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峰
摘 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國之魂、做人之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社會主義 價值觀 育人 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據教材,根據學生實際,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為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社會公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首先,教師要有“育人”的意識;其次,要掌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的規律和特點;再者,教師要言傳身教,掌握一定的課堂教學藝術,教師努力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敞開心扉,坦誠地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交流。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從以下方面實施。
1體會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光輝,讓人性的真善美留下烙印
課文對社會主義理想人格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對人性真善美的表達,或形、情、理兼備,或形與情、形與理交融。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語言入手,感受形象,體驗情感,體會哲理。
1.1 讓形象豐滿起來
寫人、敘事的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動作,以及外貌、心理的描寫,通過對事件的描述,使人物鮮明,使事件生動具體。教學中,要抓住各方面的描寫,圍繞事件的關節點,引導感知與想象,讓人物形象豐滿起來。比如《我的戰友邱少云》,當敵人的燃燒彈燃燒到邱少云身上,為了潛伏部隊的安全,為了戰斗的勝利,邱少云趴在火堆里紋絲不動,壯烈犧牲。文章贊揚了邱少云嚴守革命紀律、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精神。教學中,要抓住邱少云的動作、語言以及神態的描寫,想象他顧全大局、紋絲不動的情景,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個普通戰士的大無畏精神和高尚人格。
1.2讓情感打動人心
以形象說話的課文,可以從形象中體會情感。以《再見了,親人》為例,全文多處直接抒情,如,“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列車呀,請慢一點兒開,讓我們再看一眼朝鮮的人,讓我們在這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等。教學時,教師可以從這些語句入手引導學生體會志愿軍的國際主義情懷以及與朝鮮人民的深厚情誼。
教育家凱洛夫說過:“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在閱讀中不斷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熏陶,不斷積累向善的情感,能促使學生產生向善的愿望與動力。
1.3讓哲理說服人心
有的課文,哲理蘊含在課文的敘述中。如,二年級課文《小馬過河》,學完課文,即可引導學生明白:遇到困難,只要肯動腦筋,勇于實踐,就能克服困難的道理;有的課文,哲理的表述有如畫龍點睛,如《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這句話,既是在贊美德國人民“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生活境界,同時又是在倡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生活理念。抓住這句話深入體會,能更便捷地體會到課文所表達的哲理。
“天下唯理可服人”,理智的力量是強大的力量,能使人昄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更有自覺性和意志力。閱讀教學中,結合對課文形象的感知、情感的體驗、哲理的感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更有成效。
2認識人性弱點,讓人性的假惡丑遠離自己
人性弱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相容的。教學中,教師要憑借教材讓學生認識人性的弱點,使人性的假惡丑遠離學生。
2.1挖掘必要的教學資源
像《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樣比較詳細表現人性弱點的課文不多。有關人性的弱點,課文一般只是略寫甚至是一筆帶過,如,《將相和》中的廉頗,因覺得藺相如沒有戰功而又升遷得快就非和他過不去;《童年的發現》中的老師,因為誤解了學生費奧多羅夫的天真而把他趕出課堂……這些,都只是比較簡略的敘述。對于這些表現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要將其作為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面對它、認識它,使人性的假惡丑、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遠離學生。
2.2不作負面體驗
對人性弱點的敘述,教師不能引導學生把它具體化,不要引導學生體驗人性的惡。比如,《將相和》的教學,不要引導學生具體想象、甚至表演廉頗如何處處刁難藺相如;如《九色鹿》中的調達,教學中不要過度強化他的貪婪與自私。人性本來有善也有惡,不要人為誘發、強化惡。
2.3引導正面體驗
向善是人的本性,向善之后內心體驗到的快樂是向善的源泉。有關課文中人性弱點的描寫,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人性弱點的認識,體會人性的優點。比如,認識廉頗的嫉妒心,要著重體會廉頗被藺相如所感化的心態變化過程,要體驗到正確認識別人才能有平常心。
3在拓展中演繹高尚人格——讓高尚的人格成就自己
巴甫洛夫曾說:“在學習活動中,如果有多種器官參與,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進更好地建立暫時的神經聯系。”教學拓展,就是要讓多種感官參與到語文實踐中來,從而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使人性的善更加入腦、入心。
3.1推薦閱讀
同類題材的拓展閱讀,可以豐富學生對同一人性優點的認知,獲得更多的感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啟發。比如,《詹天佑》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同類文章——《手術臺就是陣地》《草地夜行》《一個蘋果》等。
3.2開展專題活動
專題活動,可以使學生多感官地感知人性的真善美。如教學《九色鹿》、《一顆小豌豆》這一類課文后,可以開展做一件好事或觀察、記錄一件好事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助人的快樂。
總之,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語文教師要注意在教學各環節有機滲透、適時點撥,讓語文教學煥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光輝,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的靈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