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營口經濟的現狀提出營口經濟轉型升級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字:營口;經濟發展;對策
一、營口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一是經濟總量偏小,財政支撐能力弱。2013年我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全省的5.6%,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的5.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全省的5.5%。
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工業化尚未完成,處于中期階段;工業集中度偏低、鏈條短,產業集群分散、缺少龍頭,競爭力不強;產品的附加值低;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弱,2013年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僅占全省5.4%;房地產存量大;服務業發展滯后,2013年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低于全國6.1個百分點。
三是對外開放度不高。全方位開放格局尚未形成,2013年我市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僅占全省總量的4.6%、6.4%;城市的國際知名度不高,海外旅游、外籍常住人口的比例較低,國外金融機構數量、舉辦國際性活動次數幾乎空白。
四是區域發展不協調。縣區、園區、城鄉和東部與西部之間的發展差距不斷拉大,2013年縣區地區生產總值最高與最低相差6.5倍;東部與西部農村人均純收入相差10多倍。
二、對策與建議
(一)在發展思路上:一是堅持大小項目并舉。要引進和建設重要的功能性基礎設施、資源深加工等一批“大高外”項目,以解決我市城市功能、產業功能、生態功能等要素配置不完備的問題。要引進一批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的中小項目,形成大中小項目相互依托、共同發展的態勢。要抓住新一輪東北振興機遇,加大協調對接力度,力爭一批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籠子”。二是突出招商重點。瞄準國內外本產業、本行業的知名企業、龍頭企業,加大對以德國為重點的歐美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的招商力度。突出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多種形式,提高項目對接的成功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企業來營口投資興業。三是強化引資選商。統一招商政策,鼓勵在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招大引強,引進優質產業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對于只有產值,沒有效益、沒有稅收的項目,以及過度消耗土地、環境等資源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要為后人留資源,不能斷子孫的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抓好招商引智,在引進重大項目的同時,引進人才、技術和先進管理。
(二)在體制機制上:就是要積極穩妥的推進改革,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破束縛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不合理限制。比如,農村改革,要放活土地經營權;國企改革,要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發展活力;金融改革,要發展民營銀行和資本市場,形成扶持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行政管理改革,要簡政放權、法治增效,運用法制和市場手段的方式進行管理;非公有制經濟改革,要放寬市場準入,完善民間投資扶持政策;財稅改革,要推動營改增擴面和規范政府債務性管理等等。
(三)在擴大開放上:一是充分發揮好港口在開放中的龍頭作用。堅持把港口作為我市最寶貴的資源來珍惜和利用,大力實施港區港城聯動發展戰略,加速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促進港口做大做強;進一步優化港口結構,釋放港口活力,積極推進港口轉型升級,鞏固內貿航線的領先地位,增開外貿航線,推動港口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要發揮營口港的歐亞大陸橋橋頭堡作用,加快營口綜合保稅區、中韓自貿區試驗區建設,打通東南沿海的海上通道和通往歐洲的陸路通道,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國家即將啟動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和環渤海港口群建設中有新作為。二是充分發揮沈陽經濟區出海口作用。2013年沈陽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之所以將我市納入沈陽經濟區,最大因素是需要我市的海港,這也為我市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商機,對我市與沈陽經濟區合作帶來機會。所以,要強化港口與沈陽經濟區對接,積極發展港區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和港口物流貿易園區,加快內陸港建設,延伸設立保稅倉庫,將港口服務功能前置,實現陸港與港口及口岸的無縫對接,打造覆蓋沈陽經濟區輻射東北腹地的物流貿易平臺。三是充分發揮開發區和重點園區在開放中的平臺作用。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創新園區發展模式,對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區優勢項目,重點推進營口開發區承接現代物流、新興裝備制造產業轉移,仙人島能源化工區承接石化產業轉移。國家已將中德產業合作基地放在沈陽,我們可以積極爭取為其航空、汽車等進行配套合作。要在不斷深化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對外合資合作的同時,積極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多領域擴展。(四)在產業結構調整上:一是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創新驅動,針對老企業、傳統產業,實施“兩化融合”,創新技術、升級工藝。冶金產業要在“精”上發力,積極開發適銷對路產品配套完善工藝裝備,提高行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鎂質材料產業要做好“深”文章,促進粗放加工轉型升級,主攻鎂合金、鎂化工、高端鎂建材等深加工產品;石化產業要打出“細”品牌,提高化學原料就地轉化能力和精細加工水平;紡織服裝業要在“高”上下功夫,打出自己的品牌,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推進裝備制造向智能化轉型;新型建材產業要瞄準市場前景好的新產品、新技術,加快新材料應用;汽保、樂器兩大特色產業要擴大影響力,做大產業規模。二是大力發展現代高端服務業。要突出抓好9個省級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和重大服務業項目建設,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科技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改造提升商貿、溫泉旅游、健康消費、文化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以阿里巴巴(營口)產業帶、大宗商品現貨電子交易為重點的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三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業向市場緊缺和優質特色的產品調、向規模化和標準化農產品加工產業調,進一步拓展農業和農民的增產增收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四是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高新區等重點科技園區,加強與中科院和央企的合作,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抓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產業的重大創新工程,推動營口步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積極引進一批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推進現有高科技企業做大做強。
作者簡介:孟鴻玲 1968年9月出生,工作單位:中共營口市委黨校,經濟理論教研部,經濟學教授。電話13604176704。聯系地址:遼寧省營口市西市區智泉街33號。郵編:115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