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土地權益保障政策執行偏差研究

2017-11-06 08:47:42韋彩玲
理論月刊 2017年10期
關鍵詞:基層

□韋彩玲

(廣西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城鎮化背景下農民土地權益保障政策執行偏差研究

□韋彩玲

(廣西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農民土地權益保障根植于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從公共政策層面出臺了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系列政策,但這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產生了偏差,表現為:征地補償分配政策的“主觀偏差式執行”、征地過程中政策的“規避式執行”、農地流轉政策的“象征式執行”。要推進農村土地改革和新型城鎮化,既要關注農民土地權益保障政策執行偏差的表現,認真及時糾偏,也要不斷提升政策的執行力。

農民;土地權益;政策執行;偏差

農民土地權益保障問題根植于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2002年新修訂的《農業法》增加了“農民權益保護”,2005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上強調征地補償安置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維護農民在土地承包經營和流轉方面的權益。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保障農民在土地收益分配中的權益。我國對農民群體的土地權益的保障政策散見于土地制度、法律條文、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紅頭文件”中。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國家更是從公共政策層面出臺了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系列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的執行偏差問題日益凸顯,無法最大化實現政策的預期目標。本文主要圍繞這一問題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以更好實現政策目標,切實促進農民土地權益的保障。

1 征地補償政策的“主觀偏差式執行”

政策執行主觀偏差主要是指政策執行主體為了追逐自身利益而沒有有效地實施政策,導致政策預期目標落空。按照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1]然而在實際的政策執行過程中,征地補償費這塊大“蛋糕”吸引了各政策相關主體,部分地方在征地補償費用的分配上,市縣鄉政府先截留一部分,村集體再克扣一部分,最后給農民的常常是所剩無幾。政府“經濟人”特性導致基層政府在涉及經濟利益的土地補償分配政策執行中出現主觀偏差行為,吞噬了大部分征地補償款。“如果土地征收后出讓獲取的土地收益主要用來補償失地農民,征地補償費應該占到土地收益總額的68.6%,”[2]但是在實際分配中“農民只獲得5%-10%的土地收益,村集體占25%-30%,基層政府占60%-70%。”[3]一些地方政府憑借行政權力在利益分配中居于主導地位,侵犯了農民的合法的土地利益。村干部常常成為基層政府部門的“代理人”,為完成政府的“任務”而“努力”,村官私分、挪用、浪費集體財產現象常有發生。

由此可見,征地補償分配政策執行的主觀偏差主要表現在基層政府和村集體組織因追逐私利而對農民征地補償款的“蠶食”。博弈是政策執行中政策各主體為實現政策目標而進行的說服、協商或妥協等活動。征地補償款分配過程中,各政策相關主體勢必在利益角逐中產生沖突和競爭,這一過程可視為動態博弈過程。基于此,以現行征地制度為背景,構建地方政府與農民雙方在征地補償費用分配中的博弈模型。為更好地分析,先提出假設。

假設1:在實際的征地過程中,存在多元主體,為了更深入地分析,假設征地的主體僅有基層政府和農民群體,且兩者存在相關的利益沖突。

假設2:信息不對稱。基層政府是征地政策的主要執行者,擁有的信息更全面。被征地農民因自身的弱勢地位難以充分了解各種信息,在整個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都處于信息閉塞狀態。

假設3:按照政策規定,基層政府的相關部門負責制定補償標準,繼而發布公告,召開聽證會。基于此,假設基層政府在博弈中是最先提出方案的一方。

假設4:談判存在拖延成本。談判中的時間拖延過長,成本呈遞增趨勢。可設定簡單的折扣系數為δ1和δ2(n 為談判次數,0<δ<1 為確定值)。

1.1 征地補償分配博弈的局中人及其目標選擇

征地補償分配中的“局中人”包括:中央政府(征地補償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地方政府(征地補償分配的具體執行者)、被征地的村集體組織與農民(征地補償受益者)、開發商(征地補償費的支付者)。他們之間的關系可用圖1來表示。

圖1:征地補償分配中各政策主體的博弈路徑

在我國現行的征地制度框架下,征地補償費分配博弈的參與主體是地方政府和農民(為了簡化分析,假定村委會是代表農民個體的利益的)。作為理性經濟人,他們都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農民的目標函數是可能高的補償標準。基層政府則是盡可能的低價且快速地征收農民的土地。在此過程中某些政府官員因為“政績”可能獲得晉升及合法甚至非法收入。

1.2 征地補償分配的零和博弈分析

在前文假定條件的基礎上建立了征地補償博弈模型。

參與人主要有政府和農民。

參與人提出方案順序。在0,2,4……偶數期,基層政府提出方案,農民有兩種選擇即接受或拒絕;在1,3,5……奇數期,農民提出方案,政府也有兩種選擇,接受或拒絕。

參與人博弈。本文將征地補償費標準化為1。令S=[0,1]。 分配方案(S,t)表示在 t期政府獲得 S,農民則獲得1-S。提議一方可提出方案,另一方須作出選擇。

參與人的收益。雙方談判在第t期達成一致,則雙方獲得的份額是(S,1-S)。考慮折扣系數,政府獲得的征地補償為 δtS,農民的則為 δt(1-S)。

圖2: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的博弈

在征地補償分配過程中,農民與政府之間的博弈是有限完美信息博弈,因此可用逆向歸納法推導。在博弈的第三回合中,基層政府會根據可能達到的利益極限值來報價,農戶只有接受。這樣在第三回合的博弈時,基層政府的收益是 δ2S2,農民的則是 δ2(1-S2)。

從第三回合反推第二回合,農戶心里清楚,如果雙方的對峙持續到第三回合,政府將出方案為S2,自己則是δ2(1-S2)。那么在第二回合中既可以讓基層政府能夠接受又能實現農戶群體利益最大化的S1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政府收益δS1=δ2S2。這樣一來,第二回合中農戶的收益則為δ-δ2S2。將第二回合中農戶的收益δδ2S2與第三回合中農戶的收益δ2(1-S2)進行比較,因為0<δ<1,所以第二回合中農戶的收益稍大于第三回合,這也是農戶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額。

δ=0.5 為臨界值,即當 δ=0.5 時,δ-δ2有最大值 0.25;

當 0<δ<0.5 時,δ 越大,δ-δ2也越大;

當 0.5<δ<1 時,δ 越大,δ-δ2越小;

當 δ=0 或 δ=1 時,δ-δ2=0。

因此,當0<δ<0.5時,δ越大,農戶所得與政府收益呈反比例關系;當0.5<δ<1時,δ越大,農戶所得與政府收益亦呈反比例關系。當談判無限持久時δ=1,政府獲得全部收益,農戶收益為0。

綜上所述,征地補償分配中,政府與農民的所得收益呈此漲彼消的態勢,兩者的博弈過程是典型的零和博弈。農民與政府就征地補償問題展開的博弈過程中,如果農戶認為征地補償太少而不接受,那么就要重新談判。為了讓農民接受,政府也許會稍微提高農民所獲得補償的比例。當農戶覺得政府的報價比較合理可以接受,或者農戶覺得政府已經不可能再提高報價只能接受,抑或農戶認為如果不接受有可能要付出更大成本時才不得不接受政府提出的補償比例時,博弈才終止。在這一博弈中,政府擁有公權力,在資源獲取和信息掌控中居于強勢地位,可以制定和實施有利于政府自身利益的政策。農民是分散的群體,組織化程度極低,本來還指望為農民代言的村委會卻又與基層政府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農民在博弈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兩者的博弈中雙方權力與地位極不對稱,博弈過程變得不再公平,繼而致使農民難以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基層政府在實現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時很難不會侵犯農民的合法利益。

合理的飲食對于控制患者的惡心嘔吐具有積極的作用,如平時應攝入足夠的蛋白、熱量、維生素、纖維素等,而在化療當日則改為清淡飲食,同時注意避免攝入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適當進食蔬菜、水果等,適當飲水,均有利于減少惡心嘔吐的發生。

2 征地過程中政策的“象征式執行”

政策“象征式執行”主要是指政策執行過程中,執行主體因主觀或客觀原因沒有嚴格按照政策文本的意志和精神認真執行,導致政策成了空架子,無法實現政策的預期效果[4]364。我國農村土地征用過程中,亦存在一些政策被象征執行的現象,導致農民的土地權益遭遇侵犯。

2.1 農村征地中農民參與程度較低

在某種程度上,公民參與就是執行者與目標群體相互調適的重要方式。公民參與若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環節被阻塞,政策執行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國征地過程中農民的參與程度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征地中農民的知情權被剝奪。199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增加了“征地公告程序”部分,緊接著國土資源部出臺了《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設置公告程序”的政策目的是讓農民通過公告能夠了解到此次征地的用途、范圍及補償標準等情況。一方面,農民認知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強化基層政府征地的透明度以達到監督的效果。然而在調研中發現,我國農村很多地方的征地,基層政府并沒有嚴格執行征地公告的程序,在征地實施前農民幾乎不知情。隨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土地被征用是不可避免的,農民是農村土地權益的重要主體,征地應得到農民群體充分意志的同意,但現實中農民根本沒有土地征用的發言權,實際是“被城鎮化”了。

二是征地中農民參與權被限制。《土地管理法》規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實際上,農民根本沒有機會以獨立權利主體身份與基層政府面對面地就征地范圍、征地補償等重要細節進行協商談判,能夠進行談判的是“代表農民利益”的村干部,由于基層政府與村民委員會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被征地農民的利益,農民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這都是令人質疑的問題。同時,不少基層政府反映,征地聽證程序沒有具體的文件指導,操作性較低,并且擔心開展聽證會增加征地難度,影響征地進度,因此,農村征地過程中從未啟動過聽證程序。

表1:征地決策過程中農民參與情況

表1數據顯示,19.5%的人 “征地前根本不知道”,32.6%的人“征地前僅得到通知”。24.2%的人“政府說的算,農民根本沒有發言權”。不管是根本不知道征地或是僅得到通知還是沒有發言權,這些情況都說明征地中農民連最基本的知情權都沒有得到保障,而這部分人占總數的76.3%。而“在補償金額的多少上征詢農民意見”和“就補償問題召開聽證會”才能表征農民的參與權,但這部分人僅占23.7%。由此可見,征地中農民既無談判資格,又無聽證機會,農民的訴求無法達到征地執行者層面,政策執行者與目標群體無法就政策目標進行調試互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政策執行的效果。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還會造成地方政府的征地行為缺乏最有力的監督,容易導致政府征地行為缺乏規范性和進行暗箱操作,繼而加大了農民權益遭遇侵犯的可能性。

基層政府和農民都是經濟人,在征地政策執行過程中,他們都想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主體的利益勢必影響著政策的有效執行,尤其在征地補償環節,作為政策執行主體的基層政府單方面進行決策,很容易造成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產生沖突,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致使征地執行受阻。

為了更深入地探究,把征地過程中農民的參與情況在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進行比較。農民的參與程度有五種情況,主要為:(1)征地前農民根本不知情;(2)征地前僅得到通知;(3)政府說的算,農民根本沒有發言權;(4)在補償金額的多少上征詢農民意見;(5)就補償問題召開聽證會。如果從參與程度的高低來看,這5個選項基本呈遞增趨勢,可把它們當作連續變量。以不同地區為自變量,參與程度為因變量,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得到F=34.673,P=0.000<0.01。這說明征地中農民的參與程度在不同地區間存在顯著性差異。東部、中部和西部農民參與程度的平均值分別為2.2962、2.7143、2.7931,表4是對不同地區的兩兩比較分析,結果P=0.000<0.01,說明東部和中部、東部和西部的農民參與程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從均值差異可知中部和西部的農民參與程度均比東部高,從側面反映出,相比東部地區的被征地農民而言,中部和西部的農民在征地過程中可能更有機會爭取和維護自身的土地權益,他們的權益遭遇侵犯的程度和可能性相對較小。

表2:征地過程中農民的參與情況

表3:不同地區征地中農民參與情況的方差分析

表4:征地中農民參與程度的不同地區比較情況

2.2 征地安置手段單一

城鎮化過程必然會產生更多的農村土地被征用,土地征用就會出現失地農民,解決失地農民問題離不開征地安置,這是政府需要解決的征地問題之一。在計劃經濟時代,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被征地農民安置問題,通過“以土地換就業”方式使得被征地農民由農民轉變為工人,從而解決了他們的生存、就業和養老等問題。市場經濟時代,傳統的安置失地農民的方式幾乎已失效。我國相關政策規定,對被征地農民的安置可實行貨幣補償、就業安置、住房安置、劃地安置、建立社會保障等形式。調研中發現,政策執行中,對失地農民的安置,基層政府青睞于一次性的貨幣安置方式,但是,此種安置方式會帶來失地農民后續生活和發展的隱患。“若干年后失地農民的生活無保障”是農民最擔心的問題,如表5所示,31.9%的人擔心征地后的生活保障問題,如何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地方政府應以保障農民權益為宗旨,在政策執行中結合實際情況,豐富征地安置方式。政策執行的方式和手段應隨著執行客體需求的改變而作出適當的調整,貨幣補償這種單一的安置方式只解近憂,難以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被征地農民,一旦補償金用完,基本生活都無法保障,如果生病的話,生活會更加艱難。

表5:征地中最大的問題

征地執行者需要了解被征地農民需求的補償安置方式,才能做到既能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又能順利推進征地進程。把補償安置形式作為因變量,分為兩大類非現金(編碼為1)和現金(編碼為0),并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得到Chi-square=677,Nagelkerke R Square=0.181,P=0.000<0.01。表 6 的結果表明,預測愿意現金補償方式的準確率為44.7%,預測愿意非現金補償方式的準確率為84.9%,從總的情況來看,模型預測準確率為69.6%。從表7可以看出,女性選擇非現金補償的傾向是男性的1.2倍;年收入在4-6萬的人選擇非現金補償的傾向是年收入低于4萬和高于6萬的人的1.3倍,而年收入在7萬以上的人則更傾向于選擇現金收入;年齡在41-50歲的人選擇非現金補償的傾向是其他年齡段的人的1.4倍,年齡在51歲以上的人選擇非現金補償的傾向是其他年齡段的人的1.2倍;專科學歷及以上的人選擇非現金補償的傾向是其他學歷的人的1.1倍。所以,從人口的基本變量來看,女性比男性更愿意非現金補償方式;中等收入水平的人比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的人更愿意非現金補償方式;高學歷的人比低學歷的人更愿意非現金補償方式。從地區來看,相對東部和西部地區而言,中部地區的人更愿望選擇現金補償方式;同時,征地補償標準是否統一會影響當地人們選擇補償方式,如果當地征地補償存在同地不同價現象,人們則傾向于非現金補償方式,反之也成立。從農戶的類型來看,種糧大戶、多樣化經營的農戶、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戶以及家里承包地較少的農戶更愿意現金補償,亦即不以耕地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農民更愿意現金補償方式。從征地的整個過程來看,農民在征地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與選擇征地補償方式有關,參與程度越高的農戶越是愿意選擇非現金補償方式。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方式存在多樣化,基層政府在實施征地補償時需要根據被征地農民的需求、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探索多樣化的補償安置方式,不能“一刀切”,這有利于提高政策執行的效果。

表6:模型預測值和實際觀測值的交互表

表7:二元Logistic回歸的自變量的回歸系數及檢驗情況

3 農地流轉政策的“規避式執行”

隨著全國各地農地流轉進程的推進,農戶之間的土地流轉出現利益糾紛的情況較少,但是行政力量介入的土地流轉執行過程中出現執行偏差的情況較為突出,嚴重侵犯了農民土地權益。

3.1農地流轉價格偏低且收益分配不合理

我國在政策層面上規定了農民具備合法的土地收益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也規定了農民的土地使用權為用益物權。但是,在實際的農地流轉過程中,農民土地流轉收益權經常遭遇侵害。通過調研和相關報道發現,全國各地高價格流轉少,低價格流轉多。比如,“湖北孝感‘龍崗模式’中合作社對農民采取收入保底、盈余分紅的‘360+X’模式,即入股農民每年每畝可從合作社獲得180公斤中秈稻谷的固定收益,另外利潤部分按股分紅。”[5]“湖南省某村集中流轉耕地1484畝,農戶每畝獲得550—640元;寧鄉縣某村將1萬余畝土地入股合作社,公司以每年300公斤稻谷(按市場價折算為現金)為流轉費付給合作社,合作社再按照土地股份給農民分紅。”[6]“江蘇省某村流轉800畝農民承包地(15 年),每畝土地的年租金為 700 元。 ”[7]如果只是將租金與農民現在的種糧效益相比較,無疑這一價位的土地流轉價格還是劃算的。但如果將之與土地實際價值和升值空間進行對比,這一流轉價格(現實中農民難以分享到按股分紅)確實偏低,尤其是那些中長期(15年以上)的土地流轉,這樣的流轉價格沒有考慮通貨膨脹和土地增值因素,農民的土地收益受到嚴重損害。土地流轉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地流轉價格缺乏市場機制進行調節。由于信息不對稱和農民能力有限,基層政府往往利用行政權力幕后操縱農地流轉。一些鄉鎮政府或村干部出于“政績”考慮,利用農民的無組織化和“搭便車”心理,在不征求農民的意見的情況下,不顧農民利益以較低的價格與企業簽訂合同,強制把集體土地流轉給企業,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土地利益。

土地流轉收益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村集體組織、農民之間的收益分配中,農民所占比例較小。調研中發現,絕大部分的農村土地流轉,向農民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村干部或當地基層政府部門,他們既負責組織土地流轉協商談判事宜,如出現糾紛,又負責調解。正是由于他們在土地流轉中的特殊角色,基于所謂的“政績”和個人私利,為了引資入農就會偏袒企業的利益,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促成土地流轉。另一方面是基層政府、集體組織與農民爭利。調研中發現,農村集體出租土地的收益分配中,與集體組織相比,農民所占比例較小。究其原因,是村民委員會把本村的屬于集體所有的機動地、村組未利用土地當作是村民委員會成員自己的土地,于是不與農民協商就擅自出租,獲取的收益由村民委員會成員擁有。

表8:土地流轉中的信息提供情況

3.2 土地流轉不規范

很多地方的農村土地流轉操作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土地流轉的啟動不規范,比如強制推行、沒有合同、暗箱操作等。我國在政策層面上賦予了農民對土地流轉的自主決定權。調查中發現,目前部分農戶對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存在一些擔心,對這種土地流轉方式不是很支持,如表9所示,58%的人覺得“有些必要”,16.5%的人覺得“沒有必要”。這確實給土地流轉帶來了一些困擾。然而現實中存在一些村集體或者基層政府強制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的現象,這實際上嚴重侵犯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在調查“您所在地,企業一般通過什么方式取得農村集體土地”的問題時,如表11所示,53.4%的個案存在企業只與村干部或當地政府協商,這完全侵犯了農民在土地流轉過程中的決策權。媒體也報道了一些這樣的情況,如“安徽省某鎮基層政府與企業在未經農民同意和無租地合同的情況下,強制租用3000多畝土地。”[8]“蘇南某市某鎮以毛紡為主業的‘陽光集團’,以每畝地年租金550元租用農民土地7089畝進行高檔花卉苗木經營,租期高達50年,其中耕地6000多畝,占全鎮可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9]國家雖然積極鼓勵工商資本下鄉,對農業資源進行整合促進農業現代化,但國家政策也明文規定,不鼓勵工商企業長期大面積占用農地。然而現實中,政策在執行層面被扭曲了。工商企業之所以能順利得到農民的土地,歸功于基層政府和一些村干部的“鼎力”支持,他們利用行政權力強制土地流轉,并堂而皇之稱之為農業現代化的需要。此外,很多地方的土地流轉手續不規范,如表10所示,土地流轉中,41.9%的個案沒有簽訂正式有效的合同。這樣容易導致土地流轉糾紛,不利于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

表9:對土地流轉必要性認識的情況

表10:土地流轉簽訂合同情況

表11:企業取得農村集體土地的方式

3.3 農地流轉存在隱蔽性的農地非農化

在土地流轉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是重要的一種模式。在這一流轉模式的實踐中,“土地入股后,決定土地用途的往往是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是企業的天性,一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存在強烈的將農用地用于非農建設項目的動機,以謀求‘農轉非’所帶來的超額利潤。其表現手法一般是借合作社之名規避法律,將大量已流轉的土地開發為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鄉村酒店等,農用土地轉為非農用地,導致耕地的‘非糧化’和‘非農化’,農地嚴重流失。 ”[10]近些年來,我國農業用地與建設用地的相對比重呈持續下降的態勢,這可能與農業用地大規模非農化有較大的關系。

“入股農民成為‘農轉非’的被動接受者。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既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又扮演參與者的角色,這必然使得地方政府在管理權限和經濟利益方面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強烈的利益驅動往往使政府的權能發生改變。”[11]“為了吸引企業參與土地流轉,一些地方政府不僅對企業改變土地用途行為視而不見,甚至還規定企業接受流轉的土地達到一定規模后可把一部分耕地改為建設用地。土地流轉過程中,政府應該為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提供制度保障,以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提供正常的運行環境,”[12]而不應該是公共服務提供職能嚴重異化的角色扮演者。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

[2]葉美霞,韓文軍.農村土地征收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失衡探討[J].現代經濟探討,2010(8):60-63.

[3]霍有光,沈紅梅.利益博弈視域下農村征地沖突與化解路徑[J].農村經濟,2015(9):3-8.

[4]寧騷.公共政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李劍軍,楊偉鳴,陸新剛,李建華.“龍崗模式”:整村土地流轉新探索[N].湖北日報,2011-05-02(01).

[6][7]覃建芹.基于土地制度改革的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增收研究[J].管理現代化,2011(1):41-43.

[8]覃建芹.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的農民權益保護研究[J].農業經濟,2010(6):68-70.

[9]甘庭宇.土地使用權流轉中的農民利益保障[J].農村經濟,2006(5):29-32.

[10][11][12]傅廣宛,韋彩玲.農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潛在問題及對策: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為研究對象[J].學習與實踐,2012(8):37-41.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0.030

F311

A

1004-0544(2017)10-0163-07

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GXNSFBA139183)。

韋彩玲(1983-),女,廣西來賓人,管理學博士,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①文中數據分析的原始數據由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農民權益保障政策研究》(08ASH002)提供。

責任編輯 楊 幸

猜你喜歡
基層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0
一句“按規定辦”,基層很為難
當代陜西(2021年8期)2021-07-21 08:31:42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6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20年2期)2020-07-27 02:47:54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4
“基層減負年”
當代陜西(2019年6期)2019-11-17 04:27:38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19年6期)2019-10-08 08:55:50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當代陜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4:10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19年3期)2019-07-13 05:41:48
基層在線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0: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私拍在线爆乳| 国产精品粉嫩| 国产二级毛片|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www亚洲天堂|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视频 第一页|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人妻21p大胆| 91成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网|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熟女视频91|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2区|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www.youjizz.com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91线观看| 综合五月天网| 欧美高清日韩|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午夜|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久久伊人操|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熟妇丰满人妻|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品3p视频| 91无码网站|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欧美不卡二区|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毛片免费在线|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日韩视频福利| 亚洲男人天堂2018| 欧美精品v| 91在线播放国产| 色九九视频| 无码内射在线|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