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春娥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也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越來越重要,我國的素質教育也更加重視英語的學習。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體現了趣味性,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在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引入了游戲教學的理念,吸引了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基于小學英語游戲活動教學的設計原則,以構建優質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為目的,提出教學中游戲活動的設計策略,讓英語游戲教學更好地發展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游戲活動;課堂教學;設計
一、游戲活動設計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小學英語教學的游戲設計不同一般的游戲。一般的游戲設計更加注重于娛樂性,其目的也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玩家,而游戲教學是服務于教學的,是輔助小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而設計的,有著較強的教學目的性。因此,游戲的構建要具有目的性,不僅要達到愉悅學生身心的目的,還要達到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形成初步的語言運用能力。
2.趣味性原則
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點,玩心比較重,注意力、集中力等還不能夠很好地掌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教師首要的目的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課堂游戲活動的設計要具有趣味性,教師能夠借助游戲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的教學中來。
3.啟發性原則
英語課堂上的游戲教學并不是為了讓學生感覺到好玩,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多的希望還是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點,讓游戲不單單是游戲,能夠起到啟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因此,游戲活動的設計要具有啟發性。
4.全面發展的原則
新課改教育理念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正是素質教育的基礎階段,各方面的意識正在形成,處于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游戲活動的設計要具有全面發展的功能。此處的全面發展有兩重含義,一是要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等。二是游戲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游戲中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作用。同時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合作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英語教學課堂游戲活動的實施
1.游戲內容的設計
小學英語的學習雖然講究趣味性,所學習的知識也是基礎性的學習,但是這也并不代表游戲活動就能代替了課堂教學,課堂游戲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起的是輔助性的作用,而且現在小學課堂的安排,每節課只有40分鐘,教師不可能將所有的時間都花費在游戲上。因此,對于游戲的設計,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來選擇,游戲的內容要緊密聯系課本學習的內容,要考慮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的要求,不搞形式化的教學,嚴格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例如,對于最為基礎的26個英文字母的學習及大小寫的區分,教師可以通過讓每個學生佩戴一張字母圖片,讓小朋友去尋找帶有自己字母的大寫或小寫的小朋友,并且要找到與自己的字母相鄰的小朋友,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英文字母的辨認能力。
2.游戲規則的制訂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能力、思維意識等還比較弱,教師在制訂游戲規則時,要以學生為主,制訂的規則一定要簡單、清楚、明了,并且還要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試想,如果學生連游戲的規則都不清楚、不明白,又怎能很好地開展游戲,更勿論從中學習知識,實現教學目標了。所以,制訂簡單易懂的游戲規則,讓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游戲的玩法是游戲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師在制訂規則后可以先向學生做個示范,以便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游戲規則。
3.游戲過程的把控
小學英語課堂的游戲教學就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為主要目的之一,但也因此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出現混亂的現象。小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使得游戲的順利開展有較大的難度,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時具有較強的組織和駕馭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觀察全局,統籌安排每個學生的位置角色,引導學生有序開展游戲,將游戲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4.游戲結果的總結
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教學的側重點不在于游戲,在于教學二字,開展游戲只是英語教學的一種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途徑。因此,游戲結束后,游戲結果的總結、評價,課堂教學的反思才是我們開展游戲教學的目的。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及地對游戲的結果進行分析,評價每一位學生的游戲表現,總結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從游戲中可以獲得的啟示,用鼓勵性的語言來點評參與的學生,或者讓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總結,總之,一切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建軍.基于“迪克-凱瑞”教學設計模式的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設計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33):297-300.
[2]尤南.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4(30):54-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