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永珍
摘 要 足球,作為風靡全球的一項運動,擁有著“世界第一運動”的美稱,在世界體育平臺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發后,國家逐漸加強對國民素質發展的投入力度,推動全民健身。九十年代中期,伴隨著國家對足球職業化發展的推動,大批的足球職業俱樂部、青少年足球學校與業余足球俱樂部在全國各地不斷建立,中國足球事業的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青少年足球作為足球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未來希望,必須得到大家深刻的認識和重視。本文就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些許見解。
關鍵詞 青少年 足球運動員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在任何國家,想要提高足球水平,除了需要加強現役足球運動員的職業素質以外,更需要注重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關注世界上那些足球水平高超的國家,不難發現,他們大多擁有著完善合理的選拔、培養機制,來為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保持自身的活力。而我國盡管從1985年就提出從青少年開始培養足球運動的口號,也的確有著自我的一套選拔與培養運動員的體質,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問題需要完善和解決。本文就從了解我國青少年選拔與培養體系開始,找出其中隱藏著的問題,并進行深入剖析與研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和建議。
1青少年足球選拔培養制度進況
隨著1992年的體質改革,中國足球管理體質發生變化,原來由國家直接投資管理的模式變為了由俱樂部形式為主體的新型管理體系。且經過改革后,國家培養足球人才的方式也發生變化:人才的培養變得取決于市場需要,而非上級指標。其投入資金也多由市場或私人投資獲得。且在足球行業的管理發面,足球管理協會和體育行政部門也逐漸只注重于定制、監督和指揮等大方向的工作,具體管理給予各俱樂部相當的自主管理權。這一現象使得在足球人才培養發面,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的形式:
(1)職業俱樂部自行建立的培養體系。包含招收有天賦的青少年為后備梯隊的體系和從俱樂部主辦的少兒足球學校中選拔優秀學員的體系。自從90年代足球職業化改革,足球管理協會就發表了明確的規章制度,要求各職業俱樂部必須建立自己的青少年足球訓練管理體系。未建立合格培訓管理體系或建立后未成立出后備人才培養梯隊的俱樂部將不予承認,并就俱樂部管理與訓練體系提出了相關規定。這一系列措施規范了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管理,是教練員和球員得到經濟來源,極大調動了訓練的積極性。
(2)各地相對應級別的代表隊培養體制。目前我國一些省市還大致保持以前的運動會競賽、訓練管理體制。這種訓練培養體系由所在地體育局進行負責,由當地的足球管理協會負責具體的工作。運動員多從所在地方的業余體校、足球中小學和業余俱樂部中進行選拔,并集中管理,統一訓練最后一起參加比賽。該培養體系具有臨時性,隊伍成立的目的也只是參加某個比賽,目標完成后人員解散,成員回歸各自原屬單位。
(3)業余俱樂部培養體制。業余足球俱樂部多由私人或團體建立,以收費的形式招收那些對足球有興趣的人員。不存在一定的訓練時間和強制性的管理調理。成員擁有相當的自主權,可用空閑的時間參加訓練。此類俱樂部的成立多由于近年來足球運動在我國的興起,人們自發地尋求相對的足球訓練和指導。部分人注意到這種市場需求,組織建立了足球業余訓練俱樂部。這一類培養制度的優點有人員多,組織方便,規模繁多。
(4)足球學校培養體系。足球學校大多為私立學校,除提供足球訓練外學校同時負責學生們的文化教育,學員通過相應的考核才能夠進入學校。學校的管理形式多是自費情況下的全日制集中管理。在中國大學生于市場的過度飽和的情況下,足球這一行業擁有輝煌的前途,使許多家長轉變孩子的培養目標,想把孩子培養成足球運動員。在這種形式下,足球學校應運而生。
2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培養過程的問題
(1)大眾對青少年足球運動缺乏足夠的關注。雖然現在足球行業已獲得人們的認可,但大眾們仍沒有意識到自身對足球行業的影響。人們還只關注于中國足球輸球與否,而他們并不知道青少年足球訓練才是一個國家提高足球水平的根本保障。我國青少年足球雖也有其相應的培養體系,但仍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
(2)足球訓練觀念的落后。想要提升青少年足球訓練的效果,提升和改善訓練觀念顯得尤為重要。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訓練觀念上落后于足球發達國家。需要從世界上足球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學習他們的訓練觀念。在他們國家,青少年足球管理機制的工作重點在于選拔人才與培訓球員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而目前在我國,多以“成績論”來決定一切,不注重對人才的發掘,且在訓練方面,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多缺乏長期系統的訓練,教練員急于求成,往往是為目的而訓練,達到目標就算完事,不關注球員的個體特質或潛力,屬于模式僵化,在訓練觀念上還是以前的老一套,缺乏與時俱進的能力。
(3)在足球技術和戰術的培訓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我國多注重體能訓練而缺乏技術訓練的意識。沒有合適的訓練方法,在戰術訓練方面也多有不足。在足球運動中,有時光是體能好沒有技術是踢不出好成績。而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往往喜歡體能訓練,例如讓球員們重復枯燥乏味的跑步訓練,不多進行實際對練,形式總是訓練幾小時,實戰幾分鐘,使球員大都缺乏相應的實戰經驗。長此以往,球員對足球的熱愛和激情只會消失泯滅,訓練也將變得形式化,學員們的技術更得不到進步。于此同時,在一些業余足球俱樂部中,球員們的訓練時間和次數不統一,教練又不能進行對應的調整。且在戰術訓練方面,我國因為足球事業起步晚,在足球戰術的儲備,開發與運用上仍有不足。
(4)部分足球教練員專業素質不達標,足球教練員是傳授青少年運動員足球知識和技能的人,其專業素質的高低對球員訓練的成效有著相當的影響。在中國,因國家足球發展起步晚,缺乏相應的足球教練員,所以大多地區教練員的水平并不能夠滿球員的需要,而有限的優秀教練員也因為酬勞和工作福利,多集中于大型的足球職業俱樂部,不愿到其他地方就職。且教導員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沒有足夠的相應專項知識,如運動心理學、運動醫學理論、訓練學理論等,難以因材施教,對各個球員進行訓練方法的調整。endprint
(5)各足球隊伍在訓練過程中往往忽視青少年成長成才規律,忽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等。在訓練過程中,對青少年球員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進行及時合理的處理,容易影響青少年潛力的發揮,造成人才的浪費。
(6)人才培養目標偏離方向,義務教育未能得到落實。一個良好的社會公民,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更是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否則即使成才也將難以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同時,球員也需要相應的文化教育,因為好的球員也需要一定的文化修養,且目前我國足球培養體系并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職業運動員,球員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為將來的社會生活做準備。因此,文化課的學習對培訓球員也是十分重要的。但現實中各足球培訓機構并不重視這兩個方面,路走偏鋒。
(7)部分俱樂部或學校經費不足,難以盡力的發展青少年足球。經費不足將直接影響到球員的訓練和比賽。所以為了更好的培養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今后的球隊需要將發展經費作為其一項重要內容。
3關于解決青少年足球培養的建議
3.1推廣足球大眾化
任何行業要發展,離不開大眾的支持與參與。不像巴西等國家,我國缺乏濃厚的足球氛圍,足球愛好者在人群中占比較少,大眾關注度不高。在這種大眾環境下,我國參與進足球行業的人員較少,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可選范圍較窄。所以國家需推動足球大眾化,加強國民對足球行業的關注,使大家了解足球,認識足球,才能獲得大眾的支持和參與。青少年足球培訓才能越辦越好,更具活力。
3.2改善培訓方法
與足球水平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在足球技術和戰術訓練上處于落后。國內需向他們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戰術意識,并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足球培訓管理體制。尤其在球員戰術目的、對手戰術的認識上需加強訓練??梢栽谟柧氝^程中就帶入戰術意識的培訓,提高球員大局觀認識水平。培養球員之間的配合,注重球員位置技戰術、隱蔽傳球等戰術意識的培養。通過以訓練改進,比賽實踐的方式,逐漸加強我國足球水平。
3.3妥善管理,因材施教
足球運動是一項時常較長,對球員各項素質要求較高的比賽項目。而青少年球員的綜合技能水平、速度水平、抗沖撞能力和控球能力等都需要球員的辛苦鍛煉才能得到。對球員進行統一訓練能起到球員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監督的作用。且青少年正處于一個身體素質與世界觀飛速提高和建立的時候。對這一時期的球員,教練員需要在訓練過程中,密切關注各個球員的身體和心理情況,對不同球員出現的不同問題進行合理的處理,避免形成青少年身心創傷,嚴重影響球員的訓練效果。對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的球員需要給予鼓勵,合理加強鍛煉,最大化發揮出球員的潛力。而對表現一般的球員,要主動加強指導和鼓勵,不能讓球員出現灰心失落的情緒,以免影響他人。
4小結
本文從了解我國青少年選拔與培養體系開始,分析其中隱藏著的問題有:大眾對青少年足球運動缺乏正確的認識,足球訓練觀念的落后,在足球技術和戰術的培訓方面不合適,部分足球教練員專業素質不達標,忽視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人才培養目標偏離方向和經費不足等。并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給出三個三個較易實施的建議:推廣足球大眾化,改善培訓方法,妥善管理。然而,因本人閱歷尚淺,考慮問題不太全面,其中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希望能借本文得到廣大學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王光磊.淺議青少年足球訓練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當代體育科技,2015(5):41-42.
[2] 王曉東.我國青少年足球運動發展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7):48-52.
[3] 袁博.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17.
[4] 陳紀一.淺談我國青少年足球培養體制的誤區[J].科教文匯,2012(11):159.
[5] 張慶春.國外青少年足球訓練理念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2):79-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