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開通
近年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區人口和城區面積有了很快發展,城區居民隨著工作單位、居住地、上學等環境的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出行的頻率和出行量大幅增長。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滿足人民群眾出行的需求,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本文針對現階段優先發展城市公交遇到的問題,提出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途徑。
1、為優先發展城市公交營造良好環境、秩序
公共交通作為一個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應該與城市的美譽相匹配,構建現代化的城市公交體系。很多城市交通秩序混亂,如:滿城紅三輪,隨意帶客,隨意調頭,隨意闖紅燈現象比比皆是,另外農班車在城區轉客,給城區公交正常運營造成壓力,市民的乘車安全也存在一定隱患,城區公共交通受到嚴重干擾,虧損嚴重。
必須為城區公交營造一個良好的運營環境。可學習一些城市的成功經驗,如邳州市就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由政府分管領導任副指揮,宣傳、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等職能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區交通秩序整治指揮部,制訂周密計劃,做好突發事件的處置方案,利用標語、橫幅、廣播、電視、網站、流動宣傳車營造全民參與的“打擊非法營運,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強烈氛圍,對非法營運的紅三輪查處一輛、沒收一輛、銷毀一輛:規定所有農班車一律進站,禁止在城區帶客。公安交警可設定禁行區,制定合理公交路權、信號先行方案。
2、加快公司化改造步伐
目前還有很多公交車是掛靠經營,要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舉全市(縣)之力優先發展公交。雖然收回公交車給政府財政投入造成了壓力,但城市公交已提高到戰略發展的高度,公交進行公司化改造實行公車公營是大勢所趨,公共交通又是最大最好的惠民工程之一。因此,應將公交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財政不能一步到位的情況下,可分季度,分時段的逐步落實到位。
3、編制城鄉公交發展規劃科學發展公交
按照城市的發展規模和功能布局,把城市客運換乘體系、線網分布和場站布局、用地規模、建設計劃等作為規劃的重要內容,明確城市公交線網分布及設施配置,有效銜接對外交通,合理利用公交資源,建立以公交為導向的城市發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各政府部門要嚴格執行規劃,防止和糾正違反規劃、侵占公交基礎設施及其建設用地的行為,保證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同時每年要排出一批公交重點項目,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重點建設。
4、將發展公共交通納入到財政體系
對公交車輛購置、停車站場、首末站、維修保養場、候車亭及智能化公交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免征基礎設施配套費等相關費用,政府給予財政資金保障。制訂出臺《公交優先發展實施意見》,對老年人、學生、現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落實惠民措施,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以及公交車輛實行高密度發班,冷僻便民線路開通等形成的經營性虧損,政府按照實際虧損額進行專項資金補助。
5、全力推進公交運營體制改革
要加快推進公交客運資源整合,督促運營企業根據經營合同期限,分步實施公司化改造,實行“公車公營”。針對公交運營體制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交通運輸、公安、財政、物價、城管等相關職能部門應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通力合作,保證“公車公營”工作順利實施。
6、保障公交在城區道路的通行
按照公交專用道設置規范、標準,結合道路基本條件、道路交通流狀況、公交客流狀況等,對城區內兩車道道路,辟建交通高峰時段限時城市公交專用車道:對城區內部分交通高峰時段擁堵路段,實施公交車輛以外車輛限行:對占用公交專用車道、干擾公共汽車優先通行的社會車輛依法查處,保證公交對道路資源的優先使用權,提高公交車的運行速度和準點率。公安交巡警部門要根據實際制定年度具體實施計劃,并加以有效落實。
7、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將公共交通場站和配套設施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計劃,將公共交通場站作為新建居住小區、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工程項目配套建設的一項內容,實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對已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場站設施,不能隨意改變用途。對符合公共交通車輛通行條件的居住區,應設置公共交通線路及相應的站點
8、切實加強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組織領導
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的組織領導、具體實施和統籌協調等工作。同時明確各部門職責:宣傳部負責做好城市公交發展的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交通運輸局負責統籌做好城市公交發展的綜合協調和組織推進工作,并負責公交線路調整、公交車輛購置、管理、運營、公交場站、站臺牌建設與管理等工作:公安局負責組織城區交通秩序治理,落實公交路權優先,提升老城區的道路通行能力:對公交經營體制調整過程中涉及社會穩定的不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發改委、規劃局負責將城市公交納入全縣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做好公交設施建設項目的規劃立項、審批等工作:城管局負責現有城市公交場站及道路周圍環境的治理和管理:財政局負責城鄉公交發展資金保障和公交行業的成本規制,及時落實相關財政補貼:審計局負責城鄉公交行業的審計,并參與公交行業的成本規制工作;物價局負責城鄉公交票價的核定工作:國土局負責落實公交發展的用地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