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蓉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關系著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以及語文能力的提升。閱讀是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針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研究如何進行拓展閱讀的教學,才能真正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才能有效的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F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重要性及開展拓展閱讀的方法兩個方面,具體研究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
關鍵詞:拓展閱讀;開展;重要性;閱讀方法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小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學科。說到底,小學語文是學生用來說、講、讀、寫、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乃至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成為我們語文教師必須面臨和關注的課題。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德育的教育,除了教師淵博的知識、善辯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外,閱讀教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朗讀和默讀是引導教學中最重要的訓練
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讀和默讀,既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又是提高小學生理解內容的手段。既然是能力,只有靠反復訓練才能形成,既然是理解內容的有效方法,老師就要經常運用指導朗讀、默讀的方法來理解課文。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習語文的起始階段。要一點一點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默讀能力;要更多地通過聽讀體會和朗讀體驗來理解內容。因此,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抓讀書這一環節。要使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讀書機會,要把朗讀、默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得每個學生依靠在課堂上“讀”的訓練把每篇課文讀熟,逐步培養和提高朗讀能力和默讀能力。正確地讀,就是要求學生能流利地讀和有感情地讀的基礎,也是低年級朗讀訓練的重點。所謂正確,一是要求學生讀每個字都要發音正確,特別是要讀準生字的字音;用普通話讀,要杜絕地方音;還要讀好輕聲、兒話等。二是要求做到能按句逗停頓地讀;三是在讀長句子中和段落之間需要停頓地地方,會自然停頓。
二、開展小學語文拓展閱讀訓練的重要性
其實,所謂拓展閱讀訓練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帶入別的教學資源,也可以說成是把課堂教學帶向課堂外??赡苡腥藭J為,課內閱讀和課堂閱讀都是閱讀,為什么又要強調開展拓展閱讀?其實僅僅局限于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拓展閱讀自然也有它存在的意義。小學階段語文的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語言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語言的積累。所以說,引導小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新世界,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語文素養。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積累相關的語言知識,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大部分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是閱讀能力匱乏,通過開展拓展閱讀可以使學生們通過大量的閱讀,收集豐富的寫作材料,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可以培養其創新能力。其實,開展拓展閱讀的好處不僅僅只有上述兩點,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有利于學生走出課堂,接受更多的課外知識等等。
三、駕馭課堂呈現精彩是閱讀教學高效的關鍵
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以下幾個要素,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首先,教師應有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應根據教材、課時、班級、學情正確定位,三維一體的目標落實到課堂應有所側重;其次,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恰當的調整預設目標和生成的目標,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應有所側重;再次,教師應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同時教師也是自我專業成長的主體。沒有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難有學生的自主發展,課堂中雙主體在不同層面上不斷協調和共同發展。課堂中教師應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進學生形成正確地角色感。
四、開展課外閱讀教給閱讀方法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我們的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并舉,聲情并茂,有利于理解、體驗和記憶,便于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的目視。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素材。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于理解。由于默讀是默默無聲,更利于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的閱讀、研究性的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注、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在上小學語文閱讀課時,老師既是導演,又是記者。學生既是朗誦家,又是表演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一邊繪聲繪色地讀,一邊手舞足蹈的演,入情入境,老師相機請學生談談讀書的收獲感受。在老師和學生的心中,原來閱讀是如此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1]李林.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與情境教育[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12)
[2]陳雪.淺談散文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19)
[3]李紅.教育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綏化學院學報,2007(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