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嬌
摘 要:2017年5月14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一帶一路”在給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中國技工教育發展帶來了契機與挑戰。因為“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的重點合作內容與技工教育直接相關。本文就“一帶一路”戰略給企業和技工院校教育的發展帶來的新機遇與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進行分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 技工教育 挑戰 新要求
“一帶一路”是一項由我國提出的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重大戰略,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都會對沿線國家及地區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與變革。在這種變革之下,我國教育也必然面向整個世界,不光是學習和借鑒西方先進的教育管理方式及思想觀念,更是要通過這些先進思想與經驗達成與世界各國教育制度的了解與合作。但是這種面向世界是被動而片面的,因為目前不論是高等教育,還是技工教育,都還遠遠不能提供“一帶一路”戰略所需的大量對外開拓性人才。中國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和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當前首要任務就是解決人才乏力、技術創新乏力的問題,努力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據統計,未來1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約為50萬億元的規模,將對鐵路、管道、公路、港口、通信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形成巨大需求,技工教育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支撐。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首先要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這就要求我國技工院校必須與全面治理教育結構、學校布局和人才培養計劃等密切結合。以下提出幾點具體做法。
一、鼓勵優秀教師走出去
當前,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具備了與“一帶一路”有關國家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礎,但是技工教育的國際化水平還相對較低。在今年六月于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技能大賽中,淄博市技師學院學生任洪鑫在電氣設備裝置項目中獲得了銀牌的好成績,不僅與國外學生進行了技藝的角逐,而且也展開了技術上的探討。同樣,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來臨之際,希望在阿布扎比競技的大舞臺上,我們國內各技工院校能夠抓緊這個契機,加強與國外此類院校的合作,積極尋求合作項目和學術交流。
各技工院校也應該積極組織此類合作,不但要將學生“送出去”,更要將自己的優秀教師也“送出去”,加強師資方面的交流學習,通過師生競技水平的共同提高以促進我們技工教育的國際化水平。同時,也要將國外的優秀教師和學生“請進來”,擴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華留學的招生規模和獎學力度,推進“雙向留學”,這不僅是學習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更是做好文化的交流,堅持國際視野,提高我們技工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二、關注學生職業發展規劃
首先,“一帶一路”增加了就業崗位,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這其中,既有一些基層的工作,也有管理方面的工作,這些不同的崗位拓寬了職業發展的道路,給予職業規劃更多的選擇。那么我們的技工院校就有責任和義務在學生的職業規劃發展上開展一系列的培訓與指導。
“一帶一路”也帶給企業許多合作的機遇,這些機遇將變成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其職業素養,增加其經驗。
另外,“一帶一路”可以增加外資引入,大量合資、外資企業的出現增加了就業選擇,所以,我們要訓練學生們與外商談判磋商的機會,開闊員工的眼界,培養其溝通談判技巧,以此更好地激發員工潛能,讓我們的學生必須要學會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激勵他們不由自主地去學習,充實自己,唯有此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其職業素養。
可以看出,“一帶一路”的政策對于個人職業發展是有積極正面的影響的,員工可以充分享受到“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充實自己,在發展中穩步前行。這就需要學校的培訓與幫助,運用國際戰略眼光,更加關注學生職業發展規劃的判定。
三、加強校企合作
我們的學生要適應“一帶一路”行動目標,我們的院校也要明確具體需求,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技工教育首先要與“一帶一路”沿線走出去的企業加強聯系,知曉了解企業所需人才的專業、層次、能力與素質,以服務這些企業幫助其更好地走出去,企業急需技工院校能夠提供一臂之力。
“一帶一路”沿線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工業基礎薄弱,人才培養欠缺,一線工人無論是在數量還是操作技能上都不能達標,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巨大阻力,因此許多企業在切身感受到“一帶一路”帶來的巨大收益的同時,又面臨著技能人才不足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更好地為“一帶一路”服務。據悉西門子首批培訓中心落戶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全國總共十所,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是山東唯一的技師院校,這為我們技師院校在這方面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強大助力。
四、改革教學目標,調整專業設置
首先,要筑牢“語言關”,重視基礎英語等語言教學,特別是實用口語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在與人交流的同時不光能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更應該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方面的溝通與交流能力。在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對一些專業的核心課程要開設雙語教學,對專業術語要基本做到能看懂、能運用、能變通。其次,要參考國外優秀技工院校有特色的專業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人才培養模式。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海外交流學習管理制度和文件,支持和鼓勵學生赴海外交流學習。除了課程設置,學校還應注重第二課堂的學習,加強與政府、企事業單位的積極合作,讓學生在學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參加國內乃至國際賽事,及社會實踐活動。
總之,改革教育教學目標,結合技工專業學科特點,彌補語言技能、基礎知識、實踐思維等方面的不足,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提供外語運用熟練、專業技術過硬、能夠進行跨文化溝通的國際化人才是“一帶一路”的必然要求。
五、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實施“一帶一路”政策必然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給我國帶來不小的影響,作為人才培養重要環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勢必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其他國家的文化理念、價值觀念進入并在學校傳播,并伴隨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很容易接觸到除馬克思主義價值觀以外的價值觀,這會加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要思辨,方式方法要創新,用學生常用的交流工具與學生交流,比如微信、微博等,讓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交流中進行。改變以往思政工作說的多做的少、教育方式單一等問題,努力組建一支技能水平高、專業素質更高的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學校思政工作者要預見到“一帶一路”給教育帶來的問題與挑戰,注意工作與現實的結合,推動新時期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紅力.金融引領與一帶一路[C].一帶一路引領中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2]王文軒.“一帶一路”引領下加強外語人才培養的意義和措施初探[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14).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