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坤?蘇慧祎
摘 要: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引下,基于任務導向的項目課程開發模式應用于高職數控專業英語課程,可以提升專業教學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本文對當前專業英語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旨在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開發策略等方面論述課程開發的具體措施,讓專業英語更好地促進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專業英語 教學現狀 項目課程 開發策略
課 題:本文為2015年度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5607)的研究成果。
一、背景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人們將職業教育的重點轉向教育質量內涵的提高上。作為高職專業教育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英語在高職專業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受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思維的影響,一方面,人們在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祟下,忽視了專業英語對學生職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專業英語課程缺乏創新,已經遠遠適應不了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專業英語課程只有順應當前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潮流,通過校企合作,依照“工學結合”的思路開發專業英語課程,改革當前專業英語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模式,專業英語課程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展現出自身的特色和優勢。
二、專業英語課程現狀
1.課程開發主體單一
學校的英語教師通常并不熟悉實際崗位的工作內容,完全由他們主導課程的開發,往往會造成課程內容與實際崗位需求脫節。英語教師對理論知識要求比較高,容易造成學生對專業英語失去興趣。在工學結合、校企辦學理念的指引下,人們又把課程開發的難題完全寄希望于企業專家。事實上,企業專家雖然比較熟悉崗位的工作任務及所需的職業能力,但對課程開發技術、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的規律并不熟悉。因此,課程開發完全交由企業專家開發也不現實。比較可行的情況是學校主導、企業專家全程參入的課程開發模式。
2.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由于高職院校規模的擴張和提升內涵質量的需求,高職院校大量引進英語專業的高素質人才,主要以碩士研究生為主。這部分英語教師基本清一色是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的,他們對專業英語的課程開發及研究涉獵較少,課程開發和教學經驗明顯不足。他們缺少相關專業的知識背景,也沒有實際的工廠工作經驗,長期周而復始的重復性教學,容易使部分教師的思維固化。許多教師甚至沒有機會現場聽取專家講座,只能從其他教師、學校領導或者媒體零碎地了解新課程的一些理念。致使教師對新課程開發與實施中的具體方法非常陌生,這會使他們產生對新課程的恐懼,甚至抵制新課程。
3.教學方法單一
翻譯加詞匯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或者運用不多,或者整堂課都是PPT課件展示,學生被動聽講,視覺產生疲勞,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學生被動聽講,參入課堂討論和動手操作機會較少。專業詞匯講解和背誦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課堂缺少應有的互動和信息的交流,教學模式單一。當前流行的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充分運用和展示,教學模式體現不出職業特色。
4.教學內容缺少職業特色
高職專業英語受傳統的學科知識系統課程的影響,學習內容以學科知識為主,知識按邏輯結構編排。結果導致教學內容也缺乏專業背景,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陳舊,無法體現出與時俱進的新技術、新教法等特點,只強調專業知識的講授和翻譯,卻忽略了英語口語與專業技能的結合。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項目教學實現專業英語與專業技能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5.評價標準缺乏創新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英語老師依然注重的書本知識的傳授,強調的是對學生知識體系的評價和純知識點的考查,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心理素質和動手能力的評價。在這種評價體系下,高職學生的品德、心理、創造力等會被束縛和淹沒。學生作為課程教學的直接作用對象,卻沒能成為評價的主體,致使學生沒有認識到自我評價對于學習能力發展的意義,沒有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現在高職院校專業英語課程學習成績評定采用單一的筆試方式,根本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無法真實測出學生的專業英語的能力和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數控專業英語課程開發的目標
數控技術專業英語課程是數控技術、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機械制造類相關專業的職業拓展課。該課程作為高等職業院?;A英語的后續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專業英語和專業理論知識,能從事數控機床操作、數控機床調試與維修、產品質量檢驗等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創新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知識目標方面,讓學生掌握生產中常用的機械零部件的英文拼寫,了解常用數控設備及數控刀具系統的類型和各部位名稱,掌握數控方面的首字母縮寫詞的含義,掌握數控編程有關語言、術語及編碼,能夠進行簡單的英文產品說明書的識讀與翻譯。在能力培養目標方面,學生能讀懂并翻譯簡單的與數控技術相關的英文資料,并借助網絡等先進工具了解國外本專業的最新動態,形成終生學習的理念。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敬業愛崗、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與創新意識。
四、課程設計思路
1.課程設計強化英語的人文教育功能
該課程注重通用能力和外向型人文思維能力的培養,力求人文精神與理學思維的溝通。堅持英語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力求學生專業英語能力和人文素養協調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高,而不是把英語僅僅看成是獲得技能的工具。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2.課程設計突出專業技能的綜合提高
該課程設計的每項任務由專業閱讀、實踐體驗、職場對話和拓寬視野四部分組成。專業閱讀模塊突出數控技術專業的特色,展示數控技術的新發展、新工藝、新設備及新技術。實踐體驗模塊突出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能迅速、系統地掌握相應的數控技術專業英語與基本技能。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職場英語溝通和交流的能力。具體表現在每堂課都設計職場對話,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來介紹數控技術的相關知識點和數控專業英語,為機械行業輸送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人才。endprint
3.課程設計工學結合特色鮮明
該課程按照數控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群創設學習情境,運用“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選擇學習任務,確保授課內容按照企業數控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務的流程和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認知過程而編排。從認識設備、識讀圖樣、分析工藝、編寫程序、操作機床到檢測零件,使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高度一致。
4.課程開發要緊緊依托教學策略改革
不同于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高職英語課程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采用真項目、真場景,實現“教學生產化、生產教學化、實訓企業化”三化目標,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與網絡技術改變教學策略與方法,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解決數控專業領域工作中涉及專業英語問題的能力,以及開口動手的綜合能力。綜合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教學法、引導課文教學法等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更為實用的工作內容,綜合訓練了數控專業知識和英語專業知識,教學過程更為優化,教學活動更有趣味性和啟迪性,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五、項目課程開發流程及實施策略
1.開展廣泛調研,進行專業定位
準確的專業定位是工學結合課程體系開發的邏輯起點。合理的專業定位首先應基于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狀況,其次還要考慮本學校的競爭優勢。人才需求的調研應突出行業背景調研、行業人才需求調研、企業職業崗位(群)調研、區域內人才培養現狀調研和物色實踐專家五個方面。學校的競爭優勢主要是從區域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現狀和區域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分析。本次調研時間從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31日。調研對象為企業、高職院校和畢業生。問卷調查企業70家,高等職業院校24所,經過對企業需求崗位的專題研討,最終合并相近的就業崗位得出核心職業崗位(群)3個:數控機床操作、數控機床調試與維修、數控編程員。
2.采集發展性任務,提煉典型工作任務
由于項目課程體系中課程設置是基于發展性任務,因此利用典型工作任務法開發課程體系的關鍵環節就是采集實踐專家的發展性任務,提煉典型工作任務。第一,采集實踐專家發展性任務,主要可分成三步:描述個人發展實際過程、提煉能力發展不同階段和列舉發展性任務。第二、提煉典型工作任務并簡要描述。在采集的實踐專家發展性任務的基礎上,進行匯總、整合,提煉一個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并進行簡要描述。典型工作任務是工作過程完整的綜合性任務,應包含明確任務、計劃、決策、實施和評價等步驟。由企業實踐專家通過開展“頭腦風暴”,分解三個專業崗位工作任務,深入了解崗位及崗位群的名稱、主要職責、具體任務、工作流程、工作對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勞動組織等方式、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等。結合企業專家和校內課程專家的建議,根據不同的知識內容設計學習情境,最終確定未來數控專業英語教學的五個工作情景:數控車削加工技術;加工中心加工技術;數控特種加工機床加工技術;數控機床維護和故障診斷技術;綜合應用。在此基礎上提出數控技術專業英語典型工作任務23個,以學習情景2數控加工中心為例說明其中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務:B1認識數控加工中心的組成、B2數控加工中心的工藝分析、B3數控加工中心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B4加工中心零件加工和B5掌握一張完整的零件圖包括哪些內容。
3.凝練典型任務,梳理和序化職業能力
職業能力是確定課程內容的基本依據,因此職業能力定位是項目課程開發中課程定位的一個重要環節。有些課程開發過于關注任務分析,忽略職業能力分析,這必然使其成果難以轉化成課程體系。要開發職業特色鮮明,與崗位任務聯系緊密的職業能力,必須深入挖掘企業專家的工作經驗,即依據企業專家的經驗獲得對職業能力的定位。教學研究人員、本專業企業專家、教學專家一起選擇合適載體,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梳理職業行動能力,歸納形成職業行動領域。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基于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按照工作任務的邏輯關系開發專業課程。我們從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個方面確定數控技術專業英語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
4.設計項目課程體系
數控技術專業英語課程設計的理念主要是:基于工作過程的“三結合”,即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結合、課程與工作結合、教室與實訓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養成學生的職業習慣,同時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只有把課程開發建立在對學習過程、教學過程的深入、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才可能開發出科學的、符合學生學習過程與學校教學實際的課程。從課程開發的角度看設涉及的主要環節有數控專業英語課程標準、設計教學項目、完成課程的整體設計、教學單元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境設計、考核評價體系和教學資源設計。
5.課程組織實施
以項目為載體,以行動為導向進行項目教學的課程實施,按“項目準備、項目布置、項目實施、項目評估”加以展開。在教學組織過程中,需將崗位所需職業能力、知識和職業素養分解融入到各學習情境中。整個教學過程中,以項目組為單位的學生通過任務單,明確任務實施要求,了解參考資源,教師以項目總監身份把企業項目實戰流程轉化為APDCA工作流程加以展開,即分析(Analysis)、 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調整總結(Adjustment),每一個項目實施均需要經過分析調研、制訂計劃、執行計劃、檢查計劃、對計劃進行調整并不斷改善五個階段。
(作者單位: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