同學鼓掌,也會耐心的學生的知識漏洞進行彌補,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贊揚,以及關懷。這些看起來很小很簡單的事情,都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興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所以一定要抓住在課堂上的每一次機會,恰當的對學生表揚。
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局部的僅限于課堂上和學生的互動,更要適時地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良好習慣的表現,我經常在課下和學生多做一些交流,問一問學生周末的去哪里玩了。做了什么,發現學生生活中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改變,及時地給予鼓勵。讓學生真心地感受到老師是很關心。通過對學生行為的表揚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然后在數學課堂上會更加用心。
三、生活中的情境導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學好數學服務于生活,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若是把知識生硬的塞給學生,那么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痛苦的,對于老師來說也是沒有效率的。所以,學習數學知識要結合生活,讓學習的數學知識不在抽象。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結合到課堂中讓學生從教師創設的生活化的數學情境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我在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算法》時,我把課本上的例題進行了變動,不去直接呈現題目,而是適時的把這些題目融入了日常的生活,讓學生對題目產生了喜聞樂見的模擬情境,周末,果果和爸爸去超市買零食和水果,爸爸選的水果74元,果果的學習用品46元,到了收銀臺結賬時,爸爸的錢包里有260元,你是爸爸的話,你會給收銀員多少錢?還剩多少錢?這樣的教學中,老師把枯燥無味的數字賦予了使命,學生爭先恐后的搶答,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深切的感受到原來數學離我們這么近,也并不難。
每一次上完新課后,我都會結合本節課內容給學生出一些實踐性的題目,如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我讓學生量一下文具盒的長寬高,計算文具盒的表面積;再如,教學《認識時間》后,讓學生給自己的星期天指定一個時間表,等等。結合普普通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必要性。讓學生在生活中真切的感受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興趣是學好數學最好的老師,若是學生能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那么學習的能力勢必會事半功倍,這是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務必要利用好這一特點,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羅中瓊.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青海教育,2006,(Z1).
[2]李梅芳.淺談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S2).
[3]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