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本文就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質效作探述,闡述注重把握學生閱讀興趣點、理出相似點和挖掘生成點對豐富學生認知視野與思維的促進作用。圍繞學生語言文化知識積累,多注重策略方法的引導,有助于學生在深入閱讀感知的過程中獲得豐富認知,切實增強閱讀的主動性和激情。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外;要點
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學生認知視野和思維起到一定的推動促進作用。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主動搜集相關資料的過程中主動研讀,幫助他們在積淀深厚語言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理解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深厚內涵,定能使得課外閱讀更有深度和廣度。注重課外閱讀的多樣化,引導學生在聚焦要點和視角的過程中主動嘗試和探知,更能使得學生在主動認知積累的過程中獲得深刻體驗。把握好學生的認知興趣點,突出相似點和生成點,定能使得他們在有針對性閱讀感知的過程中豐富思維,感悟不一樣的精彩世界。
一、把握興趣點,閱讀“有的”
找出學生閱讀的興趣點,讓他們在主動選擇相應閱讀素材中有針對性探讀,能使得閱讀有目標、有方向,更有廣度。把握好學生的閱讀關鍵點,能使得他們在聚焦閱讀目標的過程中發現更為詳實的閱讀學習素材,便于他們調整探知的策略方法。
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多給他們設置相應的思考話題,能使得閱讀更有吸引力,如,在《鞋匠的兒子》教學中,可結合課文表達的林肯總統的寬容大度主題,不妨給學生推薦《林肯自傳》,讓學生從相關的情節中發現更為真實的林肯先生。在學生深入了解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基礎上,可建議他們就廢除黑人奴隸、實現南北統一等歷史功績,要求學生圍繞“我心中的林肯”找出相應的證據材料,幫助他們在梳理相關知識信息要點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閱讀目標。很多同學結合對美國總統林肯的了解,主動從相應的背景資料中篩選有效信息,形成豐富的感悟。結合學生對閱讀素材的整體理解和感悟不同,可要求他們就閱讀感知的重點進行深入交換意見,讓他們在深入研讀的過程中找到更有意義的學習文本。
圍繞學生的興趣點,多給他們相應的話題引導,能使得他們在不斷強化理解感悟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深刻有效的表達素材。多關注學生的理解差異點,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圍繞相應的學習內容深入探討,能使得他們的閱讀感知與課外閱讀素材形成高度統一,幫助他們在深入探知的基礎上獲得豐富思維靈感,滿足多樣化學習發展需要。
二、找出“相似點”,舉一“反三”
授之以漁法,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更多認知感悟則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多以課內閱讀素材為基礎,注重引導拓展,讓學生在相關的課外閱讀素材中找到相應的內容,定能使得閱讀更有深度和廣度。
找出課內與課外閱讀素材的相似點,讓學生在主動延展中若有所思,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學習《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我推薦學生觀看電影《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讓學生從相關的故事情節中把握相關的點述細節。在學生有了一定的研讀激情后,我則推薦學生閱讀齊天大圣大鬧天宮、大戰紅孩兒、三借芭蕉扇等素材,讓學生在研讀的過程中勾畫出表現孫悟空的相關詞匯短語,讓他們在不斷梳理相應的故事情節中找到更多的有效信息。基于學生對孫悟空的愛憎分明、勇敢機智、聰明伶俐等性格有了更多的深刻理解后,可建議學生圍繞這些相似點,主動表達自己的認知積累和發現,讓他們在舉一反三的運用中增強閱讀的主動性和激情。
整合資源,讓學生在類文引導的前提下深入研讀,便于他們在觸類旁通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有價值內容。借助相似點,引導學生深入探知,不僅能使得課內外閱讀形成無縫對接,更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探知的過程中獲得深度認知,幫助他們形成敏銳語感和豐富情感思維,增強學習的內生動力。
三、挖掘“生成點”,博采“眾長”
千人讀哈姆雷特就千樣。把握好語言文本素材的生成點,多給學生相應的提示和點撥,讓他們在主觀投射的過程中找到真實的影子,更利于激活他們探讀學習的內生動力。挖掘生成點,能使得閱讀教學更有趣味。
挖掘生成點,能使得學生更加主動開闊眼界,如,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之后,我給學生推薦了與林沖相關的故事素材,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誤入白虎堂”等,并建議學生選擇自認為最為精彩的地方,運用撰寫讀書筆記的形式予以展現。注重不同的生成點,能使得學生在有針對性進行拓展延伸中形成豐富的語言知識。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整體理解感知后,可建議他們主動展示自己的閱讀理解成果,幫助他們在深入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集思廣益,形成更為豐富的認知思維語感。
組織學生運用協作探知的形式找出發現的精彩點,幫助他們在主動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遵從學生不同認知感悟,多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在深入研讀的過程中拓展延伸思維,更能使得課外閱讀富有趣味。
如前所言,注重從學生語文閱讀的感知點出發,多突出興趣點、相似點和生成點的把握,能使得學生在不斷強化理解感知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豐富感知體驗,并能使之轉化為實踐運用技能。圍繞上述幾點,多注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和閱讀素材的豐富,定能使得學生在深入探知的過程有所積累和頓悟,增強閱讀的主動性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劍.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教育科學,2016(7)
[3]洪愛明.淺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