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高中政治的教學內容是極具時代性和社會性的,具體包含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等,這些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學好高中政治,相應的教學方法是極為重要的。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素質教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法開始有些顯得落后了,那種把教師作為教學的絕對主導的“重課本輕學生、重結果輕過程”教學模式已經不實用了。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不斷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去對教學的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究,并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借鑒,以便讓教學得到更好地發展。接下來,我們就嘗試著去對前人的教學方法進行借鑒,再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來綜合考慮,以便讓高中政治教學能夠變得更為有效。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主要是重點關注“教學”中的“教”,也就是教師才是整個教學的關鍵,其會將大量的政治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則需要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這些知識,所以學生在學習中就顯得十分的被動。這樣的高中政治教學并沒有起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的作用,反而是淪為了升學考試的一種工具,對于學生來講是沒有任何教育意義的,也不能對學生的人格產生任何的影響。然而,在新課程改革得到推行以后,高中政治教學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將原有的單純知識傳授的教學觀念予以轉變,開始重新定義“教學”二字的含義,既要關注“教學”中教師進行的“教”,也要關注“教學”中學生進行的“學”,并且教師還要能采用最為恰當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的學,這樣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得以體現。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所推崇,開始強調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其引導帶頭的基本作用,教師逐漸開始把課堂還到了學生的手中。
二、給予學生正確指導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進行了重點強調,教師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此時教師只是在教學中起到有限的輔助作用。也正因如此,教師要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指導。
(一)高中政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
傳統的教學中,鮮有學生能在課前去進行預習,即便是有少數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但也都是單純的看一遍課本,并沒有對課本去進行深入的探索,從而根本沒有起到預習應有的作用。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行的時候,相關的教學標準明確的指出了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以便讓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因此,教師要嘗試著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如導學學案、參考書籍、口頭強調預習內容重難點等,不管是使用何種方法來指導學生的預習,教師只要記住要將預習的重點和難點告訴給學生既可,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預習更具有針對,從而預習效果能夠變得更好。
(二)高中政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堂指導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廣,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的發揮受到了當前教師的重視,但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無法離開教師引導或指導,教師需要對課程的整體流程進行引導,需要對教學的細節進行把握和總結,還需要對課本知識的重難點進行強調,這樣才能夠讓教學的具體效果得到有效的強化。
(三)高中政治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后指導
一堂課的結束只是代表某部分知識的學習告一段落,而并不是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就此結束,學生還會在課后去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進一步深化,因而教師在課后同樣需要向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以便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監測,并對學生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更為細致的解答。
三、傳授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很短的,教師只能夠將大致的知識脈絡呈現給學生,而無法去對每一個題目或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傳授,讓學生在掌握了必要的政治知識后,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學生在日后才能夠持續不斷地去學習。特別是在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解決中,教師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讓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和實際實踐相結合,以便能順利地將題目予以解答。同時,這與新課程改革中的相關教學要求也是不謀而合的。
四、理論和實際的相互聯系
高中政治學科的理論性是很強的,里面有大量的理論知識,需要教師向學生予以傳授,并讓學生將其牢牢的把握,而這些理論知識大多都是較為抽象的,主要作用是對實際實踐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所以學生不能夠僅去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而是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實踐建立起相應的聯系,這樣學生才能夠讓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增強。而在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提供積極的引導,將書本中的問題或知識引入到實際生活之中,讓學生透過實際生活來對書本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書本中的相關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對實踐進行指導。
五、高中政治課現實意義的實現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不斷深入,高中政治課的具體定位也該變得清晰起來,其不再是應試教育中的工具,轉而成為了素質教育中的有機構成要件,其能夠讓學生掌握到政治學科的相關文化知識和技能,使學生開始對人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進行思考,讓學生的思想得到有效的升華。同時,高中政治課還影響著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正是基于這樣的一些原因,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個人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讓青少年一代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進而讓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其地位是極為重要的,容不得我們的半點忽視。因此,在整個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中,學校和教師要形成有效的聯動,積極地采取多種措施來進行政治教學,使政治課的重要地位得到有效的維護,確保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此時,高中政治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的政治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令學生的思想能夠變得更為成熟,進而使學生日后能夠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這樣學生才能夠為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斷地努力,為了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努力,為了國家的繁榮而不斷地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