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敏
智慧小鎮建設的推進策略研究
——以江干丁蘭智慧小鎮建設為例
□尹曉敏
丁蘭特色小鎮建設只是鋒芒初試、成效初顯。今后要以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打造“區域發展靠智慧、社會治理有智慧、居民生活融智慧”的現代智鎮,成為特色小鎮、智慧小鎮建設跨時代的領跑者
自2015年江干丁蘭智慧小鎮入圍浙江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以來,丁蘭自覺立于特色小鎮建設的時代風口上銳意前行,緊抓特色主導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升級的“牛鼻子”,借力“互聯網+特色小鎮”構筑發展新平臺、重塑小鎮新格局,以智慧產業化、產業智慧化、應用智慧化“三化同步”的根本路徑助推小鎮實現智慧化轉型。然而,與此同時也須看到,丁蘭特色小鎮建設只是鋒芒初試、成效初顯,在過去兩年的建設歷程中暴露出的問題也亟待小鎮及相關各方建設主體系統梳理、冷靜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兩年多來,作為“美麗杭州示范區·智慧江干”的先行試點,丁蘭小鎮以智慧謀發展、靠創新解難題,在智慧小鎮建設的道路上因地制宜、悉心探索、努力推進,根據小鎮發展定位找準切入點、瞄準發力點、踏準關鍵點,在智慧園區、智慧景區、智慧社區協調發展之路上開啟小鎮建設的智慧之門。具體表現在:
筑巢引鳳搭建智慧產業平臺。通過積極盤活丁蘭存量留用地、閑置老廠房等,與騰訊、華數等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聯手推進智慧產業平臺建設,拓展小鎮智慧經濟發展空間,初步形成了以東部軟件城、騰訊產業園為主、多個智慧園區為輔的智慧產業平臺。
扶持打造智慧企業標桿。通過出臺扶持智慧產業發展系列優惠政策,組建智慧產業創新技術聯盟等,全力支持做強丁蘭小鎮科技創新引擎,打造園區智慧企業標桿,現已引育浙江騰越、拉卡拉、華揚大浙、騰果網絡等多個智慧產業發展樣本。
深度觸網建設智慧景區。以杭州“北游”核心景區皋亭山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自覺推動景區管理與旅游運營的智慧化、定制化和科學化,積極建設小鎮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已成功打造全國首條智慧登山線、騎行線。
探索構建智慧社區生態圈。以試點社區公共區域WIFI全覆蓋,開發“鄰里通”智慧社區管理服務平臺,試點“云屏幕進樓道進公園”,開通“菜丁蘭”系統、智能停車系統、智慧醫療分級診療平臺、“智慧家庭三件套”等作為智慧社區建設的著力點,探索構建智慧社區生態圈。
2017年8月,78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的2016年度考核結果正式出爐。有16個小鎮獲評優秀、32個小鎮獲評良好、19個小鎮獲評合格、6個小鎮被警告、5個小鎮被降格。此次考核中,丁蘭智慧小鎮考核等次為“合格”,比上年度的考核等次“良好”降了一等。在“特色小鎮整體水平同比有大幅度提高”、“2016年度特色小鎮建設情況遠好于2015年度”、78個創建小鎮平均得分同比上升13.2分的情況下,丁蘭小鎮的創建成績有所退步、情況不容樂觀。探析問題所在,主要可概括為以下方面:
主導產業定位不夠清晰集中、特色產業有效投資嚴重不足。2015年8月丁蘭街道發布的《江干丁蘭智慧小鎮三年創建計劃》明確了小鎮的產業發展定位,“圍繞區產業發展導向,重點引進和扶持信息服務業、金融產業、文創產業、大健康產業、休閑旅游業,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難看出,此產業定位存在的問題是:主導產業跨度大、較分散,集中度和聚合度不高;優勢支柱產業指向模糊,尤其是對彰顯小鎮建設核心特質——“智慧小鎮”之智慧產業的聚焦明顯不夠,只是在計劃中提及圍繞“打造國內一流智慧產業集聚區”的總體目標,重點培育信息軟件、電子商務、物聯網產業鏈。創建計劃出臺后至今的兩年建設期中,丁蘭小鎮的產業發展實踐也表明小鎮對其主導產業的精準定位、特色彰顯、優勢做大等關鍵問題的深入探究確有不足,對如何培育基于自身資源稟賦的智慧產業之產業基礎、產業優勢、產業升級內外驅動力的創新實踐亦步履不大。在特色產業有效投資方面,近兩年來丁蘭小鎮特色產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過低現象需引起充分關注。據統計,2015年丁蘭小鎮完成特色產業投資占小鎮年度總投資(14.64億元)的比重為44.40%,2016年這一比重僅為35.56%,2017年上半年比重進一步降至34.18%。這與《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導則》提出的小鎮“特色產業投資占比不低于70%”的要求差距很大。相較于考核成績名列前茅的部分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的該項指標值,如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鎮(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特色產業投資占總投資比例分別為88.42%、92.26%、71.19%),諸暨襪藝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86.23%、69.09%、75.25%),余杭夢想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68.87%、87.88%、54.32%),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同期該項指標值分別為78.76%、72.53%、60.22%),丁蘭小鎮與它們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
民間投資持續負增長,未能成為小鎮建設主力軍。數據顯示,自丁蘭入選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以來,民間資本投資小鎮建設金額偏少且持續負增長,在國有資本投資占比上升13.58%的同時,民間資本投資占比下降了14.08%。民間資本未能成為丁蘭小鎮建設的主力軍,與國有投資持續發力相伴隨的是民間投資的增長失速、萎靡不振,這也與2017年8月省特色小鎮建設現場推進會上袁家軍省長強調的“要加強非政府投資的考核,將原來的非國有投資比重達到70%以上調整為政府投資占比低于20%”的創建要求相去甚遠。
大項目謀劃儲備不力,后續投資增長堪憂。2015年小鎮億元以上項目共計14個,其中融城印象等3個在建項目屬于房地產項目,剩下的11個與小鎮建設直接相關的項目中,丁蘭趙家智慧社區建設項目二期等2個項目已竣工,西子智慧產業園一期等7個項目是“在建項目”,只有西子智慧產業園二期、丁蘭中央水景公園等2個項目屬“前期項目”。2016年小鎮重點實施的項目中,除繼續推進2015年的8個續建項目、新開工2015年的2個前期項目外,新增的前期儲備項目非常少。因此,丁蘭小鎮建設存在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后續項目儲備不足,項目謀劃在產業化、系統化方面進展不夠,項目建設梯次推進格局尚待形成。項目儲備尤其是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作為項目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確保項目建設循序漸進和連貫推動的關鍵所在。項目儲備不足,將會直接導致小鎮發展的后勁不強、動力匱乏。
智慧系統建設統籌規劃不足,小鎮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尚待提升。(1)智慧系統建設統籌規劃和集成架構不足,小鎮各智慧子系統如“鄰里通”、“小區云”、“丁蘭評”、“菜丁蘭”、智能停車、智慧診療、智慧家庭套餐、智慧登山騎行等主要以項目為中心推進,布局零散獨立,尚未呈現全局性、系統性和“一盤棋”格局,全鎮一體化的“數字丁蘭”整體框架尚未成型。(2)小鎮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有待提升,信息平臺統籌管理機制不盡完善。目前作為丁蘭智慧小鎮的“大腦”——丁蘭街道的“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一個用于解決小鎮居民各類急、難、險、災事件,警情信息聯動,檔案管理等的信息服務處理平臺)對各智慧子系統信息的綜合受理和聯動協同的能力較弱,小鎮數據資源互通共享的程度不高,重要信息的獲取、整合和針對性應用還很不夠,難以對小鎮精細化社會管理和精準化公共服務提供有效支撐。
丁蘭智慧小鎮已一躍成為江干‘一體兩翼一帶’的重要發展平臺之一,今后將迎來智慧產業發展的增長期和智慧應用推廣的擴充期。那么,丁蘭小鎮如何才能以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加快創新要素集聚打造“區域發展靠智慧、社會治理有智慧、居民生活融智慧”的現代智鎮,成為特色小鎮、智慧小鎮建設跨時代的領跑者?
要在小鎮發展新視域中優化產業布局,精準發力擴大特色產業投資。丁蘭小鎮須緊抓“后峰會前亞運”、杭州市委市政府整體入駐市民中心等時代機遇,借力所處江干區智慧經濟快速發展東風乘勢而上,盡快優化提升產業規劃方案,以戰略思維洞察智慧產業發展動態,鎖定智慧產業主攻方向,始終堅持主航道上的“針尖戰略”,整合優勢資源聚力發展信息服務業,使之成為小鎮名副其實的特色支柱產業。在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上,丁蘭小鎮應聚焦電子商務、軟件、金融信息服務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重點,抓好產業平臺的互動融合和智慧骨干企業的集聚發展。充分利用丁蘭小鎮智慧產業投資的獨特優勢,精準發力大幅提升特色產業投資額,加快引進落地一批具有較強承載力、聚合力、競爭力的產業大項目,著力引培振興智慧產業的領頭羊企業和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助推丁蘭智慧小鎮特色產業的集聚、創新和升級,使小鎮逐步成長為引領區域智慧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在主體發展信息服務業的同時,丁蘭亦需以落戶小鎮的“杭鋼大健康產業園項目”為平臺,依托皋亭山優質的自然環境資源,加大對智慧健康產業尤其是作為該產業之基礎的智慧健康平臺(包括信息服務平臺、健康數據中心、運營商網絡三大部分)的投資力度,力爭打造國內一流的大健康綜合體和杭州智慧健康產業示范地。
要破除障礙消除痛點,激活丁蘭小鎮民間投資的一池春水。小鎮建設特而強,民資必須挑大梁;沒有民間投資的激活振興,就沒有特色小鎮的光明未來。丁蘭小鎮須冷靜審視近兩年來小鎮建設中民間投資失速的核心成因,全力破除民間投資障礙,著力消除民間投資痛點,努力扭轉投資失速趨勢,盡快結束筑底迎來新一輪增長。具體而言,應特別注意如下四點:(1)跳出刺激民間投資的“功利視角”,確保民間投資在起跑線上的公平,推倒準入高墻,解除體制羈絆,真正使小鎮的民間投資發展回歸制度化。(2)以民資為主打通三方資金渠道進行利益整合。特色小鎮的投資建設往往呈現出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等特點,尤其是很多智慧小鎮建設項目(智慧社區、智慧景區等)面向民生領域并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純市場化運作難度較大。需要打通社會資金(核心是民資)、政府扶持資金、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等三方資金渠道進行利益整合(如依托回報預期良好的小鎮優質PPP項目實現利益聯結與整合),在特色小鎮建設平臺上共同運行,實現需求各取、特色各顯、收益共享、風險共擔。(3)“以新應新”激活民間投資。引領經濟新常態,需要創新發展理念,以新應新、以變應變。目前丁蘭特色小鎮創建過程中與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等相關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應多方引導鼓勵支持小鎮民間資本順勢而為、搶占未來,促使小鎮的“四新經濟”受到民間資本青睞并成為民間投資的新藍海。(4)優化服務使特色小鎮成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樣板。應加快推進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推廣一口受理、網上辦理、代辦服務、快遞送達辦理模式,同時加強風險投資、市場推廣、技術孵化等供應鏈服務,優化產業發展生態鏈服務,把丁蘭小鎮建設成為全省營商環境最好的特色小鎮,讓民間投資者充分體會到機會的均等、服務的優質和政策的善意。

要廣開思路拓寬項目來源,精心篩選儲備優質項目。丁蘭小鎮應圍繞小鎮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的規劃和布局,立足于小鎮優勢資源,著眼于拉高小鎮建設標桿,致力于補齊小鎮創建短板,充分利用G20杭州峰會溢出效應和客商積淀,深入謀劃、大力度主動出擊項目招引。(1)廣開思路拓寬項目來源:從對接國家和省、市各類引導扶持智慧產業投資的政策措施上尋找項目(爭取政策紅利),從關注大企業發展、延伸產業鏈上挖掘項目(掘金全產業鏈),從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業內專家等的定向性產學研合作中生成項目(指向性強、成功率高)等。(2)精心篩選儲備優質項目。充分認識到項目儲備是項目建設首要環節的戰略地位,將項目儲備與丁蘭小鎮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撬動民資、爭取國家投資、吸引銀行信貸資金結合起來,按照科學標準化項目儲備原則,積極策劃、尋找、篩選項目信息(應充分利用招商引資大數據平臺),抓緊謀劃儲備一批關系小鎮長遠發展的優質項目。同時還要滾動充實項目儲備庫,在科學測算小鎮特色主導產業未來五年投資需求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充實儲備項目,保持項目庫的滾動管理和規模的適度增長。
要實施智慧化引領的“活力丁蘭”三大行動,統籌提升小鎮信息化綜合管理平臺。智慧小鎮建設是一個有起點無終點、持久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此工程的永續推進過程中,只有牢牢把握頂層設計這一“利器”才能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直指目標。為此,丁蘭需要進一步梳理和優化頂層設計方案,在對小鎮的戰略定位、產業特色、資源條件、人口構成等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從全局的視角出發對小鎮的智慧系統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和集成架構。概而言之,丁蘭小鎮應將信息感知和智能應用作為發展重點,著力實施智慧化引領的“活力丁蘭”三大行動:著眼小鎮宜“創”,通過智慧商務、智能制造、智慧企業、互聯網金融等發展高端化的智慧經濟,形成以信息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著眼小鎮宜“業”,通過小鎮綜合治理、電子政務、公共數據開放、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的信息化,構建精細化的智慧小鎮管理;著眼小鎮宜“居”,通過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養老、智慧旅游等深入推進與小鎮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信息化,營造普惠化的小鎮智慧生活。另外,智慧小鎮需要強大的“智慧心”,丁蘭應當以受理一體化、聯動高效化、管理智慧化、民生品質化為宗旨,在扎實建設高可靠、大容量的小鎮數據中心的同時,導入小鎮所在丁蘭街道各相關部門的辦事通道和數據系統,優化升級現有的“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努力將之建設成為基于各智慧子系統的智慧小鎮綜合管理平臺,籍此互聯協同、深度整合各子系統的信息資源,打通小鎮建設中的信息流,以使小鎮的信息資源庫產生“1+1遠大于2”的化學反應。
作者為浙江樹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