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碩+韓成軍
近年來,隨著創業教育的蓬勃發展,不僅把創業教育快速地推入了科學發展的軌道,而且創新了大學教育理念、思路和方式,使大學教育更具時代特色。然而,創業教育在我國畢竟是新興的教育實踐領域,在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整體構架設置、授課與培訓方法、教學資源的安排等問題都需要在摸索中不斷完善。
一、大學生創業現狀的SWOT分析
學生的創業欲望較強,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很多。他們雖然年輕,但學習能力強、行動積極,有很強的可塑性,并且敢想敢干,用于探索。另外,他們掌握和運用新科技的能力較強,絕大部分的學生創業項目是與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相關的。
與這些優點相對的,是他們的不足也很明顯。大學生們大都經驗不足,對社會的復雜性和創業的艱難等缺少預見。盲目樂觀和市場營銷經營的不足,使許多學生創業之初就受到了挫折和打擊。韌性不足的學生往往會氣餒,甚至放棄。
大學生創業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他們的機遇不僅在于自身的旺盛精力和探索精神,在政策面上,今年來我國頒布了多項政策,對大學生創業在稅收、信息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社會上的風投公司在資金方面也傾向于支持大學生創業。我校對創業學生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在我校創業孵化基地創辦公司的同學都無需繳納房租金,甚至許多辦公設備都是由我校提供的。
然而,學生創業絕非易事,他們經常會面臨強大的挑戰。這些挑戰首先來自于自身。由于大學生們的社會閱歷、專業能力以及經營能力、資金籌措能力有限,創業往往缺乏持久性。其次,創業者在校期間的身份還是學生,他們需要修完學校規定的學習任務。邊學習邊創業,任務繁重,他們的壓力不僅來自體力,同時還有精神上的。再次,我校雖然在考試、考分等方面采取措施,適當照顧這些創業的學生,但畢竟仍然是以課堂教育為主,學生因此要分出很多精力和時間參加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這使得他們在時間、專業學習和身體健康管理方面都要兼顧。
二、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對策研究
(一)注重素質培養
創業教育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作為一名創業者,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有膽有識,有創新精神,還要有社會責任心和足夠的風險意識。另外,相關的法律、社會和商務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作為高校,必須研究大學生創業中的這些能力,并把對這些能力的習得作為大學創業教育重要一環,使學生從中受益。
1.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及科學規劃
認識自我,對于年輕人來說,是不容易實現的。尤其是未出校門或者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對社會以及對自己的認識都還非常有限。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敢于溝通,善于溝通,多與前輩交流,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小目標”,通過確定和實現這些小目標,一步步地踏上自己的創業生涯。
2.培養學生的談判能力
創業的學生有大量的場合需要進行談判,開拓市場、購進原料、市場調研等等,都需要學生有應對談判的經驗和能力。而談判對創業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較高的文化素養、判別是非能力等。要想贏得談判,必須要有很強的談判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在設置與談判相關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相關的教學和培訓。商學院的實訓課程設計了模擬談判訓練的相關內容,這對于學生來說,無論是創業還是找工作,都有助于提高其其實戰能力。
(二)改進人才培養方案,適應創業教育
1.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設計
基于以上分析,也為了與創新教育緊密配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和創新。
首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與實行應遵循以下原則:
(1)要強化學科交叉。
(2)強化創業教育。
(3)強化實踐教學。
(4)加強創業的實踐教學,并使之貫穿于學生的整個教育階段
2.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課程體系設置
我國大學的創業教育目前還處于上升階段,對課程的開發和設計不夠成熟。因此,在培養方案的設計上,各學期都要適當考慮與創業教育的結合。具體表現在以下三點:
(1)實現融入創新體系的培養方案設計,適度打破課程間的壁壘,讓創新教育與各專業、基礎課程融會貫通。
(2)開設能夠提供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的課程。這些課程可以說必修課,也可以說選修課,總之是從創業所需的思維方式、基本素養和能力等方面使其有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3)培養體系的建立要注重學生的個性需求,開展個性化教學。
3.創建與創業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教育體系
教學課程體系要強調強化實踐教學的原則,構建課內外相結合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體系。
(1)學校開設的必修課當中,要有創業相關的課程。讓學生通過系統學習來掌握創業知識與技能,提高其創業方面的素養。
(2)在課堂教學的形式上可靈活多樣,課內課外相結合,不拘一格。
(3)探究并最終形成一套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實踐性強的創業教育體系。
(三)加強校企合作,探索新型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教育需要順應社會的發展,培養的人才不僅需要有專業知識,也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我校屬民營地方學校,更要立足地方,結合自身優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這是我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中之重。
(四)關于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眾多研究表明,我國高校學生創業意向雖然逐漸增強,但實際的成功率并不高,這與師資力量的不足是分不開的。從事創業教育的老師缺乏相應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學校也沒有提供好的培訓機會。對此的應對是:
1.培育并不斷擴大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主要有:
①加大教研和學術方面的研究,講創業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機融合,創建科學而可行的創業教育體系;
②探索與專業相符的創業機遇,激勵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合作;
③師生共同從事創業實踐活動,共同進步。
2.拓寬師資培訓渠道
為教師創造更多的培訓機會。如國內外的研修、參加各地舉辦的創業教育研討會、參加學術界的溝通會議等。
三、結語
創業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必由之路,需要高校與社會協同創建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機制,共同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良好環境。
創業教育會培養一批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他們會以新的姿態、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強化實踐訓練,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