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法律制度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相關行政處罰聽證制度落后,并且行政法出現較晚,在我國社會上行政制度缺少完整性。因此,行政處罰聽證制度存在一定不足。而在我國食品安全范圍中形成處罰制度,相關聽證制度內容較為粗獷,缺少細則明確與落實性。對此,本文根據實踐研究,對我國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食品安全 行政處罰 制度
作者簡介:陳玉,合肥市包河區城管局,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研究方向:行政法聽證制度。
中圖分類號:D92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019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大眾最為關心、關注的話題。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從三聚氰胺到地溝油、蘇丹紅等,每樁安全問題都關乎著人們的身心健康。伴隨著中相關食品安全政策的出臺,食品安全制度逐漸發揮有效作用。人權確保成為食品安全制度中的重要內容,對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在食品安全法制建設中,相關行政流程也進行體制的優化繼而保護人群。而聽證制度就是在食品安全范圍和行政相對人利益的重要形成處罰聽證體制。
一、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概念與作用
(一)行政處罰聽證概念
1.聽證概念
聽證主要是行政單位聽取當事人的申請和闡述,基于話語權。行政單位在做出影響當事人權利決定中,尤其是不利權利,需要興趣當事人辯訴的法律流程。聽證制度多應用在行政法內,也是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
2.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意義
該制度主要為食品安全管理單位在行政決定前,需要告知當事人違法原有、處理根據。當事人發表對處罰決定的意見,允許當事人辯護。根據相關法律制度,食品安全行政單位在吊銷營業執照或是罰款時,當事人有權要求聽證。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的立法目的主要是尊重當事人闡述、辯護的權利。另一方面,也避免行政單位濫用權利的制約效果。
(二)行政處罰聽證制度作用
1.民主性和合法性
我國一些法律制度的制定充分體現了以民為主的原則。對此,還需要食品安全行政單位在進行決策過程中,需要走相關法律流程進行調整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利。所以,在食品安全行政聽證制度中,使行政目標得到了落實,在民主勸和上也有了一個穩定點。
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給了相對于人闡述的權利,讓相對于人可以公正的遵從行政處罰流程,并進行申辯。相對于人遵守行政處罰聽證流程和基于的申辯權利,充分展現了行政處罰民主性與合法性。
2.提升食品安全行政效率
行政單位在和相關人員行政管理活動時,得到了效益和花費的行政資源具有一定比例效應,其比例能夠反應出行政效率。立足于方式上分析,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的設立和目標脫離。由于行政處罰中相對人具有參與性,意見表達。在辯護時能夠清楚自身行為和法律范圍。通過這一流程,相對人能夠認清食品安全行政單位的決定,進而遵從決定并執行。這樣一來,提升了食品安全行政效率。
二、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范圍
(一)立法現狀
1.命令停業
當相對人的經營違背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由行政單位命令相對于停業經營。這時,相對人需要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主要面對公民、法人一種嚴格的懲罰方式。
2.吊銷營業執照
當行政單位吊銷營業執照后,相對人則無權進行經營。例如:當某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則不可在原經營范圍中進行生產經營。詳細劃分至食品安全執法單位其他資格證、許可證等。
3.經濟處罰
一定范圍的經濟處罰直接對相對于人的財產權為財產處罰。但是,我國在有關法律制度中并沒有詳細規定罰款范圍,這給予了行政單位一定的決定權利,不同地區懲罰標準不同。而制約行政處罰的公正性與執行性。在有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聽證制度中進行了規定。要求公民3000全、法人和其他組織30000萬以下罰款為較大金額處罰。
(二)行政處罰聽證范圍不足
1.沒有對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理
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法如果存在異議,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執行。但是在治安管理條例中并沒有對當事人申請聽證有詳細的規定。說明:食品安全行政處罰中并非包含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但是,在實際落實中,行政拘留則是一種常見處罰方法。結合《行政處罰法》內容可知:其處罰的直接目的是確保行政單位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確保食品安全,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所以,在行政單位進行重要影響處罰過程中,相對人有權聽證。限制人身自由是對相對人影響最大,因此,需要納入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內。
2.較大數額劃分不夠準確
針對較大金額范圍在相關法律制度中并未有明確的劃分,使得行政單位在處罰時缺少依據,也造成行政單位裁量權的擴大。另一方面,相對人想要聽證行政單位處罰決定時,并未對“較大”數額有明確的劃分,使得相對人申請受到影響。缺少較大數額的劃分,容易造成相對人申訴權利受到影響。
(三)行政處罰建議
1.將包含人身自由的食品安全列入聽證制度內
人身自由是每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采取公民人身自由處罰決定也是影響最為嚴重的。在相關食品安全閥中對行政拘留類型進行了說明。命令停業、吊銷許可證、金額罰款等對于相對人影響較小,而這幾種處罰類型并未在行政處罰聽證中,而限制人身自由需要列入行政處罰單位中。另一方面,按照《行政處罰法》目的,首先需要賦予相對人申辯的權利。所以行政單位在進行處罰決定過程中,相對人有權聽證。而對于相對人影響最大化拘留,應被列入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范圍。
2.確定較大金額標準
首先,確定較大數額標準。想要防止行政權利擴大,確保聽證流程的執行性,首先需要設立較大標準計算方法。例如:根據《食品安全法》中針對食品或食品添加劑貨值數額在10000以下的,處以5萬以上,十萬以下罰款。其中,50000以上則是較大數額。這樣一來,確定了食品安全范圍較大數額標準。其次,結合各地區經濟狀態進行精益化。我國行政范圍大,不同省市經濟狀態不足。但是的執行統一金額罰款,將難以實現相效果。尤其是在貧困地區。對此,還需要進行區域詳細劃分。結合各身份狀態進行相對人處理,繼而便于行政機關執法的順利進行,也便于相對人申請聽證,有詳細的標準范圍。
三、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流程
(一)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立法不足
1.聽證主持人先掌握需要材料,易出現先入為主
想要保證行政處罰決策的公平性,達到處罰目的。在一些聽證制度中都提出:參與過該案調查的人員不可作為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避免出現先入為主而導致失去公平性。不過,根據有關工商行政管理制度中指出:調查人員應把材料交至聽證主持人審查,便于聽證準備。這樣一來,與避免先入為主出現沖突。行政處罰聽證體制設置的直接目的是保護當事人言論權利。而主持人主要起到調查食品安全事實的作用。若主持人提前了解相關案件材料,則將產生先入為主思想而影響案件真實性與公正性。
2.聽證流程不足
首先,啟動聽證形式不夠完善。現階段,主要依靠行政相對人申請啟動是其主要形式。相對于其他實際聽證體制,比如:《行政許可法》的起動形式沒有申請啟動。觀察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范圍,其包含公共利益的行政處罰制度較多,但并未有規定行政單位由此而依職權進行聽證狀況。因此,起動方式較為單一,而對社會公眾權益造成影響。
3.行政處罰聽證告知和通知流程不足
食品安全行政處罰通知流程主要是保護當事人的權利。通知的直接目的是穩定行政法律關系,并給相對人救濟的權利。但是通知和告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通知是行政單位在聽證會前把聽證流程的事項、時間等通知當事人。通知流程在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中具有重要作用,關乎著相對人的個人權益。但是,根據現階段行政處罰聽證告知和通知流程存在一定問題。
(二)健全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流程方法
1.確定主持人地位,選擇專業水平強的主持人
首先,保證主持人的中立地位。確保中立地位才可以確保主持人決策的公平性。筆者建議:我國可以設立行政法官體制,例如:行政單位的聽證主持人主要工作為主持聽證,不具有行政首長直接控制的主體地位。其次,提高主持人專業水平。專業水平是公正決策的基礎前提,是提高效率的主要依據。聽證主持人做好聽證過程的掌控,要求主持人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基礎與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在選取主持人過程人,也要做好主體的規劃設計水平。進行主持人教育培訓,主持人主動展開經驗學習,提高專業水平。
2.防止主持人掌握具體內容
主持人的主要工作為調查、證實食品安全處罰事實,若提前了解案件則會影響公平性。行政處罰聽證體制的主要目的為給予當事人闡述權利。主持人則是調查事件真正原因。若主持人提前掌握具體內容,造成先入為主思想。對此,想要防止這一問題的出現,還需要進行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在聽證前,防止主持人掌握事件具體材料,僅掌握基礎背景信息,例如:聽證會人數、罰款金額等。
3.健全聽證起動流程
首先,提高行政單位主動聽證背景。通過相關法律制度內容,將行政單位認為需要聽證和關乎公共利益誒榮列入聽證范圍中,進而提高依職權聽證情況。比如:在較早以前“三鹿奶粉事件”中,若相對人不主動申請聽證,行政單位可以自主起動聽證流程,并對社會公布,讓群眾能夠行使聽證權。這樣一來,則有效達到了聽證效果,確保人們權益得到保護。
四、結語
綜合分析,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是我國社會穩定、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響。對此,還需要給予相應的保護和完善,進而達到制度標準貴發淡化,完善化。筆者分別從: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概念與作用、行政處罰聽證范圍、政處罰聽證流程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我國食品安全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的完善起到幫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升.淺析我國行政處罰聽證制度.現代商業.2017(10).
[2]閻桂芳、張晉杰.我國行政處罰聽證制度面臨的困境及其破解.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7(3).
[3]孫榮榮.食品攤販之食品安全法律問題研究.法制與社會.2016(19).
[4]全世文、曾寅初、朱勇.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者激勵失靈的原因——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解釋.經濟管理.2015(4).
[5]張建偉、劉夏.食品安全犯罪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疑難問題研究.公民與法(法學版).2015(9).
[6]張兆楠.行政權力限制視角下的聽證制度探究.法制與經濟(下旬).2014(3).
[7]陳勝.關于完善我國食品安全行政處罰的思考.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10).
[8]李蓓.論案卷排他性制度——兼論我國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完善.法制與社會.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