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靜 陳虹 張力 池曉玲
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
詹曉靜 陳虹 張力 池曉玲
目的觀察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方法選擇我院高危剖宮產產婦200例,隨機均分成兩組;對照組使用縮宮素,觀察組使用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出血情況、輸血情況、接受其他止血措施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以及術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輸血率以及接受附加止血措施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總不良反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夠有效預防高危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安全性高。
縮宮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宮產產婦;出血
產后出血是指產婦產后24 h內出血量達500 ml以上,是產婦分娩期威脅產婦生命健康的一類產后并發癥,其死亡率較高,受到臨床的高度重視[1]。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子宮收縮乏力,另外還包括多胎妊娠、巨大兒、前置胎盤、瘢痕子宮以及胎盤早剝和孕產史等[2];若沒能進行具體有效的產后出血預防措施,將增加血液傳染疾病的發生風險、對母嬰生命健康造成嚴重消極影響。目前臨床上治療產后出血的辦法有很多,包括子宮按摩法、縫扎法、紗條填塞宮腔法等,但對于產后出血的預防性治療方法及藥物的選擇存在較大爭議[3]。注射縮宮藥物能直接改善患者子宮出血情況,效果明顯、速度快,但僅能刺激子宮上段部位的收縮;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因為吸收多、用量少的特點,在臨床上得到愈發廣泛的應用[4]。現研究將討論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報道如下。
選擇2012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產婦200例,所選產婦均選擇剖宮產,排除患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疾病的產婦,并發哮喘、青光眼、凝血功能障礙的產婦;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簽字同意。將所選20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9±5.2)歲;孕周35~40周,平均(38.2±2.2)周;其中經產婦54例,初產婦46例;包括37例多胎妊娠、30例前置胎盤、15例瘢痕子宮、7例巨大兒以及5例產程延長、4例胎盤早剝和2例宮縮乏力。觀察組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28.1±5.0)歲;孕周34~39周,平均孕周(37.8±2.1)周;其中經產婦53例,初產婦47例;包括36例多胎妊娠、31例前置胎盤、17例瘢痕子宮、6例巨大兒、5例產程延長以及3例胎盤早剝和2例宮縮乏力。經分析,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產次、出血高危因素等一般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縮宮素預防,在胎兒分娩出后馬上對產婦進行靜脈滴注縮宮素(生產廠家: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862)10 U,同時對產婦宮體肌內注射縮宮素10 U;觀察組產婦在分娩后立即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生產廠家: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4183)250 μg,宮體肌內注射,同時給予產婦靜脈滴注縮宮素10 U;若兩組患者按上述給藥后子宮收縮情況并未改善,且出血量在800 ml以上時,則立刻采取其他止血措施(包括促子宮收縮藥物、宮腔填塞、子宮動脈結扎手術或者子宮切除等)。治療過程中,由護理工作人員對產婦出血量及生命體征進行計算與監視。
利用面積法、容積法以及稱重法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分娩手術中以及術后2 h、2~24 h的出血量,產后出血的體積=失血質量/血液比重(1.05 mg/L);參考《婦產科》對兩組患者產后出血進行診斷和比較,比較兩組患者輸血以及接受其他止血措施情況[5]。由手術室主治醫師對患者用藥期間惡心嘔吐、發熱、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判定并比較。
統計學結果由SPSS 17.0統計軟件完成。所有數據通過EXCEL錄入計算機,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以及術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治療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為45.0%(45/100)、輸血率為22.0%(22/100)、接受其他止血措施率為33.0%(33/10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為18.0%(18/100)、輸血率為7.0%(7/100)、接受其他止血措施率為10.0%(10/100);觀察組產后出血率、輸血率以及接受其他止血措施率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兩組患者均發生些許輕微不良反應,無需治療即可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對照組有6例發生惡心嘔吐現象、2例發生血壓升高、1例發熱,總不良方式發生率為9.0%(9/100);觀察組出現惡心嘔吐患者6例、2例腹瀉、2例血壓升高、1例發熱,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0%(11/100),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略高于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產后出血可能由一種或者多種原因引起,主要因素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破裂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子宮收縮乏力是引發產后出血最主要的因素[6]。因此,對子宮收縮乏力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或者加強,使患者子宮肌層產生較有效的強烈收縮,可達到快速提高患者子宮收縮強度的目的,進而降低患者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對具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十分重要。縮宮素、前列腺素是產后出血治療的一線藥物,均可發揮促進子宮肌收縮的作用[7]。
研究采取縮宮素與前列腺素類藥物聯合使用的方式對產后出血進行預防,縮宮素常用于產婦引產、催產以及產后(流產后)因為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的出血,其主要通過與子宮肌層的縮宮素受體結合,從而發揮增強子宮收縮的作用,還能夠間接地促使細胞鈣離子內流,達到子宮收縮的目的[4,8]。但縮宮素半衰期均較短,在體內可以被胎盤產生的縮宮素酶快速滅活,藥物持續作用時間僅30 min,而且縮宮素引起子宮收縮受到子宮內縮宮素受體數目的限制,存在作用位點易飽和的缺陷,導致縮宮素臨床使用效果較為局限[8]。

表1 兩組患者出血情況比較(ml)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種鈣離子載體,能夠增加鈣離子由鈣通道進入細胞內的轉運能力,使機體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加,從而促進肌纖維產生收縮作用。此外,它還可以通過抑制腺苷酸環化酶,進而遏制腺苷環磷酸的形成,使肌質網膜蛋白磷酸化作用降低,最終使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得以增加;另外,它還能夠刺激縫隙連接形成,進而引起子宮平滑肌協調并有力地收縮;對患者宮體內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可以刺激妊娠子宮肌層收縮,促使患者達到足月妊娠末期正常的分娩收縮頻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還能與機體內內源性前列腺素共同作用,凝聚大量血小板,促進胎盤剝離面血管形成血栓,最終發揮止血的作用[9-10]。研究表示,與相同劑量的縮宮素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患者子宮肌層產生的收縮作用更強,還能夠對抗15-羥脫氫酶的滅活作用,半衰期得以延長,作用時間比縮宮素更長,與縮宮素相比具有更持久的刺激子宮平滑肌收縮作用,還能夠軟化、擴張子宮頸,對子宮創面血竇的關閉具有促進作用,在胎盤部位發揮止血作用[4]。
由研究結果可得看出,觀察組患者在分娩手術中、術后2 h以及術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止血效果優于縮宮素單獨使用;觀察組出血率、輸血率以及接受其他止血措施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示及時對高危產婦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出血風險,減少輸血,進而降低由于輸血引發的交叉感染的發生率。本研究中對照組出血率較高(45.0%),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入組對象均為高危產婦,出血風險較高。另外,觀察組與對照組總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出現不良反應患者無需治療即可在短時間內自行緩解;說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產婦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或者神經系統無影響,對消化系統影響輕微,用藥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能夠有效降低高危剖宮產產婦產后出血風險的發生,且安全性較高。
[1] 宜小如,王莉. 455例產后出血臨床分析及治療[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0):1478-1480.
[2] 徐江群,金敏霞. 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預防措施[J]. 中國醫師雜志,2014,16(10):1419-1420.
[3] 程香芬. 縮宮素聯合前列腺素類藥物預防高危產婦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7):4743-4745.
[4] 彭方亮,趙衛兵.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 [J]. 中國藥房,2014,25(32):3015-3017.
[5] 孫麗洲,楊娜娜,劉麗萍. 陰道分娩及剖宮產產后出血預警及防范[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4,30(4):259-262.
[6] 張方芳,徐永蓮,劉興會,等. 產后出血原因及相關危險因素135例臨床分析[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4,30(2):144-146.
[7] 陳敦金,杜培麗. 建立產房快速反應團隊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5,31(2):101-104.
[8] 李秋紅,徐銘軍. 椎管內分娩鎮痛對子宮收縮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的影響[J]. 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3,34(5):655-659.
[9] 李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3):114-116.
[10] 蘇燕. 宮腔填紗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7):101-103.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 Risk Parturients by Oxytocin Combined With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ZHAN Xiaojing CHEN Hong ZHANG Li CHI Xiaoling Obstetrics Department, Longyan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Longyan Fujian 3640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oxytocin combined with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 risk parturients.Methods200 cases of high risk cesarean se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toc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xytocin combined with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The bleeding situation, blood transfusion and other hemostatic measure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amount of 2 h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2~ 24 h bleed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blood transfusion and receiving additional hemostasis measures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adverse reaction rate between two groups(P> 0.05).ConclusionOxytocin combined with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risk cesarean section, and it is safe.
oxytocin;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cesarean section; bleeding
R984
A
1674-9316(2017)22-00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42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龍巖第一醫院產科,福建 龍巖 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