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博,姚永萍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崗位導向項目化教學法在藥物分析教學中的應用
蔣 博,姚永萍
(四川護理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結合醫藥企業崗位需求和藥物分析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課題組提出“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法”,并制定了實施方案和評估細則。力求以崗位為導向,使學生學習自主化,使技能訓練職業化,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培養以崗位為導向的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與熟練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崗位導向;項目化教學法;藥物分析
隨著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業聘用制度的逐漸完善,醫藥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專業素質要求逐步提高,希望學生與崗位之間實現“零適應期”,即畢業就能上崗,無培訓階段[1]。
藥物分析是高職高專院校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藥物制劑生產和藥物質量控制等領域有著重要作用。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從事藥物質量檢驗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可從事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各級藥品檢驗所的各類檢驗崗位、藥品質量驗收崗位、藥品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崗位、藥品質量管理崗位等工作[2]。
藥物分析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實訓內容多為驗證性實驗,未與實際崗位相銜接;且實訓內容片面,實訓結束后,學生掌握的技術不全面,不能獨立完成藥品分析工作,不能達到相應等級工標準要求,更不能觸類旁通,完成類似的分析項目。
藥物分析課程內容繁瑣且枯燥,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易出現知識混淆和遺忘率高現象,難以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
學生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問老師,缺乏獨立思考意識;查閱資料只會翻教材、找百度,缺乏查閱文獻的專業技能,不懂如何使用《中國藥典》,不能獨立解決問題,難以滿足崗位需求。
教材編寫必須參照《中國藥典》,雖然目前2015年版《中國藥典》已出版,但現有藥物分析教材和教學大綱均以2010版《中國藥典》為標準,學生知識過時,與崗位需求脫節。
現今針對藥物分析課程的教改主要是采用PBL教學、仿真式教學、項目化教學、工學結合等方式,教改內容單一,鮮有理實相融的整體化改革。不改變理論課堂和實訓練習定勢模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不能被激發。只有理實一體,讓學生獨立完成項目任務,才能使其掌握和深化理論知識,鍛煉獨立思考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專業技能。
另外,由于《藥物分析》教材與教學大綱的重點在化學藥品的質量分析上,許多教學改革也同樣局限于這個領域,忽略了中藥制劑及生物藥品質量分析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國藥品市場,中藥制劑占了很大份額,生物藥品也數量不少,提高學生中藥制劑和生物藥品質量分析能力勢在必行。
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課題組制定了“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法”。該方法以崗位為導向,將必修內容(化學藥品質量分析)和增設內容(中藥和生物藥品質量分析)設計為職業工作任務式的實訓項目,由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項目目標的確定、項目評價方案的制訂、項目過程的實施、項目結果分析和評估等環節。
3.2.1 理論與實踐相貫通,緊扣職業崗位 以項目為核心,按照工作過程重構教學內容,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偏離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和生產實際的狀況,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相貫通,并通過項目有機融為一體。
3.2.2 引導學生成為教學主體,提高專業水平 在項目化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開放式工作小組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溝通能力;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與積累,以更系統、深入、扎實地掌握專業知識,提高理論和實踐水平。
3.2.3 提高學生思考問題、查閱資料、檢驗分析能力 項目化教學要求學生分組制訂藥物分析方案,提高了其應用《中國藥典》查閱資料能力;同時通過真實藥品檢測實訓使學生掌握藥品的檢測方法及檢測技術,提高了他們獨立完成藥品檢驗分析工作的能力,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3.2.4 培養全方位的檢驗分析人才 針對中藥制劑及生物藥品進行項目化教學,可以有效解決以往教學中重化學藥品、輕中藥制劑及生物藥品的問題,培養出更全面的高素質人才,以勝任藥品分析各領域的檢驗工作。
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導,讓其參與項目分析的全過程,充分調動其學習主動性,擴展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崗位適應能力。
實訓教材建設本著“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原則,圍繞高職培養目標,以2015年版《中國藥典》為依據,實現教材的整體優化,使其具有以下特點。
4.1.1 以崗位為導向 教材中選擇的項目以企業以及檢驗機構的實際項目為參考,且附有企業現行的檢驗記錄、檢驗報告書等模板,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性。
4.1.2 注重理實一體,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教材編寫時只給出項目標題,例如“對乙酰氨基酚原料藥的含量測定”,但不給出具體步驟以及所需試劑,促使學生自主查閱藥典和相關資料,對項目測試內容進行補充。
4.1.3 具有引導性和遞進性 對前部分實驗內容,教材給出流程,關鍵內容留白,引導學生側重學習;對后部分實驗逐步減少提示內容,強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4.1.4 突出時效性 教材均以2015年版《中國藥典》及行業最新標準為依據編寫,具有時效性。
4.1.5 注重全面性 教材內容涵蓋化學藥品原料藥及制劑、中藥原材料和成品藥及生物藥品的質量檢驗范圍,內容更全面,覆蓋更廣泛,可使學生全面掌握藥品檢驗技術,與崗位實現“零距離”。
課題組選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采用項目化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實驗班按“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法”實施流程(見圖1)分組,課前根據項目題目查閱資料,制訂分析方案;課中學生匯報設計方案,教師論證指導;接著各小組進行藥品分析,并撰寫分析報告;最后學生分組討論分析結果并總結該類藥物分析方法的特點。該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崗位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能力。

圖1“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流程對比
以三年制藥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采用項目化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通過橫向與縱向對比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
4.3.1 橫向對比 在學習完同一知識點后一周,對照班和實驗班均接受相同測試(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測試),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得出橫向比較結果。
4.3.2 縱向對比 分別在化學藥品、中藥制劑以及生物藥品分析項目中選出1~2個對對照班實行項目化教學,并分別在傳統教學和項目化教學后一周給予類似題目進行測試(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測試),運用SPSS統計軟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得出縱向比較結果。
本項改革實行“崗位導向、理實一體,全方位的項目化教學法”,以崗位為導向,使技能訓練職業化,使學生學習自主化,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全面提高學生專業素質,以期培養出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與熟練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1]索金紅.試論以崗位為導向的高職藥物分析實訓教學體系改革[J].學術研究,2015(5):24.
[2]包莉,徐群,申海進.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分析技術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1):104-105.
[3]李娜,王倩倩,馬偉偉,等.項目化教學法應用于藥物分析課程的教學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2(5):947-949.
[4]詹霧芬.藥物分析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J].職業,2014(20):56-57.
[5]姚蓉.基于項目教學法在藥物分析專業儀器分析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12):189-190.
[6]潘小姣,王勤.藥物分析教學改革的經驗總結[J].中國當代醫藥,2014(5):126-127.
[7]朱金芳,王娟,韓海霞.改革藥物分析教學方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藥學專業人才[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126-127.
G424.1
B
1671-1246(2017)19-0072-02
注:本文系四川護理職業學院教研教改重點項目(2016JG Z06);四川護理職業學院教研教改重點項目(2016JG 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