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伊 張旋 營雪梅
摘 要:在大數據背景下,學科館員的角色定位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崗位描述從表層化向專業化發展;服務方式從學校主導向圖書館主導發展;服務內容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本文從提供科研數據管理策略、優化元數據存儲體系、分析學科大數據、建立學科數據導航系統、構建開放獲取平臺、開展科研人員的數據管理培訓等角度對學科館員的角色定位和服務內容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圖書館需要通過完善學科館員制度、引進學科優秀人才、加強學科館員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學科館員隊伍的建設。
關鍵詞:大數據;學科館員;角色定位
1 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現狀和發展
學科館員是指為用戶提供學科學習和研究支持的圖書館員,其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學科館藏的建設、學科動態的收集、科研數據的分析和咨詢等學科服務。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展,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一些學科館員除了完成學科資源收集、學科素養教育等常規工作外,還開始涉獵科研大數據的管理和分析工作。與其他基礎性工作相比,這些工作可以為圖書館用戶提供更高層次的科研支持[1]。
早在2007年,美國的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就提出了科研數據保存與共享模式,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首次獲得了該項目的資助,這標志著學科館員的工作性質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2]。如今,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學科館員已經開始從事科研大數據的研究工作。在我國,學科館員的工作內容成為了研究的新熱點[3],南開大學圖書館更是開展了深層次的學科館員服務[4]。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為了讓圖書館建立科學的學科館員制度,探討學科館員的角色定位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擬對學科館員的角色轉變和建設策略進行研究。
2 大數據背景下學科館員的角色轉變
2.1 崗位描述的轉變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圖書館館長Winston Tabb曾經指出,學科數據是圖書館館藏的一部分,圖書館應該建立數據中心,由學科館員擔任數據專家,開展數據服務[5]。從國外的調查來看,國外對學科館員并沒有統一的命名,一般稱為學術館員(Academic Librarians)、研究館員(Research Librarians)、數據館員(Data Librarians)、數據顧問(Data Consultant)等。在崗位描述上,學科館員正向著個性化學科服務、嵌入式學科服務、數據管理、數據分析、科研工作站等方向進行轉變。
因此,學科館員的崗位已經從原來的學科素養教育向學科數據分析進行轉變,其崗位描述更強調學科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這給國內的學科館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從崗位描述可以看出,學科館員不僅需要擁有相關的學科背景,能夠應對用戶的常規咨詢,還需要具備科研數據的整合和分析能力,懂得使用新型的大數據分析工具,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科研支持。與此同時,種類繁雜的學科服務內容,讓學科館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數據和知識管理能力,從宏觀上對科研數據的獲取、組織、保存、共享等過程進行管理。
2.2 服務方式的轉變
與圖書館的其他館員不同,圖書館的學科館員主要負責用戶的學科服務。由于學科服務涵蓋的范圍較廣,再加上每個學校和圖書館之間的管理體制不同,所以學科館員的服務方式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圖書館所在高校為主導的學科服務方式,即由上級單位負責組織科研人員開展學科服務,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僅提供相關的技術咨詢,是圖書館資源利用溝通的橋梁。
第二種是以圖書館為主導的學科服務方式,即由圖書館建立學科服務的支持系統,由學科館員負責對學科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為圖書館的用戶提供系統的學科服務。從目前來看,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正向著第二種方向發展,即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在學科服務中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另外,這種服務方式也向學科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科館員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在開展學科服務時通過自身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服務水平。
2.3 服務內容的轉變
學科館員的服務內容體現著圖書館的科研服務能力,它是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核心。在大數據背景下,學科館員的服務內容已經發生了轉變,從單純的參考咨詢到深層次的科研數據分析與管理,服務內容涉及了科學研究的各個層面。具體而言,這些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提供科研數據管理策略。圖書館自身擁有龐大的學科數據庫,這是科研人員進行科學研究的寶貴資源。為了讓科研人員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數據背后隱藏的知識,學科館員需要為用戶提供科研數據管理策略,讓用戶能夠從看似線性或分散的數據中發現其關聯性,構建科研知識網絡,以利于用戶的后續研究。
②優化元數據存儲體系。元數據是數據挖掘中的最小單元,優化元數據存儲體系是學科服務的重點。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一個良好的元數據存儲體系,可以讓學科服務變得更有前瞻性[6]。因此,學科館員的服務內容離不開對元數據存儲體系的優化。
③分析學科大數據。依托圖書館和網絡中學科大數據,學科館員可以開展一系列的數據分析服務,例如對學科數據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數據關聯、數據共享和知識抽取等。進行完這些數據分析以后,學科館員還可以根據定題咨詢的內容,生成相關的可視化圖表和數據分析報告,讓用戶對研究課題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節省用戶在學科數據收集和分析上所花的時間,提高科研產出率。
④建立學科數據導航系統。科研數據的研究需要檢索大量的文獻,學科館員通過知識重構和分類,可以建立有效的學科數據導航系統,提高用戶查找和利用學科數據的效率。另外,依托學科數據導航系統,學科館員還可以基于用戶數據開展個性化推送服務。
⑤構建開放獲取平臺。在大數據背景下,良好的學科數據存儲和共享平臺,可以保證科研數據的長效利用,構建開放獲取平臺正是其中一種方式。學科館員作為科學研究的輔助者和支持者,研究數據的存儲和共享方式,對于構建開放獲取平臺尤為重要。endprint
⑥開展科研人員的數據管理培訓。大數據概念的提出讓很多看似無用的數據成為了有價值的數據。學科館員可以通過專題講座、在線問答、線下咨詢等方式,對科研人員的數據管理能力進行培訓,讓他們對學科數據的收集、存儲、挖掘等過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對科研數據的管理水平。
3 大數據背景下學科館員隊伍的建設策略
在大數據背景下,角色的轉變對學科館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優秀的學科館員必須擁有扎實的專業背景知識、掌握數據分析和管理技術、具備團隊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并具有工作相關的特殊技能。因此,圖書館要注意掌握一些學科館員隊伍建設的策略:
①完善學科館員管理制度。圖書館應該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學科館員的發展方向,加強對學科館員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對崗位工作的認識,增加其使命感和自豪感。另外,圖書館還要從微觀的角度細化學科館員的工作內容,明確學科館員的責任和目標,逐步完善學科館員的管理制度。
②引進學科優秀人才。學科館員的專業背景對學科數據的分析結果有重大的影響,為了提高學科服務的質量,圖書館還可以引進不同學科的優秀人才,通過顧問的方式解決科研數據分析中的難題,提高學科館員的整體服務質量。
③加強學科館員培訓。崗前培訓是學科館員迅速了解工作職責,提高服務專業性的重要保證。除此以外,圖書館還應該收集學科館員工作中的常見問題,定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能力培訓,并為他們提供一個線上或線下的交流平臺,分享工作的經驗和心得,從而提高學科館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邱葵. 美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與學科服務[J/OL]. 圖書館論壇,2016,(12):13-23.
[2] 崔宇紅. E-Science環境中研究圖書館的新角色:科學數據管理[J]. 圖書館雜志,2012,(10):20-23.
[3] 孫掌印. 近十年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領域特征分布及前沿演進——基于CNKI核心期刊的文獻計量及可視化分析[J/OL]. 圖書館雜志,2017,(08):14-22+46.
[4] 張蒂. 學科館員服務從聯絡到嵌入的轉變——南開大學圖書館的實踐與思考[J]. 圖書情報工作,2015,(14):90-97.
[5] Suan Reilly,Wouter Schallier,Sabine Schrimpf,etal. Report on integration of data and publications[M].2011,(10).
[6] 劉霞,饒艷. 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初探——武漢大學圖書館案例分析[J]. 圖書情報工作,2013,(06):33-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