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鵬
摘要:通過對國外的一些建筑工程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現在越來越多工程建設在總體進度的后期階段,工作的重點總是會放在建筑工程的整體結構與建筑物維修改造上。我國經過長時間發展,目前在國內也有許多建筑需要進行維修和改造。現如今我國的建筑工程行業不斷應用新型技術,建筑的質量也越來越好,但是在這一階段之前,我國建筑行業在施工的管理與設計等方面沒有充足的經驗,所以說建造的建筑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患。
關鍵詞:建筑結構;鑒定;加固
引言:在地球運動的過程中,地殼很容易受到外力影響而產生錯動和破裂的現象,這就導致地震災害的發生。如果地震災害在城市內發生,那么城市就很容易遭到眼中的歌破壞,如果城市的建筑有著較好的質量,那么造成的損失也會小很多;如果城市的建筑沒有過硬的質量,建筑不是很穩固,那么災害造成的影響也會更加嚴重,正因如此,如今的建筑行業中,對于建筑結構的鑒定以及加固改造技術成為了行業內部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建筑結構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由于建筑常年受外界環境的一些影響,所以建筑物本身的穩定程度與牢固性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建筑的施工意義建筑設計方面帶來的一些影響也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建筑整體結構的可靠程度,進而使建筑的整體結構產生變化。如果要想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就要用合理的加固措施對建筑進行加固,建筑結構被加固之后穩定程度就會大大提升,而且建筑物變性移位的現象也會得到有效緩解,建筑物的實際使用年限也會得到大大的提升,施工成本也就隨之降低了。而若想合理的對建筑進行加固,那么首先就要對建筑的整體結構進行檢測與鑒定,這是建筑加固的實際操作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對建筑結構進行實際加固時,要根據鑒定出的具體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且采用復合建筑物實際情況的方法來進行加固工作。
1、建筑物的抗震鑒定內容和原則以及實際鑒定方法
1、1建筑物的鑒定內容以及鑒定原則
建筑物在進行抗震鑒定時的實際內容:在對建筑的抗震程度進行鑒定時,首先需要收集整理好建筑的施工圖紙、工程驗收報告、工程勘察報告以及建筑竣工圖紙,如果其中有些資料不完整,那么就要及時的進行補充以及實際測量;第二點就是把建筑的原始資料與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對比,檢查兩者之間是否符合建筑的質量要求,并且對抗震方面的一些缺陷與不足之處及時的發現;第三點就是建筑的承載力分析工作,在實際進行分析工作時,要把建筑物的結構布置和特點以及建筑物的抗震承載能力進行結合,從而更好的判斷出建筑物的實際承載能力;第四,嚴格對建筑物現有的建筑性能進行測評,如果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符合實際的要求,那么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提出實際進行減震工作的對策。
建筑物在進行抗震鑒定時的原則:建筑物在進行結構鑒定時的時限一般都是定在五十年,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發生,建筑結構的鑒定需要根據建筑實際的損傷程度以及維修狀況進行剩余使用年限和實用價值的預測,再對建筑的實際安全程度進行考察,確定建筑在繼續使用的情況下是否安全。建筑的安全性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之下,建筑結構可以在承受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下保持建筑的整體結構,從而對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進行保障。建筑結構的耐久性指在建筑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可以確保建筑的整體不受影響,及時建筑物的材料在長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發生一些變化,但是仍然不影響人們的正常使用。建筑結構的適用性指的是建筑結構可以滿足人們正常的使用,建筑結構不會產生變形或裂縫等質量上的問題。
1、2建筑結構實際鑒定方法
對于建筑結構的抗震鑒定工作來說,可以分為兩種級別,第一級就是對建筑的構造進行鑒定并且從宏觀控制的角度來對建筑結構進行綜合的評價,而第二級主要進行的工作時抗震能力的驗算,在同一建筑構造影響的基礎之上對建筑的綜合抗震能力進行評價。對于人員相對較少的A類建筑來說,如果建筑結構的各項實際參數滿足第一級鑒定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判定該建筑滿足抗震的需求,并不需要對建筑進行繼續鑒定。但是如果該建筑不滿足于第一級鑒定的參數要求,那么就要對該建筑進行第二級鑒定,并且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評價。而對于人員相對比較密集的B類建筑來說,首先要做好建筑的抗震承載力以及抗震措施的檢測,并在檢測基礎上判斷建筑的建筑結構。如果檢查后發現抗震措施并不能滿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并且建筑有著較高的抗震承載力,那么就可以通過建筑構造影響的系數來判定建筑結構的綜合抗震能力。而建筑結構的抗震措施可以滿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時,則建筑的主要抗側力構件的抗震承載力必須要保證高于規定的95%以上,且次要抗側力構件承載力能夠高于規定的90%以上,如果上述的條件都可以達到基本滿足,那么就不用對建筑結構的抗震設施進行加固。
目前我國對建筑結構進行鑒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傳統經驗鑒定法、概率鑒定法和概率極限狀態鑒定法這三種鑒定方法。
傳統經驗鑒定法顧名思義就是檢測人員根據自己在施工過程中積累的實際經驗以及自身對建筑結構的了解來進行建筑結構的鑒定與判斷工作,通常情況下來說鑒定的結果只供參考使用,并不具備科學性質,是一種不能使人信服的鑒定方法。而概率鑒定法與傳統經驗鑒定法相差無幾,都是通過鑒定人員自身的經驗進行判斷得出來的結論,鑒定出的實際結果不具備實際參考價值,缺乏準確的依據,所以很少把其作為鑒定的最終結果。
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具有科學性的鑒定方法就是概率極限狀態鑒定法,這種檢測方法分為混凝土鉆芯取樣法以及統一回彈儀兩種,通過這種方法鑒定出來的數據具有很強的準確定,而且運用的原理也科學合理,鑒定出的結果可以直接應用。混凝土鉆芯取樣法是在建筑結構中提取混凝土的樣本,并且將其加工為規范的形狀,然后通過對混凝土樣本進行壓力測試,并且得出實際鑒定結果。這個方法由于選擇的混凝土樣本是隨即從建筑物里抽取而來的,抽取的樣本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所以實際檢測的結果相對來說比較準確。統一回彈儀是這項檢測技術所需要的主要工具,統一回彈儀的操作方式便捷,所需要的實際時間較短而且使用該儀器檢測有很高的準確性,檢測的結果也可以直接用來使用,利用價值較高,運用這種方法對建筑結構進行檢測可以使施工變的更為快捷。endprint
2、建筑結構的加固改造技術
就目前的建筑結構加固改造來說,以下幾種方式是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技術:
2、1粘鋼加固法
對于該技術來說,即通過鋼板材料得以經營將其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位置,即通過粘結力的應用對剪力進行傳遞,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同鋼板在形成一體之后對二次組合構件進行形成,在將鋼板作為受力鋼筋一部分的情況下承擔受力鋼筋的作用,以此實現建筑結構承載力的提升。在該方式具體應用中,其主要形式有:第一,在梁構件的底部對鋼板進行粘貼,以此對其正截面的抗彎承載能力進行提升;第二,將鋼板粘貼在梁板頂面以及中性軸以上位置,以此對截面抗彎承載力進行提高;第三,在梁式構件上對“U”形箍板進行粘貼,以此對其截面的抗剪承載力進行提升;第四,以雙“U”箍板互相搭接的方式在框架柱箍位置進行粘貼,以此對環向約束進行形成,以此實現對柱進行抗震加固或對軸壓比超限柱進行處理。在以該方式實際進行處理時,要做好以下方面的把握:對于構件同外粘鋼的接合面位置,需要保證其具有粘接的牢固性,并粘接面位置做好粗糙以及除銹處理,如果鋼板存在輕微銹蝕情況,則可以通過平砂輪以及噴砂的應用對金屬光澤進行打磨,保證其表面粗糙位置能夠同鋼板的受力方向保持垂直,之后再使用丙酮進行擦拭。
2、2碳纖維片材加固
這種方式在實際的應用中施工方式較為漸變,而且有著優越的力學特點,所以在當今的建筑工程行業中應用比較廣泛,而且相比于傳統的建筑加固方式來說,碳纖維片材加固方式施工快捷,并且有很強的耐久性。同時,碳纖維片材加固其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不會改變建筑原有結構的荷載以及尺寸,對建筑的整體影響較小,安全性很高。
2、3外粘型鋼加固
在該方式中,即通過槽鋼以及角鋼材料的應用將其包括在構件的角部以及表面位置,之后再通過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應用對其進行灌注處理,不僅受力較為可靠,能夠對目標結構的性能進行有效的改善,且在空間方面所具有的影響也非常小。在該方式中,對構件結合面同鋼件間的集合可以說是對結構穩固性進行保證的關鍵,目前,有后灌環氧樹脂以及乳膠水泥粘貼這兩種工藝,分別適合應用在不同的構件體積情況下。
結束語:綜上所述,人們一直以來都在研究建筑結構的耐久性提高問題,達到更好的延長建筑的實際使用壽命的效果。建筑結構的鑒定與加固改造技術可以更好的改善人們的實際生活質量,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到進一步的保障,對建筑結構進行實際加固時,要根據鑒定出的具體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并且采用復合建筑物實際情況的方法來進行加固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