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娜
藥理學是護理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為護資考試)必考科目之一,其教學效果將會直接影響護資考試通過率。護資考試新大綱明確提出,護士工作任務之一就是進行安全用藥。藥理學從過去的一門以藥物知識為主的專業基礎課、橋梁課成為一門以用藥護理為主的專業技能課。多年來,護理藥理學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與臨床用藥脫節,與護資考試連接不夠緊密;課程教學評價主要以理論課考試成績為主,沒有涉及臨床應用以及護資考試要求的能力考核,與現行的護資考試已不再適應,因此有必要針對護資考試的要求重新構建科學合理的藥理學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盡早明確藥理學與護資考試的密切關系,為藥理學更好地服務于臨床課程教學打好基礎。
一、傳統評價體系在藥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考試評估體系比較單一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觀和人才觀的影響,在進行教育評價時通常采取的是終結性評價,即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而即使采取形成性評價手段,使用的評價策略也比較單一。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考試,教師的教學活動也只為了考試內容進行。教師教學為了贏得學生的好評,只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內容,忽略了科學系統的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尤其缺乏對臨床用藥護理知識這方面的考核,反映了這種考試評估體系不夠完善。
2.考核方法與新的護資培養方案相脫節
傳統藥理學教學對臨床用藥護理不夠重視,與護資考試連接不夠緊密,考核方法主要以教師評價為主,側重與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沒有涉及臨床用藥護理,缺乏對職業能力養成、職業道德養成以及現行護資考試要求的能力考核,致使與新的護資培養方案相脫節。
二、融考核和能力提高于一體,重構藥理學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其強大的激勵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想客觀、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就必須重新構建科學合理的藥理學教學評價體系。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培養集職業能力、職業道德以及符合護理人才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護理藥理學教學評價體系應融考核和能力提高于一體,強調“重理論、重實踐、重技能”的多元化考量,促進護生用藥護理工作的全面發展。
1.全面分析護資考試大綱,重新制定護理藥理學教學大綱
2011年以來,護資考試新大綱的試行使護理藥理學課程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新大綱中明確列出了護資考試考核內容所涉及的護理任務共有7類,其中第2類是進行安全用藥、協助治療的活動(包括檢查配伍禁忌、按照不同方法與途徑給藥、觀察藥物效果與不良反應等)。我們首先組織藥理學教師學習護資考試新大綱,重新定位,統一認識,了解其中的調整和變化,分析提取藥理學相關知識點;然后重新制定護理專業藥理學教學大綱,將護資考試的大綱內容與藥理學課程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2.分析真題,調整教學內容,制定配套題庫
(1)分析近三年護資考試真題,統計與藥理學相關知識點。近三年的護資考試真題中直接和間接涉及藥理學知識點所占的分值約為:2014年實踐能力有27分,專業實務有26分;2015年實踐能力有18分,專業實務有17分;2016年實踐能力有19分,專業實務有24分。除2014年所占分值較高以外(2014年每個科目題量為 135 題),2015、2016年比較穩定,且分值有增長的趨勢,由此可以看出藥理學在護資考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過分類統計,筆者發現考查的藥物主要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藥物和抗菌藥物等幾大部分。
(2)開發課程配套題庫。根據對大綱的學習和真題的分析提取,編制一套盡可能覆蓋護資考點的配套題庫,供學生練習、復習、考試使用。題庫按系統章節設置,將歷年相關真題滲入,題型參照護資考試題型,全部采用選擇題,包括A1、A2、A3、A4四種題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藥理學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判斷、獨立思考和臨床觀察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安全用藥護理能力和職業素養。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習慣普遍不好,加之藥理學這門課程知識點多且分散,內容枯燥,抽象難懂,難以掌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教師一方面應根據不同章節內容靈活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習積極性,開拓他們的學習潛力,激發求知欲,提高教學質量(比如以設疑提高學習興趣,以比較克服難記易忘,用實例啟發思維,提高學習效果,以引導提高自學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師應更多地從學生結構特點、知識水平、專業特點和教材內容的實際出發,去尋找教與學的共鳴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4.構建新型的課堂結構——分層次教學
教師備課應根據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以及護資考試涉及的藥理學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要起步低層、面向中層、顧及高層,制定出與不同層次學生學習可能性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作業和測試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搭建任務的階梯,盡可能讓更多學生體驗到成功。
5.改進教學評價策略,關注學習過程考核
除了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判外,還要評判學生的行為習慣,情感態度等方面。筆者學校學生的期末總評成績為40%平時成績+60%考試成績(24%期中成績+36%期末成績),平時成績由學習態度(5%)、紀律(5%)、提問(5%)、實驗技能(15%)、測驗(5%),作業(5%)組成。這種考核方式不僅注重學生終末成績的考核,更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考核。
6.改革實踐教學,建立新型教學評價體系
對藥理學來說,護理專業學生的工作主要是臨床用藥護理,藥理學實驗、實訓課程是培養用藥護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科學合理地建立新的評價方法,以考促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
構建新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減少部分驗證性實驗,增加與護理用藥相關知識的實踐技能訓練;更新實踐教學手段,運用高仿真虛擬實驗教學系統,創建“情境化、多媒體化、仿真化”的藥理實驗教學環境;改革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分組討論法等實現教學相長,提高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評價模式適當靈活,不再單純以實驗報告成績為最終成績,增加實踐操作考試成績,綜合考評學生實踐過程中的安全用藥護理能力、團隊合作溝通能力、職業素養等。
(作者單位:陽泉市衛生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