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珍
摘要:當今社會信息化、網絡化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學習和運用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要,不僅政府應出臺相關方面的政策,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也應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備課;注重實踐
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悉相關軟件的運用,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就業,實現自己的價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面對日益激烈的科技和文化競爭,人才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當代青少年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對象,只有促進學生多方面才能的發展,才能開發出他們的潛能,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學習必不可少。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效率加以探討和分析。
一、積極備課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教學理念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成就。對比其他學科的備課,信息技術在此方面要簡單些,但教師也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每一步都要穩扎穩打,有條理有步驟地教授學生,為學生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中學主要還是學習電腦的一些簡單操作,輔之以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要想教好這門課,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抓住重點,由淺到深的去講解,也可以多用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信息技術的學習包含各方面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很多時候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研究,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備課不是照本宣科的去復制課本上的內容,而是應該結合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找出最適合中學生的教學材料,有重點、有目標、有計劃地教授給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
二、注重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學是學生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技術的重要階段,既要促進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也要注重實踐,多做一些相關方面的訓練。在課堂中學那么多理論知識,如果不能學會怎么去操作,那也不過是做了無用功罷了。所以教師應該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理論課和實踐課結合起來,這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在上實踐課時,要關注大部分學生在哪一方面存在困難,并重點講解,如果還有學生不會操作,既可以問同學,也可以私下詢問老師,這樣就不用教師反復講述同一問題了。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家自己練習。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非常看好學生自我操作電腦能力,我也經常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東西,比如可以自己設計一個封面,包含所有家庭成員的信息,或者設計一個班上的成績單表格,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習興趣,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每個同學都能掌握這門課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來提高效率,給每個小組一個課題,讓學生合作完成,在下一次上課時展示出來,這樣既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也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
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學生致力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工具,并不會考慮學生內心的想法,只有少數的學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這也就不利于營造好的氛圍。現在很多的教學活動更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關注他們的真實想法,結合其個性特點,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如此一來每個學生都有了學習的動力,那么教學氛圍也會好很多。學生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和預習下節課的知識,否則就很容易脫節,在后面的學習中也會有困難。如果在課前已經做好準備,在上課時可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思考。教學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認真聽課,做好筆記,敢于詢問老師問題,和老師友好相處。
四、通過其他媒介學習
近年來,中國的信息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步,在多個方面跨入國際前列,但相對于美國等發達國家而言,仍然還有較大差距。我們國家致力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并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學習信息技術的途徑有很多,并不僅僅是通過教師的講授,下面我主要講其中兩個方面。
(一)通過相關視頻學習
觀看視頻可以很直接、很方便、很全面地看到其中的一些操作,不再是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多給學生放一些有關這方面的簡短視頻,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術的運用,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二)通過網上搜索
近年來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幾乎所有的問題都能在網上搜到答案,只不過大多時候答案帶有主觀性,所以學生不能完全依賴網絡,如果只是照搬答案的話那對學生學習只有害處沒有益處,除非在自己實在找不到思路時再去網上搜索。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但只要把它正確用于學習當中,也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難,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
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大多數學生都是依靠教師講課來進行學習的,其自主學習能力較低,沒有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深入探究問題,對問題的了解不夠全面。那么作為一個教師,就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既能拓展他們的思維,也可以系統地理解學到的知識。每個學生的思考方向都不盡相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把每個學生的想法結合起來,也就是問題較全面的解決方案了。信息技術的學習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過對前人經驗的學習,開發出新的技術來,這需要個人的自我創新能力達到一個高度之后才能實現。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
信息技術的學習因人而異,每個學生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這既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如果學生只學習課堂中老師教的內容,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利用課余的時間多普及相關方面的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培養自主探究能力,通過自己思考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余勝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與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馬穎峰.網絡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網絡教學模式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張劍平.信息技術教育:概觀與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