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皓 梁志棟 高建華
[提要] 對于企業而言,供應商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可以為企業提供原材料、物資和服務,確保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開展。同時,企業每年約超過大半的收益也花費在對外采購上,所以做好供應商管理,對于企業的穩定發展意義重大。本文從企業供應商管理的意義出發,對企業供應商管理的內容及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供應商;內容;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12日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發展,就必須構建起完整的供應鏈,做好與上、下游企業的相互協調。從企業自身角度講,選擇好的供應商,也就意味著選擇了好的產品和服務,而做好供應商管理,則可以保證企業供應鏈系統的穩定和高效運作,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
一、供應商管理的意義
供應商是指向企業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包括了制造商、經銷商以及中介商等,對于企業而言,選擇信譽良好、產品質優價廉的供應商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可以在充分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將供貨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從降低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的角度出發,企業應盡量避免選擇存在過多中間環節的供應商。
企業通過供應商管理,一是能夠保證物資供應的流暢性,避免出現供貨中斷問題;二是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物資性能良好,避免質量缺陷;三是能夠保證產品數量準確,避免出現缺斤短兩的情況;四是交貨期準確,確保供應商能夠嚴格依照規定的交貨期限進行物資交付,避免出現延期問題;五是供貨成本合理。
二、供應商管理的內容
供應商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供應商資質審查、供應商文件信息管理、供應商評估和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資質、供應商評估和供應商管理至關重要,因為供應商資質對企業采購和成本控制有直接影響,供應商評估是最有效的采購支持和監督。
供應商資質通常由供應商管理部門負責,還需要采購部門、質量管理部門、營業部門等相關部門合作,協助主要供應商資質、產品質量、技術能力等方面的詳細審核,包括具體業務許可證(原件)、法定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戶口許可證(原件)。隨著生產,經營或辦公空間的變化,經營范圍、主要產品、目錄、文件符合國家環境標準及安全標準,由制造商或銷售代理人提供書面授權銷售物品或壟斷銷售代理商供應商持有指示或文件,國家特殊行業標準貨物生產經營具有特殊規定的,應當提供證明文件。合格的供應商和供應商信息將被包括在供應商文件信息的管理中。同時,根據資質考核,及時考慮,現場檢查,主要內容包括:公司總體情況、生產設備和管理、質量控制、技術能力、產品應用、HSE和社會責任。
供應商已通過資質審查,下一個主要是供應商的信息管理和綜合評估,供應商評估是有效支持和支持供應商管理,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是關鍵。在處理供應商評估時,應優先采用量化數據為原則,盡量減少人為干擾,努力做到科學、合理、公平。在評估中,我們將主要考慮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交貨時間、供應價格和售后服務等。同時,企業應透明、開放供應商評估原則,完善評估體系,制定長期優秀的供應商激勵機制,懲罰不良供應商。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優秀供應商保持良好的供應關系。取消資格的供應商應當根據情況停止購買或強制回收貨物。在實施過程中,企業供應商管理部門經常提出以供應商評估結果來控制采購份額,采購部門將指出評估結果直接影響采購份額的不合理性。事實上,評估結果到底影響或不影響采購,兩種管理方式有些極端。通過供應商評估確定供應商份額是可取的,但由于市場變化,通常難以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計算。另一方面,不使用評估結果,忽略評價結果。因此,企業應在評估期內根據供應商采購計劃的水平預計開始分攤評估結果,實踐中仍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采購,并在每次評估中周期結束,實際供應商份額統計。這不僅可以保證供應商評估的指導,也不會限制采購份額過于僵化。企業可以比較和分析結果,指導下次購買。
三、供應商管理策略
對供應商進行有效管理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完善管理制度。企業應該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對供應商管理制度不斷進行完善,確保制度能夠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不斷提升供應商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例如,可以結合質量管理體系(GB/T19001-2016)、HSE管理體系中的要求,針對供應商開展分析,提升供應商選擇的合理性。
(二)注重質量管理。在供應商管理中,可以引入質量管理中的PDCA方法,將管理分為計劃、執行、檢查和反饋四個階段,通過不斷循環優化,保證管理效果。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該針對供應商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制度可以落到實處。而在制度自檢環節,企業需要就自身在落實供應商管理制度環節存在的新狀況進行重點審查,對發現的問題需要及時處理,并且結合反饋信息,對供應商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完善。
(三)重視分級管理。結合制定的供應商管理制度,需要做好供應商分級管理工作,從供應商的選擇、審核、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確細致的規定,依照供應商的重要程度及資信劃分不同的等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與供應商合作的過程中,分級并非固定不變,而是應該定期或者不定期進行重新考核與劃分。從分級管理的角度,需要重視對企業成本和生產經營影響較大的供應商管理。
(四)做實評審工作。對于生產制造類供應商,應該重點審核供應商的整體經營狀況,對其人力資源、營銷規模、財務狀況、客戶名單以及市場地位等進行評估,明確企業生產銷售能力,確保其產品執行標準可靠,能夠滿足企業自身的實際需求;對于銷售類供應商,應該審核供應商的經營范圍,查看其授權證書和代理證書,要求其提供經營銷售業績,評估其財務狀況,對于銷售產品的來源、渠道以及質量檢驗程序、庫存水平等進行審查。
(五)健全獎懲機制。企業應定期對合作供應商進行評價,結合評價結果,決定是否繼續與供應商合作。評價的內容包括供應商產品質量、采購成本、交貨期限以及配合度、售后服務、誠信經營等內容。結合評價結果,可以確定供應商的類別和地位,對考核優秀的供應商,優先選擇,并加強后續業務合作。對一些能力不足、信譽較差的供應商進行淘汰。同時,企業積極發展潛在供應商培養,加強供應商隊伍的能力,為了避免單一供應商的現象,將有助于消除不合格供應商,最終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佳產品和服務,也可以有效地保證企業的產品質量,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優化采購流程,提高采購效率和企業經營能力,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在與供應商合作的基礎上需要重視對供應商的管理工作,做好供應商管理,可以在企業和供應商之間建立起互助共贏的伙伴關系。從企業角度出發,需要不斷地完善供應商管理制度,注重質量管理,對供應商的行為進行約束和評估,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和激勵機制,提升供應商的積極性,保證良好的產品和服務供應,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廖秋蓮.小規模企業供應商管理模式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4.21.2.
[2]岳靜.石油管道企業供應商管理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3.9.
[3]張圭圭.關于中小企業供應商管理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6.
[4]文海波.E公司供應商質量管理優化策略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
[5]田軍.JW公司供應商管理改善研究[D].天津大學,2014.
[6]吳海榮.平衡計分卡(BSC)在S公司供應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7]劉各龍,黎文.供應商關系管理影響因素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3.
[8]顏濤.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管理的難點與對策[J].物流技術,2008.6.
[9]王曉艷.多層次結構化供應商關系管理研究[J].特區經濟,2008.5.
[10]蔡林峰,傅冬綿.供應鏈中的供應商關系管理系統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7.
[11]李文靜.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激勵策略研究[J].職業圈,2007.21.
[12]馬士華編著.基于供應鏈的企業物流管理——戰略與方法[M].科學出版社,2005.
[13]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