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艷+史紀玲
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現代教育改革的產物,符合課程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將探究式教學應用到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去,教師需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逐步引導學生探究情感世界,有助于提高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效果。
小學品德與生活探究式教學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需實現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提出是傳統教育觀向學生本位教育觀轉變的重要表現,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三維目標引領下的課堂教學需要體現生活性、發展性和生命性。探究式教學是課程深化改革的理想教學方式之一,符合當前教學改革的需要,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都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但是,探究式教學模式如何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得到切實應用也是當前廣大教師所思考的問題。
二、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旨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應用中需遵循三大原則:主體性原則、拓展性原則和開放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指的是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確定活動方案以及動手操作。拓展性原則,指的是探究式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開放性原則要求教師從課程資源、學習的形式、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等多方面給學生提供全方位的開放式環境。
三、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滿足了當前教學改革的需求。教育改革要打破傳統束縛學生發展的教學方式,以學生本位理念作為教學觀念,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探究式教學符合教育改革的這些觀點,能夠滿足當前教學改革的需求。
其次,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采用探究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班級授課制有助于同時培養大批人才,但是在現如今的信息化社會,班級授課制難以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也是班級授課制難以做到的。探究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的應用,使得班級授課制更加靈活,減少了教師的講授時間,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在探究中獲得發展、學會創新。
最后,探究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的應用有助于師生的自我發展。探究式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探究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并給予指導。實際上,探究式教學也是師生獲得自我發展的重要平臺。
四、將探究式教學應用于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實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探究式教學具備如下幾個特點:一是教學生活化,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曾說過,“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沖進教師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币虼耍骄渴浇虒W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的應用,首先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在學習《我生活的地方》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介紹以下自己的家鄉以及身邊發生的事情,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二是自主探究性。探究式教學將思考權和發言權都交給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是作為一名引導者。三是綜合性。探究式教學的形式是多樣的、動態的,教學或稱中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歸納總結的綜合能力,也要教給學生多方面的綜合性知識。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導入是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開始,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小學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從內容上來說,都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創設情境也是探究式教學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心理發展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借助故事、實物或猜謎等憑借物創設教學情境,巧妙導入新課,刺激學生的多感官參與教學,讓學社過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探究互動,合作學習
馬克思曾說過,“人類的特性恰恰就是自覺自動的活動?!本腿说拇嬖诙裕耸蔷邆渲饔^能動性的動物,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也是好問、好學、好動的。探究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的應用,就是要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收獲經驗。探究互動的學習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探究互動可以蠶蛹獨立探究、小組探究的形式開展,亦可采用師生共榮探究的方式。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學生的提問加以鼓勵,積極評價學生的回答。與此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傾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式教學中去。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學生能夠吸收他人的信息,在交流討論中更容易產生新的思想。比如,在學習關于科技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就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利與弊進行交流探討,讓學生正確看待科技,知道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給人類帶來福音,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
(三)歸納小結,共同交流
探究的過程是自身知識建構的過程,教師要想讓學生從探究中獲益,還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知識,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處。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經過小組成員商討過后,選舉小組代表匯報歸納結果。待各個小組匯報完畢,教師可就各個小組的歸納進行小結。
(四)聯系生活,遷移應用
知識的獲得是認知發展的第一次飛躍,要想真正掌握知識,教師還必須讓學生能夠聯系生活,靈活運用知識,學會遷移知識。課上所做的探究式教學是幫助學生在探究中掌握品德與生活的種種知識,但是,教師需要明確的是,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本身就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更是一門強實踐性的課程,從生活中來,還需到生活中去。如此一來,學生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真正地獲得了社會性發展。比如,在學習《讓家園更美好》這一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讓家園變得更美好的途徑以及如何落實這些環保措施,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保護環境的意識延伸至學生的學校生活、日常生活中去,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此外,教師也可在班級內組織環保小組,將愛家園、愛自然的意識切實落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四、結束語
探究式教學是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是密切相關。探究式教學是有效開展品德與生活課程、達成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探究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中的應用,需要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從課堂伊始的情境導入,到教學過程的探究交流、歸納總結,再到最后的遷移應用。
參考文獻:
[1]滕增艷.探究式教學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16,(12).
[2]聶晶.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6).
[3]劉兵.“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6,(32).
[4]劉芝超.探究式教學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以數學和英語等學科為例[D].東北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