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提要]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基礎產業。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供求失衡,產能過剩。鋼鐵企業面對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機遇。新經濟常態下,“一帶一路”和“高鐵出海”等項目為鋼鐵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增長空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也將促進鋼鐵企業轉型升級。本文以寶鋼為例,研究鋼鐵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寶鋼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并對寶鋼的戰略提出建議。
關鍵詞:寶鋼;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8月17日
一、引言
鋼鐵行業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鋼鐵生產、出口和消費的大國。目前,我國的鋼鐵行業進入低增長、低效益、低價格、高壓力“三低一高”的新常態。鋼鐵行業供求失衡,產能過剩,國內眾多鋼鐵企業處在盈虧邊緣,中國鋼鐵行業己步入微利時代,企業紛紛加大出口力度,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寶鋼,是我國鋼鐵行業的領軍企業。文章以寶鋼為例,研究在經濟新常態、供給側改革及“一帶一路”等政策下,鋼鐵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結合對寶鋼自身優勢和劣勢分析,對寶鋼的競爭戰略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
二、寶鋼競爭環境分析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最現代化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國際領先的世界級鋼鐵聯合企業。
與國內同行業競爭者相比,寶鋼的綜合實力有較大優勢,寶鋼是國內綜合排名第一的鋼鐵企業,在規模、產能、盈利水平、技術上對于其他鋼鐵企業都有著巨大的優勢。寶鋼的粗鋼產量不是最大的,但盈利能力在全國鋼鐵企業排名第一,得益于其“制造到服務”經營思路的轉變,緊抓下游用戶需求,提供用戶需要的高附加值價值的服務。與同行業競爭者相比,寶鋼擁有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鋼鐵行業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強,鐵礦石嚴重依賴進口,原材料保障問題突出。鋼鐵行業下游購買者議價能力強,國內鋼鐵產能過剩,供大于求。新進入者進入壁壘高,新建鋼鐵企業需要大量的投資,并受到國家政策的嚴格約束,寶鋼面臨的新進入者威脅小。鋼鐵替代品威脅小。
三、寶鋼SWOT分析
(一)優勢。寶鋼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寶鋼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及設備,每種產品單位生產能耗同比國內企業已達領先水平。2013年超額完成國家“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目標;直屬廠部余熱資源回收率達到48.7%的國際先進水平。寶鋼大力推進首發產品研制,建立首發競爭優勢。2015年公司又有新一代先進超高強鋼、高磁感取向硅鋼等五個新產品完成試制并進入市場拓展。寶鋼注重產品差異化,擁有汽車板、桂鋼產品、電工鋼等六大優勢品種。寶鋼已實現三代先進高強鋼系列化產品的研發,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同時生產一二三代高強鋼的企業。寶鋼實施相關多元化戰略,除鋼鐵主業外,還涉足貿易、金融、工程技術、信息、煤化工、鋼材深加工、綜合利用等多元產業。2015年初,寶鋼成立歐冶云商,依托互聯網、物流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全新技術手段,打造鋼鐵流通領域的集咨詢、交易結算、物流倉儲、加工配送、投融資、金融中介、技術與產業特色服務等功能為一體,鋼鐵生產企業、鋼鐵貿易公司、物流加工服務商、鋼材用戶等多方主體共生共贏的生態型鋼鐵服務平臺。
(二)劣勢。寶鋼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不足,生產鋼鐵所需的鐵礦石、焦煤嚴重依賴進口,導致寶鋼對原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低,進而在原材料方面無法有效控制成本。
(三)機遇。“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由于“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多為欠發達國家,城鎮化進程較為緩慢,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最為迫切。同時我國基礎設施產業鏈存在過剩的產能,“一帶一路”為國內基礎設施產業鏈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鋼材凈進口國占70%以上,我國鋼鐵行業的出口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將鋼鐵企業過剩的產能轉移至“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有利于突破鋼鐵行業發展的瓶頸。
2014年以來,中央政府大力推進“高鐵外交”,成效顯著。隨著鐵路建設的展開,鐵路用鋼、列車及相關配套設施對鋼鐵的需求大大增加。高鐵項目除了帶動鋼材出口大增外,也使鐵路裝備出口大幅增加,可以拉動寶鋼中高端鋼產品的銷量。
(四)威脅。我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供需將長期處于低速增長期,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期內難以扭轉,鋼鐵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產能過剩問題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解決。
另外,鋼鐵行業環保壓力增大。近年頻發的霧霾天氣受到政府和大眾的高度關注,國家對鋼鐵業節能減排方面要求更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解決產業結構問題,產業結構問題突出表現在低附加值產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產業、綠色低碳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產業的比重偏低。鋼鐵企業就屬于急需改善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企業,有很大的環保壓力。寶鋼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已經開始進行部分固定資產的新建和改建。如為了提升焦爐節能環保水平,進行了焦爐大修改造工程;為了減少粉塵無組織排放,降低物料損耗,對礦場料條進行了封閉式改造。這些工程會消耗企業資金,也會對生產進度產生一定影響。
四、寶鋼競爭戰略建議
(一)提升產品競爭力,實行產品差異化戰略。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且產品同質化嚴重。寶鋼應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高端的鋼鐵產品。通過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等方面一系列舉措,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實行產品差異化戰略,從而保持國內市場領先地位。
(二)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寶鋼正在實施多元化戰略,除鋼鐵主業外,還涉足貿易、金融、工程技術、信息、煤化工、鋼材深加工、綜合利用等多元產業。在鋼鐵產能過剩、利潤空間小的條件下,繼續實施多元化戰略,發揮企業現有優勢,對寶鋼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利用節能環保技術,建設綠色工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要求解決低附加值產業,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存在的問題。鋼鐵企業急需利用節能環保技術,建設綠色工廠。寶鋼可以通過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升級、余熱利用、清潔能源使用、前沿技術開發等方式的綜合運用,構建升級版綠色工廠。
(四)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鋼鐵產業的轉型升級能幫助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提高鋼鐵的質量,減少它的消耗,減少資源的利用,提高它的能效。生產高端鋼產品,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提高產品質量,緩解產能過剩,也是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
(五)促進產品出口。“一帶一路”為我國鋼鐵行業的出口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將鋼鐵企業過剩的產能轉移至“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有利于突破鋼鐵行業發展的瓶頸。
“高鐵出海”開始之后,隨著鐵路建設的展開,鐵路用鋼、列車及相關配套設施對鋼鐵的需求大增。鐵路用鋼品種多,數量大,且對性能要求很高。高鐵項目除了帶動鋼材出口大增外,也使鐵路裝備出口大幅增加,寶鋼應抓住“一帶一路”和“高鐵出海”機遇,生產工程所需的高端鋼產品,緩解國內鋼鐵產能過剩帶來的壓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倪中新,盧星,薛文駿.“一帶一路”戰略能夠化解我國過剩的鋼鐵產能嗎——基于時變參數向量自回歸模型平均的預測[J].國際貿易問題,2016.3.
[2]郭孟珂.“一帶一路”戰略下四大領域發展機遇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6.6.
[3]江世鑫.寶鋼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狀況分析[J].財經管理,2016.7.
[4]郭如川.寶鋼國際化戰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
[5]李新創.鋼鐵“走出去”與“一帶一路”的思考[J].國土資源情報,2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