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東++韓俊鵬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工作這一專業在各個領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在青少年、老人、殘疾人等方面。但將社會工作理念以及方法運用于禁毒防艾教育的探索仍較少,沒有形成可借鑒的本土化經驗。本文以筆者團隊在大學開展的禁毒防艾項目為基礎,在實踐服務過程中有意識的運用社會工作相關理念作為指導并借鑒社會工作專業方法。雖然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仍存在不少挑戰,但理念的適切性和方法帶來的學生積極參與、提升能動性等方面的優勢已經顯現出來。
關鍵詞:社會工作;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
在邊疆地區因吸毒共用針具而導致血液傳播艾滋病的情況屢見不鮮,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藥可以治愈艾滋病,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通過意識提升來對艾滋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大學生群體是在預防層面需關注的重點對象,如何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在高校推進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是筆者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存在的問題
各大高校都已經認識到開展禁毒防艾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但到目前為止,如何開展讓學生受益良多,在理念方面認識到毒品、艾滋病的危害,進而在行為方面堅定的遠離毒品,并切斷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一切渠道的教育仍處于探索過程之中。
當前高校的禁毒防艾教育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第一,大多采用傳統式的課堂教育,重在闡述毒品、艾滋病的危害。而作為被教育對象的學生感覺這兩個概念離自己很遙遠,往往是上課聽,下課忘。第二,依托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主題進行大規模的宣傳。教育雖然集中開展,但涉及的深度較為表層,學生們走馬觀花般的了解了一下,效果較差。第三,師資力量缺乏。普通的教師無法對禁毒防艾知識有較為全面的認識,大多數都是靠臨時抱佛腳獲取的知識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有時甚至會發生錯誤的講解,導致學生接受到錯誤的知識,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二、社會工作理念契合禁毒防艾教育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很多領域被證明了具有較好的操作性,比如在青少年領域、老年領域、殘疾人領域等都有其特殊的地位,服務活動中取得的成效已經越來越多的得到認可。社會工作有專業的價值觀作為指導的理念,形成了利于開展服務的三大工作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筆者團隊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服務的過程中,把社會工作的理念嘗試在禁毒防艾教育中運用發現,首先通過參與式的服務活動讓大學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進而提升他們關注此方面問題的意識,樹立“我要堅決的遠離毒品、艾滋病”的觀念,有助于他們反思自己學習、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高危情境,避免高危行為。
在社會工作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相信人有獨特的個性,相信人有自我發展、成長和不斷進步的能力,相信每個人都是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以此為基礎,引申出社會工作的兩個基本理念: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助人自助”作為社會工作的核心理念,首先始終相信服務對象是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現狀的,而社會工作者在其中只是作為“催化劑”的角色,是一個幫助服務對象去認清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優點的過程。其次,從服務對象的潛力出發,尊重服務對象的“自我決定”,即不替服務對象做決定,提倡他們挖掘自身潛力,運用周邊的資源學習去解決自己問題,這樣才能在社會工作者離開之后更好的去應對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如果沒有人幫助生活又回到了當初的起點。第二個基本理念是“尊重和平等”,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在與服務對象接觸的過程中平等的去對待每一個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價值觀和喜好去篩選服務對象,甚至給他們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簽,力爭社會工作倫理中的價值中立,進而做到接納服務對象。
三、社會工作方法在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中的借鑒運用
(一)社會工作方法在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在禁毒防艾教育中,筆者團隊最主要用到的是直接工作方法中的小組工作方法以及社區工作方法,將小組的工作技巧和社區服務的工作技巧嘗試運用到禁毒防艾教育中。首先是小組工作方法的借鑒運用。小組工作方法是指在社會工作者的帶領下,通過組員間的相互支持、充分的互動和分享,激發組員的能力和潛力,改善組員的態度、行為,提升他們的社會功能性,解決個人、群體社區和社會的問題,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實現社會的和諧、公平、公正的發展。[1]為服務大學生,通過前期宣傳和招募,在自愿的基礎上組建“禁毒防艾教育小組”,通過參與式的小組活動,社會工作者傳遞基本的知識,形成與組員的良性互動,同時注重組員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反思自身行為,而后又通過社會工作者的總結與反饋,讓組員達到意識提升。小組活動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采用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服務,按照知識傳遞——理念反思——行為導向的模式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使得參與者學有所獲。
其次是社區工作方法的借鑒運用。筆者團隊曾在學校組織過大型的艾滋病日宣傳活動,和往常以完成任務為重點的宣傳方式不同的是,在本次宣傳之前團隊成員精心設計,并借鑒社區工作的社會策劃模式提升活動的質量。如項目團隊設計的“套圈游戲”,二十個礦泉水瓶作為目標物,每個瓶身都寫有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參與者套中正確的傳播途徑會獲得一份小禮品,既普及了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通過諸如此類的小游戲,互動環節來增強大學生對毒品以及艾滋病的認識,通過大家的主動參與,提升主題宣傳活動的效果。
(二)社會工作方法在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中運用的優勢
1.注重開展工作之前的需求評估及小組結束之后的效果評估。在開展小組活動之前,打破了傳統的自上而下的權威式教育理念,教育者認為大學生欠缺哪些層面的知識往往具有主觀性,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說出自己的需求以及喜歡參與的活動的形式。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在服務活動開展之前,不僅是針對大學生做需求評估,同時與有關相關工作經驗的教師等人員進行接觸,了解以往服務的不足,以達到更有針對性的開展高質量活動的目標。在活動之后,選擇自我評估與服務對象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檢驗本次活動的成效,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展提供經驗參考。在整個項目活動結束之后,對整個項目進行有效的評價和反思,理性分析整個項目的缺點和優勢,總結過程中的經驗,形成一定的成果。endprint
2.擺脫傳統式的課堂教學法,使服務對象更加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在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介入禁毒防艾教育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主要是“支持者”和“引導者”,將服務對象和社會工作者放在同一個水平,處于一個平等的溝通地位。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對象是相互支持的,整個服務的活動都是圍繞著大學生來進行的,把能力建設以及社會支持融入到知識的傳遞的過程中。被動的接受知識效果往往較差,由于禁毒防艾教育的特殊性,知識的傳播只是最淺層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參與者樹立遠離毒品、艾滋病的意識,選擇安全的個人行為。在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指引之下,大學生普遍認可多元的參與形式,并積極投入到服務活動中,與社會工作者互動、與其他參與者溝通,提升了自我理念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意識。
3.以普及知識為切入點,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養。美國的教育部認為:好的毒品預防教育不僅包括準確的適合不同青少年特點的毒品預防知識,還應包括基本的人際交流技能、拒絕別人的技能、決策及解決問題的技能、維護自身權利的訓練、自信心培養等相關教育。[2]社會工作者在介入的過程中,不僅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宣講,了解“毒品、艾滋病是什么”,同時還幫助他們認清“為什么”,最后引導大家思考“怎么辦”,如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利用情景扮演的方式來引導參與者學習如何正確的拒絕的毒品,保護他們自身的安全。
四、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介入大學生禁毒防艾教育的挑戰
首先,社會工作介入禁毒防艾教育缺乏可借鑒的經驗。社會工作起源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社會,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最初由高校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進入到二十一世紀職業化進程才逐步發展,這就導致民眾對社會工作的認識度較低,對該專業的理念、方法的認識比較模糊。隨著國家層面的重視及社會服務機構的增多,社會工作在諸如青少年、老年、殘疾人等領域蓬勃發展,但在禁毒防艾方面涉及的還比較少,并沒有形成系統的成熟的模式進行參考。其次,高校禁毒防艾教育注重任務性,往往忽略成效。大部分高校開展禁毒防艾教育形式大于內容,以完成這一項工作任務為目標。社會工作介入禁毒防艾教育更重視內容,通過系列的小組活動、工作坊等形式,提高相關知識的普及率,并引導學生能夠自我反思與自我教育,這必然會占用較長的時間并且花費更多的精力,與傳統的“蜻蜓點水”般的宣講具有本質的區別。高校在不了解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的情況下,很難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創新性的教育形式的探索。
參考文獻:
[1]劉夢.小組工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姚慧,宋曉明.我國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政法學刊,2012(02).
注:保山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大學生禁毒防艾的創新研究——以保山學院為例”(16B032CX)。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