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
麗水是浙江乃至華東地區最重要的生態屏障,素有“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生態是麗水最為靚麗的底色,也是最為寶貴的資源。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對麗水的生態環境都十分關注,先后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先后8次深入麗水大地,每次都十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麗水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省委、市委對麗水發展的目標定位,立足檢察職能,深入踐行綠色司法,大力推進生態檢察,切實擔當起保護麗水生態環境的第一責任。尤其是今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職能后,兩級院在省院的正確領導和有力指導下,深度謀劃,積極有為,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為深化生態檢察的重要抓手,為“大花園”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麗水公益訴訟起步
早起21世紀初期,麗水檢察機關就開始了對公益訴訟的探索。當時,不少地方國有資產流失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對國有資產負有管理和保護責任的部門或機構怠于行使監管職權的現象也存在。針對這種情況,麗水市檢察機關在浙江省檢察院的支持下,在2003年起開展督促起訴的試點工作,為保護國有資產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法律救濟途徑。2003年至2007年,麗水市檢察機關民行檢察部門共辦理督促起訴案件302起,挽回國有資產5.5億元。其中2007年就辦理督促起訴案件137起,挽回損失4.8億元。2008年2月18日,在廣東省中山市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貫徹民事訴訟法座談會上,麗水市檢察院介紹了該市民行檢察部門以督促起訴形式督促國有資產管理者和經營者提起民事訴訟保護國有資產的做法,得到了與會人員的肯定。正是由于麗水檢察機關存在豐富的督促起訴實踐經驗,工作中也積淀了很多傳統的好思路好舉措好做法,這為公益訴訟順利開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全面貫徹落實
今年6月1日,中國檢察學研究會民事行政檢察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年會在紹興市召開,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在會上強調,“檢察機關要樹立問題導向意識,乘勢而上,積極推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全面落實”。省院王祺國副檢察長也對公益訴訟工作進行了重要部署。會后,市院民行處在第一時間向市院分管檢察長、檢察長作了匯報,過孟超檢察長聽取匯報后對民行部門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出全市民行部門要迅速認真組織學習紹興會議精神,增強工作敏銳性,弘揚敢為人先的麗檢精神,在之前開展的督促起訴工作基礎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積極部署開展公益訴訟前期工作,為全市公益訴訟工作贏得了先機。
幾點思考:
1.加強組織領導通過組織院領導、內設機構負責人、民行部門全體干警收聽收看最高檢曹建明檢察長在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學習省院有關文件、召開全市檢察長會議等形式,引導廣大檢察人員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另一方面,引導廣大干警深刻領會公益訴訟對于踐行總書記對麗水的重要囑托、把握省委賦予麗水“培育新引擎,建設大花園”的新定位新使命、實現市委提出的勇當綠色發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的奮斗目標的重要實踐價值,切實增強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加強溝通匯報。公益訴訟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實施之后,市檢察院第一時間就公益訴訟工作相關情況向市四套班子和政法委主要領導作了專題匯報,市委書記史濟錫和市長朱晨分別作出批示,為推進該項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各基層院也都及時向當地四套班子和政法委主要領導匯報,爭取支持。如龍泉市院于7月13日,就公益訴訟工作向龍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辦公會議作了專題匯報,該項工作得到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3.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在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同時,全市檢察機關嚴格按照高檢院、省院的要求,充分利用“兩微一端”、新聞媒體,突出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突出宣傳法律修改的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突出宣傳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擴大公益訴訟工作影響力和知曉度,為公益訴訟開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公益訴訟工作能否開好局,案件線索是關鍵。為此,全市兩級院迅速行動起來,多措并舉,攻堅克難,拉網式摸排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著力破解案源缺乏的瓶頸。一是挖掘內部資源。建立起民行部門同偵監、公訴、控申、基層檢察室等業務部門線索互移、信息互通、案件協查、結果反饋的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基層檢察室“老百姓家門口的檢察院”的優勢,把摸排發現公益訴訟線索作為基層檢察室一項重要職責。二是拓展外協空間。加強與國土、水利、環保、林業等行政執法部門溝通聯系,健全“兩法”銜接機制,借助“兩法”信息平臺發現線索。通過健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常態化聯絡機制、構建新型檢律關系等方式,拓寬線索發現渠道。三是關注社會熱點。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就是公益訴訟工作的重點。全市檢察機關始終保持對社會輿論和新聞媒體報道的高度關注,從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中發掘案件線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