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慶杰
摘要:目前,工業化農業的發展,機械、農藥、化肥的使用越來越多,農村工業化發展加快,很多生產企業在鄉鎮農村中不斷增多,這些都嚴重破壞了農村環境,并且污染越來越嚴峻,對于開展新農村建設帶來了很多障礙。這一問題的加大,促使國家領導人對農村環境問題開始高度重視,為此召開了多次專項工作會議,來研究和部署解決這一問題。但是農村環境問題影響因素比較多,所以很難在段時間內看到成果,所以我們必須對這一問題加大研究。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對策
1農村環境污染現狀
1.1化肥、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目前根據調查資料發現,我國的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占世界第一位?;?、農藥的使用,嚴重破壞了農村環境,特別是土地、地下水的污染非常厲害,農產品質量的提高也受到了制約。目前我國化肥按播種面積算使用,高達40t/k㎡,相比之下也高出其他國家的25t/k㎡的標準上限。另外還有化肥流失比較高的因素,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過高,還導致了水體的污染。
1.2生活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在農村,生活污水都是不經過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出來,然后流到農村里的河流或者滲到地下水中,造成了農村飲用水以及地下水的嚴重污染。據數據統計,在2005年我國的污染灌溉面積可達45000k㎡,而1980年的時候只是5100k㎡,可見增長之多,污染灌溉面積戰總灌溉面積的11%。還有就是像露天存放的那些垃圾,每年農村就有130億噸的生活垃圾產生,這些都直接導致了農村環境的污染。
1.3養殖產業造成的污染。農村環境污染新的污染源就是來自于畜、禽等的養殖造成的污染,蓄、禽的養殖基本上為無序分散,在農村到處都能看到養殖產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環境當中,造成了環境及水的污染,對村民的健康也帶來了威脅。
1.4不合理的鄉鎮企業布局。由于工業所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液、噪聲污染非常多,污染也非常嚴重,而現在的農村,工業化發展趨勢已經成為了現實,工業造成的污染造成了農村環境的破壞,工業污染在治理上難度大,使農村污染治理工作難上加難,對農村的自然環境產生了破壞。再加上鄉鎮企業布局的不規范,在處理廢棄物上也比其他污染物的處理加大了難度,目前,鄉鎮企業產生的廢水和固體廢物等總量已經達到了污染總量的64%以上。
2防治農村污染問題對策措施
2.1農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因為,在我國農村,農民的素質水平都還比較低,意識不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缺乏污染后果的危機感,因此,甚至有的時候破壞了農村環境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隨性地破壞環境行為十分突出。我們要想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對農民素質的提高下手,我們要做好幾個方面:第一,聘請專業人員到農村組織開展環保知識的宣傳教育,形式要多樣化,選擇容易被村民接受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讓村民充分的了解環保的重要性,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并且可以調動農村環保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建立新農村打好基礎;第二,通過技能培訓和環保知識教育,來提高農民參與環保的技能。要對農民開展環保知識和技能培訓活動,加強農民參與環保的能力:第三,政府如果要開展各項環保工作,都一定要跟農民協商好,并且要多多聽取農民對于環保工作實施的意見。
2.2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首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有環境保護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國家政府部門要根據國情按比例安排專項資金,并對所有的資金監督使用,加強制度管理。第二,對于社會資金要進行多多鼓勵,倡導其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參與。所有用來保護農村環境的資金都要按照“村收集、鎮中轉、集中處置”的運行機制,把農村垃圾處理等歸納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以改掉村民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的惡習。第三,對于生活污水,必須經過處理,可以在農村選擇一個合適的集中處理點,統一進行處理。經過研究標明,通過處理廠處理的工業和生活污水,還可以用來農作物灌溉,這樣既可以節約水資源,還可以防止污染水環境。
2.3植入科技元素發展新型農業。第一,通過將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農業技術的優點進行融合,利用將秸稈還田、生物固氮、農作物交替種植等先進科學的技術,從而保證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我們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有農村固有的資源、農村企業生產有機的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第二,進行大力推廣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專家知道農民合理的使用化肥和農藥,并要在農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第三,對于農村小型飼養場,通過支持建造具有規模化的畜禽飼養場逐漸的將其取締,然后對飼養場產生的污染物進行科學治理。第四,要建立新型綜合農業體系,其特點是生態合理、節約資源、功能循環利用,主要是把農村的林業、種植業和畜牧業等產業結合起來,把農村產業推向良性循環的道路。以上措施,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而且還帶動了農村發展。
2.4健全農村環境監管體系。對于農村環境管理方面,很多地方缺少監管工作,對于此項問題,政府部門要加大力度,采取措施。主要是要建立一個層級職責清新、面上責任落實、運轉制度保障、防治公眾參與的農村環境管理組織體系。對于農村工業企業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管理,不能達標排放的企業要規定其限期治理、限產限排直至關閉。那些污染嚴重的生產設備和工藝一定要淘汰,嚴格環境準入。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監管,對新、改、擴建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
結語:隨著我國農村發展步伐的加快,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首要解決的問題了,對于如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首先我們必須找到污染原因,從根本入手,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問題,從而保證我國農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