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柳雨
摘 要 為進一步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健全和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財務管理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現金管理制度,每個鄉鎮都應該制定《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和《農村財務、合同管理十不準》,通過制度建設,在管理工作中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做到有章可循,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 農村經濟 管理 農經站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A
1財務管理情況
1.1建立民主理財組織,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充分發揮民主理財組織的監督作用,各個村應該建立理財領導小組。為更好的使他們在黨支部領導下代表群眾理好財,充分發揮監督作用,鄉鎮農經站工作人員應該每半年入村參加由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召集的理財組織專題會議,認真聽取在該村半年經濟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情況及代表的反饋意見,保證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使他們真正起到與干部之間形成橋梁和紐帶作用。
1.2抓好財務公開,確保一方穩定
一是做到統一公開內容,做到實事求是,按收支順序逐筆公開,做到真公開;二是統一公開時間,每月的1-5號為全鎮財務公開日,利用三天時間完成全鎮每個村的公開;三是保證公開質量,為更好的把公開落到實處,由原來的包村干部負責公開有時不能及時到位,有些村干部不想公開,針對這種情況,農經站應擔起公開任務,用廣播及張榜公開,自行購買攝像機,親臨公開現場張貼并拍照后帶回錄入電腦存檔,解決了個別群眾信訪反映村財務不透明不公開的問題。
2合同管理情況
近年來,承包合同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需要鄉鎮各部門配合來抓,從完善管理機制入手,嚴把關口,嚴格按照“六步三要”制度執行,確保了各業承包秩序的穩定。主要做法是:
2.1嚴格履行民主程序,把好簽訂關
履行民主程序是簽訂承包合同的關鍵環節,有些合同之所以出現矛盾糾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嚴格堅持民主議事原則,少數人說了算造成的。因此,在簽訂合同過程中,應嚴格把好三個環節:一是確保民主公開。二是嚴格資格認定。三是實行競價承包。
2.2嚴格審查合同內容,把好鑒證關
對承包合同進行鑒證,是確保合同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保證,是實施承包合同規范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為此,把鑒證工作作為合同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一是嚴格遵循鑒證程序。第一步,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向鎮合同管理辦公室提供統一標準的承包合同書一式三份;第二步,雙方當事人出據有關證明材料,包括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履行民主程序的證明、草簽協議等;第三步,由鑒證人員根據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等進行認真審查,經審查符合鑒證規定的,當場給予鑒證;對審查存在問題的合同,提出修改意見,經修訂完善后再行鑒證。二是嚴格審查合同內容。在合同鑒證過程中,重點審查以下六項內容:(1)合同內容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律規定;(2)有關證明材料是否完備、真實;(3)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明確、合理;(4)當事人是否具有簽約資格,有無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能力;(5)合同發包是否履行了民主議定程序;(6)合同條款是否完備,文字表達是否準確。通過認真審查,嚴格鑒定,使合同鑒證率達到了100%。
2.3嚴格監督檢查,把好兌現關
為保證合同雙方能夠按照約定條件認真履行,在合同鑒證歸檔后,我們加強了對合同運行的監督和管理,主要采取三項措施,來保證合同的正常運行。一是實行定期回訪檢查制度。對所有在運行的合同,每年進行一次回訪檢查,以便發現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二是完善兌現辦法。按照村級財務雙代管的規定,凡競爭承包合同的承包費一律納入鎮農經站統一管理,對公開競標一次性收取承包費的,在簽訂合同的同時,由農經站的現金會計到現場直接辦理收款手續;對分期交納承包費的,按約定日期,由農經站派人到村與村干部一起收取承包費。這樣,既避免了村干部礙于情面,收繳不及時的問題,又有效解決了坐收坐支問題。三是及時調處合同糾紛。對于承包合同履行中出現糾紛,合同辦主動進位,本著先調后裁的原則,深入實地了解情況,掌握一手資料,充分征求承包雙方的意見,按照有關的政策和法規,結合具體情況拿出調解方案,并得到雙方認可,使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合同的嚴肅性,保障村級其它工作的順利開展。四是加大公開力度。對各業承包合同承包費收繳情況,結合財務公開,及時向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讓群眾及時了解和掌握承包費的收繳和使用情況,以消除群眾的疑慮,增強承包者按時兌現承包合同的自覺性。
以上是我農經工作中的一些看法。今后我將更加嚴格地按照農村財務管理及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省科委召開縣(區)科委工作經驗交流會[J]. 新農業,1981(01).
[2] 王玉東.加強農村經濟信息建設的措施[J]. 山東農業,1999(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