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春季是肉雞支氣管栓塞發病的高峰期,嚴重時會直接導致肉雞窒息而亡,嚴重影響了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養殖經驗對肉雞支氣管栓塞的發病原因做了分析調查,希望可以對肉雞支氣管栓塞的預防治療起到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肉雞支氣管栓塞;發病原因;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22
前段時間,遼寧部分地區動物呼吸疾病的發生情況明顯增多,尤其是肉雞支氣管栓塞的發病情況,在肉雞養殖地區的發病率最高。嚴重阻礙了肉雞養殖業的發展,給養殖戶帶來了經濟損失。因此對肉雞支氣管栓塞的發病原因分析與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1 發肉雞支氣管栓塞病原因分析
1.1 飼養管理因素
飼養管理就是對養殖場的溫度及濕度變化,肉雞分布情況,養殖場通風情況進行控制管理的過程。一般的養殖場往往對溫度的變化控制的很好,而忽略了濕度,濕度如果控制不好,會使空氣中灰塵增多,有害氣體的密度增加,引發呼吸類疾病的發生,肉雞吸入養殖場的灰塵、毛屑、有害氣體等,這些有害物質被吸入氣管與痰液混合后,使痰液濃度增大,造成水分缺失,逐漸形成支氣管栓塞,使肉雞呼吸困難,導致死亡。
1.2 疾病因素
病原微生物——支原體,本身具有特殊結構的吸盤呈小泡狀體[1],支原體靠吸盤和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葉酸受體結合,寄生在細胞外層,在呼吸道粘膜上定居,如果定植在氣囊上,會引發細胞損壞,導致大腸桿菌、鼻氣管鳥桿菌、病毒等各種病原體從損壞部位傳播感染,使肉雞氣囊增厚,肺部出現充血,引發出血滲血,氣管及支氣管出血,形成栓塞。
1.3 免疫抑制病的影響
肉雞存在的疾病肌胃炎、腺胃炎的發病非常高,專家普遍認為與霉菌及霉菌毒素有關,這些疾病是霉菌及霉菌毒素侵害機體的一種體現形式。使肉雞免疫力受到抑制,使得肉雞對其他病原體的免疫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肉雞疾病發生的頻率及范圍也受免疫抑制病的影響,例如: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兵、傳任性貧血病、網狀肉皮組織增生病等病毒,以及隱孢子蟲、應激、藥物等其他免疫因子,也會引起機體免疫器官、免疫組織及細胞受到傷害,引發機體暫時性、永久性免疫應答功能低下,對各種疾病易發生感染。包括呼吸道疾病,免疫力下降,給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增加了難度。
1.4 免疫的影響
肉雞在接種了新城疫4系的疫苗后,肉雞可能處于某些疾病的潛伏期,如果疫苗接種不當就會引發各種呼吸道疾病,頭部、臉部出現浮腫,接著發生氣囊增厚,氣管及支氣管栓塞。
2 肉雞支氣管栓塞的防治措施
2.1 加強飼養管理
改善雞群的飼養管理條件,在日常勤打掃養殖場的衛生,及時的清掃雞糞,搞好環境衛生。按規定期限做好消毒工作,養殖場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及濕度,尤其是保持好濕度,肉雞養殖場的濕度在肉雞飼養前期要保持濕度在60%~70%之間,使養殖場內部保持干爽、清潔。在保持溫度的,也要經常通風換氣,建筑掃空氣中的粉塵,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冷風吹到肉雞。控制養殖場雞群的數量,保持科學的飼養密度。
2.2 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程序
在肉雞接種疫苗的前后3d,要在其飲用水中添加各種維生素及魚肝油。做好疫苗防疫工作,特別是H9、IB、ND的免疫。在肉雞7日齡時,建議在其皮下注射含有H9流行株的新流二聯苗,首日齡注射含有4/91毒株傳支的疫苗進行噴霧免疫,進行對傳支的防疫;在肉雞7~10日齡注射含有4/91毒株的新支二聯苗滴鼻點眼,推薦使用免疫程序為1日齡的銳支平噴霧;在肉雞7~10日齡使用新支妥滴鼻點煙加優瑞康皮下注射;在肉雞14日齡進行防疫法氏囊疫苗之后,要及時的服用黃芪多糖和雙黃連,使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得以提升;在肉雞21日齡時,新城疫4系的防疫要根據雞群場地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進行防疫,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組織病毒入侵。
2.3 采用合理的藥物治療
對肉雞支氣管栓塞使用藥物治療時,可以使用光譜抗病毒及抗菌藥物,來控制H9、IB;在清除呼吸道炎癥、抑制炎性滲出、止咳化痰方面,可以使用氰酸紅霉素、溴乙新、氨溴索等藥物,降低肉雞因支氣管堵塞窒息死亡的發生率;給肉雞服用維生素A含量多的飼料,以達到修護呼吸道粘膜的效果;在對肉雞進行藥物治療中,應注重支原體病的防治工作,可以使用黃芪多糖等中藥病毒藥、免疫球蛋白等避免免疫抑制病的發生;使用大腸桿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的避免感染的情況。
3 結語
肉雞支氣管栓塞大多發生在春季,是一種死亡率高、防治困難的疾病,容易受到飼養管理因素、疾病因素、免疫抑制病等因素的影響。需做好疾病的防治措施,加強肉雞的飼養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疫苗接種程序、采用合理的藥物治療。按照養殖業的宗旨“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盡可能的降低肉雞支氣管栓塞的發病率。
參考文獻
[1]祁華虎,廖智慧,陳志軍,等.肉雞支氣管栓塞的原因分析與防治[J].現代農村科技,2016(5):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