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南
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許多行業都得到充足的發展,林業作為其中的一員,也在社會經濟不斷調整過程中得到有效的發展,可是傳統的營林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社會經濟的步伐以及發展需要,只有采取相應措施進一步加強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的改進和完善,才能推動林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林業;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88
林業不僅是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成員,也對我國生態系統具有強有力的保護作用,由于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中對木材的需求量增多,因此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如何促進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是當下應當注重的問題,也是營林生產管理的核心。
1 營林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樹木種類較少
目前我國進行營林生產過程中,人工進行的營林生產管理種植的種類相比天然林場要相差很多,這是導致我國營林生產管理水平無法得到提升的原因之一,種植品種缺少多樣性,樹木對環境的適應性以及自我調節能力也相對較弱,當一些自然災害降臨的時候,無法起到一定的防范效果[1]。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生物系統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和關聯性,只有具備這兩個特點才能夠形成生態系統的平衡。
1.2 種植數量與質量無法形成比例
在進行營林的生產管理過程中,種植樹苗的成活率、成長狀況,是在種植質量方面的重要體現,然而目前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雖然已經加大每個環節的資金投入力度,然而在技術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針對不同的地質特性,在樹苗的選擇、種植、培育等方面不能提供有效的技術指導,使得樹苗種植在數量上不斷加大,質量方面與之無法形成正比。
2 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具體措施
2.1 加強建設樹苗種植基地
樹苗是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樹苗進行良好的挑選和栽培,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營林樹苗的種植數量和質量比例,從而提高樹苗的成活率,所以,加強建設樹苗種植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樹苗的種植質量得到提高,整體數量才能夠提高[2]。不斷加大樹苗種植基地的建設,根據當地地質情況以及市場需要,選用合適的樹苗,才能夠提高林業的整體經濟效益,也能夠擴大森林的種植面積,目前我國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應當多加注重高大闊葉樹木的種植和栽培,將母樹的數量進行整體提升,才能夠對當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擴充,并保證營林的生產質量,更好地滿足我國林業市場的需求,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加強營林生產管理力度
目前我國針對林業的資金投入正在不斷加大,根據我國林業的實際情況還進行了相應的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的制定,所以,在進行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加大營林生產管理力度,注重從業人員的有效培養,并不斷引進先進的營林生產技術,并應用到實際的營林生產管理當中,保證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良好的進行,從而提高營林生產效率,讓樹苗種植的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要針對種植樹苗的基本特征和情況進行營林生產管理的資金投入管控,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資金使用,避免樹苗種植過量,實際存活率低所造成的資金浪費。
2.3 完善營林生產管理體系
營林生產管理體系的完善度是林業發展的關鍵,因此要不斷完善營林生產管理體系,更好地提升營林生產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確保在進行種植樹苗的過程中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提升,只有真正意識到質量是效益的保證的觀點,才能夠從根本上實現對營林生產管理體系的完善[3]。在人員管理方面,要建立良好的獎懲機制,將每個員工的工作狀態以及內容與績效進行掛鉤,引導員工真正重視起來。在進行樹苗時,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或市場的實際需要進行樹苗的選擇、種植和栽培,相關部門要隨時做好工作總結,在每次種植樹苗后形成相應的文件報告,并針對相關資料內容進行總結,以便于幫助日后進行技術指導和作為良好的理論依據。
3 結語
我國對木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也存在很大影響,想要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就需要加強營林生產管理,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營林生產活動,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林業產值,促進經濟得到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劍鋒.淺談加強營林生產管理的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0):270.
[2]胡慧亮.加強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的幾點思考[J].福建農業,2015(8):240.
[3]嚴旭華.加強營林生產管理措施的幾點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5(11):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