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來向學生灌輸基礎的英語語音、詞匯、語法等內容,單純地照本宣科難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盡管在新課改的趨勢下,不少老師采取情境教學法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但是通過對當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我發現,老師們還是換湯不換藥,將傳統的知識灌輸變為了“情境灌輸”,即教師圍繞詞匯、句子、語法等創設有關情境,但是這種情境是以知識點為中心的,對情境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不加重視,這種“靜聽式”的情境與傳統的知識灌輸別無二致。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組織初中英語教學的時候仍需要采取情境法,但是我們要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有實際意義的情境,創設學生互動參與的情境,使其在情境中能學英語、用英語。我在組織英語教學的時候一般會采取角色扮演法來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英語。
所謂的角色扮演法主要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根據教學內容扮演現實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抓住這些角色的個性特征、思想觀念等在實際情境中應用英語將其表現出來,如此在豐富情境的基礎上,應用英語。我在多年的教學經歷中發現學生扮演角色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劇本難度適中,滿足學生角色扮演需求
教材是開展英語教學的載體,同樣在角色扮演中,教師仍需要立足教材內容來選取符合學生英語學習實際水平的內容來引導其扮演角色。通過對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進行分析,我發現該版本教材中共有四種可以扮演角色的文本。第一種是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第二種是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X. Then talk about in the picture,第三種是Two students play different roles, and according to an item series dialogue, and then swap roles,第四種是Suppose you are in a living situation, make up your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e with your partner. 教師需要根據文本難度選擇適宜的角色扮演類型。以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y names Gina為例,該文本內容主要涉及人物介紹,此時教師可以借助文本內容鼓勵剛入學的學生們利用英語來相互介紹,如此學生可以在自我介紹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如:
A:Good morning, My name is A. Are you C?
B:No, I am not. I am B.
A:I am sorry, nice to meet you, B. But who is C?
C:I am C. Nice to meet you A.
A:Nice to meet you, too.
二、創設角色情境,激發學生角色扮演興趣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的時候不是采取知識灌輸的方式就是采取“靜聽式”的情境教學方式,這兩種方式都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英語交際的積極性。針對這一情境,我們需要將角色扮演放在實際的情境中,即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之中,使其能在活生生的情境中調動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扮演相應的角色。在角色情境創設中我一般傾向于選擇第四種角色類型,即Suppose you are in a living situation, make up your conversation and communicate with your partner. 以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一內容為例,我以三到四人小組形式引導學生分別扮演教師、學生、家長等。以教師或家長的角度來選文學生他們喜歡哪一科目,為什么喜歡這一科目,或者為什么不喜歡另一個科目。如此,學生可以在同一生活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其英語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有些英語水平稍好的學生還可以調動自己已有的英語知識儲備,對其他學生進行勸說,談一談其他學科的優點,以此擴展英語角色對話。
三、創設良好氛圍,培養學生“聽眾”意識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一談到角色扮演,我們常常會想到利用這一方式引導學生說英語,聽、說、讀、寫作為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是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的,同時也要貫穿于任何一種教學法的應用始終。因此,在應用角色扮演法引導學生說英語的同時,還要采取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聽英語、寫英語、讀英語。讀英語在上文的角色扮演類型中已有所涉及,學生可以根據文本內容選擇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朗讀活動。在本節中我主要談一談如何引導學生聽英語。對于參與表演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交流是在聽和說的作用下才能順利進行,對話雙方要認真傾聽對方的表達,從而調動已有的知識來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或應和對方。有些學生認為所扮演的角色是提前設定的,對話內容也是設定好的,只要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背下來即可,忽視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對方的話語,有可能的條件下可以即興修改對話內容,以此使對話更“接地氣”。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則需要扮演好觀眾這一角色,不要講話、做小動作,認真傾聽,尊重角色表演者的勞動成果。一旦想要對表演者的表演提出問題,可以用眼神示意,等他們表演完畢再提出問題。問題的提出同樣也是建立在認真傾聽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開口說之外,還要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在聽中提升自身的英語技能。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用“動態”的角色扮演來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表演,選擇符合文本難度的角色類型,營造活生生的情境,創設良好的氛圍,滿足學生角色扮演的需求,使其能在表演中提高聽、說、讀、寫技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