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提要] 隨著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新的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其競爭的核心是知識產權問題。在國際競爭中從硬實力向軟實力發展的態勢中,中國將會面臨國際文化的沖突。國家軟實力建設必須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新時期我國軟實力的提升需要從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充分實施知識產權的創新;二是強化知識產權管理運用;三是加強知識的保護。
關鍵詞:新全球化;知識產權;軟實力;文化風險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8月31日
加強軟實力是我國經濟在新常態下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性抉擇。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創新帶動了技術與產業的更替,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軟實力建設的強弱,與知識產權緊密相關,也就是說,軟實力的變化,是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來反映的。新時期,我國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制約了文化軟實力的發展。盡快解決現有知識產權問題,是推動我國產業文化,提升經濟競爭力,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
一、國際競爭中產權文化風險發展現狀
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經濟的競爭更加激烈。衡量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不僅要看硬實力,即國家的資源狀況、軍事、經濟、科技等力量,也要看國家的軟實力。國家軟實力的核心就是文化軟實力,“無論流行文化、意識形態還是國家制度,都要受他的價值觀念支配的,其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根源,這就是軟力量的文化基礎”。當前,從國際軟實力的發展看,國家軟實力的發展衡量指標主要有:一是文化活動的創新狀況;二是文化產品的傳播能力;三是文化產業的競爭態勢。
新時期,世界各國為增強自身的軟實力,都在積極提升文化創新品質,以助推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拓展文化市場的占有份額。就目前世界文化市場占有看,西方發達國家主流文化占據著國際市場,侵蝕著非主流文化,形成了文化霸權。這樣,必然導致主流文化、強勢文化與非主流文化、傳統文化之間形成了沖突。
近年來,西方的文化產業不斷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當前積極提升文化創新水平,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這不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國家軟實力發展的必然??梢?,在這個文化風險時代,世界各國都特別注重軟實力的創新發展,這事關一個國家的文化主權和文化安全的大局。
二、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發展,新的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其競爭的核心是知識產權問題。在國際市場上,西方發達國家就是通過對本國知識產權的保護,將技術、文化和品牌優勢轉化成產權優勢,從而拓展國際市場,占領國際有利市場。可見,新的全球化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新時期,在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站在法律的角度看問題,就是知識產權與文化主權、權利的相互沖突。“從某種程度上說,國際文化貿易的歷史就是以美國為首的推行貿易自由化的集團與以法國、加拿大為首的強調文化例外和保護文化多樣性集團之間不斷沖突的歷史?!本臀覈壳暗默F實而言,要以文化主權與文化權利為武器,要在文化創新和強化知識產權上下功夫。
隨著世情、國情的變化,文化產業面臨很多知識產權問題,其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創新能力不足,自主文化品牌缺乏。文化軟實力是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文化軟實力的競爭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新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都是通過版權戰略的實施,促進文化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推動本國文化軟實力的競爭優勢。
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已將文化創意產業推向了新的高度?,F實的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與經濟、高科技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它是現代技術、文化、商業的集合體,可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版權、專利、產權等相關。從文化市場的角度看,廣大消費者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都在追求高品質的品牌消費,這是當前消費行為的主要趨勢??梢姡嵘a品的知名度是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文化產業在市場化的運營中,將經營領域中的知識產權制度加以保護,自主文化品牌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從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的發展看,也是一個國家維護、傳播民族文化的重要籌碼。在這方面西方發達國家占有優勢,而我國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不足,特別從知識產權保名牌、創品牌的角度講,文化產業的經營者們認識滯后,敏感性不強,保護措施不得力。
(二)文化市場本土化水平不高,自主版權文化精品缺乏。在國際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全球文化資源統一配置,正在不斷推動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中國是文化大國,但不是文化強國,中國的本土文化精品缺乏,文化產品絕大部分依靠進口,如電影、動漫、網絡游戲等。這一狀況嚴重影響民族文化的發展,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極大的不利。
(三)盜版侵權依然存在。當前,我國經濟面臨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這對目前的企業生存、經濟發展有較大影響。我國在實行市場經濟以來,對盜版侵權行為一直嚴加管制,但屢禁不止,特別是音像盜版長期存在。這從長遠文化產業的發展角度看,將嚴重阻礙我國的文化創新、產業發展??梢?,只有打擊盜版侵權,才能調動文學藝術工作者的積極性,才能有利于推動中國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三、提升中國軟實力建設的舉措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文化產業能否在知識產權政策的保護下,順應時代的發展,增強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實現文化軟實力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這不僅影響文化產業的自身發展,而且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新時期要進一步實施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及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我國軟實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為實現中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前,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實施知識產權創新。適應全球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以版權為制度支撐的文化產業涉及到各種出版行業。近年來,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天創造的價值達220億美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增長更快,美國、英國分別達到了14%和12%的遞增速度。另外,根據世界地區專利機構的統計,美國和日本是有效專利持有國,他們占有全球47.5%的有效專利。從世界軟實力的發展看,哪些國家能合理運用版權和專利戰略,將本國文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知識產權,對該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助推作用。現代世界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已經說明一個事實,文化軟實力進步與經濟繁榮的國家,都是知識產權制度健全的國家。就這些國家而言,知識產權不僅是發展戰略的選擇,而且是綜合國力的彰顯。我國目前一定要以知識產權創造為核心,不斷促進文化科技創新發展。
(二)強化知識產權管理運用。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用是現實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問題。任何一個國家知識產權實力的優化,都體現在三個指標上:即數量、質量和轉化實施狀況。從現實的情況分析,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可觀,但質量不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轉化運用有待提升。也就是說,我國知識產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可見,我國當前必須強化知識產權管理,從而實現核心技術專利的擁有量,專利技術的有效運用率,版權產品、版權產業對國際市場的占有率。積極推動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的整體發展。
(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是創新發展的有力保障。沒有知識產權就沒有產業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在執法過程中,存在著執法不力的情況,致使知識產權保護受阻,知識產權領域中侵權現象嚴重。
新時期,我們必須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嚴格知識產權執法,構建打擊侵權的長效機制,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有利于軟實力發展的制度環境;二要進一步加強知識保護績效考核,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強化行政執法能力;三要著力營造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健康有序、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希望通過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治理,推動我國軟實力創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郭潔敏.當前我國軟實力研究中若干難點問題及其思考[J].社會科學,2009.2.
[2]李懷亮.國際文化貿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