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君
摘要:油畫創作作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創作形式,通過具有強烈表現力的筆觸、線條及色彩,來表達出一種極具想象力的藝術形象,長期以來深受業內外人士的喜愛。但是,如果在油畫創作的過程中,作者沒有將自身的生活體驗及想象力融入到油畫創作中,其作品在觀眾眼中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淪為色彩線條及創作技法的附庸。所以,為創作出具有藝術生命力的油畫,需要作者將自我情感與藝術加工實現有機結合,并且通過線條使用、色彩布局、選材創作等途徑,讓受眾感受到油畫作品中那股強烈的震撼力量,從而達到作者與受眾之間的跨越交流。
關鍵詞:油畫創作 自我情感 表達
中圖分類號:J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8-0043-02
藝術即是情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通過對外界不同事物的聯系和實際感觸,來獲得悲傷、快樂、歡喜等種種情感,甚至還會影響人的人生態度及處事觀念。一直以來,油畫以非凡的創作技巧及直觀的表現力,運用光暗、線條、空間、構圖等要素的合理搭配,以理性及逼真的藝術形象為重要載體,來體現創作者自身對生活、世界的觀察及體驗。而具有豐富且充沛情感體驗的油畫藝術作品,往往都意蘊著作者自身的情感寄托。所以,在油畫創作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手法注入情感價值,既能打動受眾自身,還能產生二者之間的情感共鳴。
一、油畫創作中自我情感表達的類型
(一)構圖方式的情感表達
油畫的創作離不開優秀的構圖方式變化。在整體的創作過程中,部分作者可以利用點、線、面之間的合理搭配,使整幅畫作體現出一種規律性的美感。但是不同的畫家的構圖思維必然會有所不同,這也與其自身的生活感悟經歷有關。不僅如此,在某些著名油畫作品中,每根線條的長短變化,以及局部色彩在整體空間中的分布,都能分別傳達出作者復雜的情感及獨特的思維。這一點,早在東晉顧愷之的《畫評》中就有所體現。
此外,通過對比列維坦的《弗拉基米爾》與《墓地上空》兩幅油畫作品,同樣都是水平直線構圖,雖然畫作中的色彩并非特別柔和,但憑借基本的空間分配方式,便可以讓觀眾一覽無余地感受到畫作中寧靜、安詳的情感體驗。另外,仔細觀察克里姆特的《吻》和魯本斯的《圣喬治與龍》,拋開畫作本身的其他的構圖元素,僅從垂直線條構圖的方式,便能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感及虛擬場景的緊張感。不僅如此,還有一些較為特殊的油畫創作,以不拘泥于傳統的構圖方式,來引起觀眾的注意力。比如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的《圣母圖》,該畫面采用了圓形的整體及彎曲的畫面構圖方式,畫面的左側是圣母,中間及右側則是圣子,通過不同人物之間的視線對視及安詳的面部表情,使作品表現出一種優美、圣潔的氣氛,同時也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二)油畫造型方面的情感表達
油畫的造型設計可以借助不同的點、線、面形式來豐富藝術形象,同樣也能使用不同的色彩、肌理、層次,在豐富受眾視覺感官的同時,給人一種直接或含蓄的情感渲染。另外,雖然近年來計算機數字圖像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油畫所帶來的形象體驗,但是,之所以油畫創作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便在于點、線、面的互動銜接,營造出類似于音樂作品的情感效果,使受眾在無聲的觀察中體會到創作者的主題思想。以“點”創作為例,在新印象主義油畫創作中,一部分創作者曾經運用簡單的點和筆墨,使畫面色彩的分布對比變得鮮明生動,而線條的變化,也會給受眾不同的情感變化。比如較為筆直且粗壯的線條可能會給受眾一種硬朗、堅不可摧的感覺;而將彎曲曲線和復雜的面塊進行組合,又會產生一種既規則又無序的沖突之感。在畢加索的油畫作品中,可以經常看到類似的創作手法。有趣的是,不同于傳統的油畫體驗方式,筆者曾在做過相關調查,發現這種所謂的“抽象”的繪畫技巧,很難能給人以一種固化的思維視角,更多的是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維情感體驗。
另外,隨著空間藝術概念在油畫創作技法上的應用,運用大小不一的畫面及透視的構圖方式,可以有效地在篇幅有限的畫布中,體現出近乎于無限的廣闊空間感。正如霍貝瑪的作品《村道》中所表現的那樣,使用水平構圖的方式體現出作者對恬靜的鄉間景色的追求,但小道兩旁的小樹通過縱向分布的方式,卻讓靜態的畫作給人一種望不到頭的動態觀感,一種置身于鄉間旅途的感覺油然而生。
(三)油畫色彩方面的情感表達
與其他繪畫方式不同的是,色彩作為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元素,成為油畫創作中表達自我情感的最佳手段。可以說,油畫色彩的變化及過渡,既能有效地引起觀眾的注意力,還能讓其在感同身受中與創作者達到心靈溝通的作用。縱觀實際油畫創作歷史,梵·高的畫作并不習慣于對色彩分配的刻意追求,而是運用色彩的濃艷變化及明暗差別,讓受眾體會到創作者內心對生活的熱愛及藝術上的狂熱追求。例如在《向日葵》中,藍色的背景與黃色的花朵之間形成了一目了然的對比,自上而下的色彩明暗對比,讓一朵簡單的向日葵生動地表達出梵·高對生命如陽光般的熱愛,雖然簡單但意蘊無窮。不僅如此,越簡單明了的色彩,越能表現出具有張力的情感張力,也正是如此,油畫才以一種獨特的情感優勢,成為畫家自我情感表達、抒發、擴張的最佳載體。
二、油畫創作中自我情感表達有效角度
(一)生活情感創作題材的選擇
油畫的創作需要畫師投入真實的感受,而這種感情主要來源于生活。所以,在油畫創作的前期選題過程中,需要創作者以日常生活或社會為靈感之源,通過長期的學習及凝練總結,使作者在生活的某個片段中迸發靈感的火花,從而融入到實際的油畫創作中,并且讓觀眾引發廣泛的聯想。
在羅中立的油畫作品《我的父親》中,其繪畫主題便是源于作者自身的感悟。在某年的除夕晚上,作者回到鄉下老家后,第一眼看見的便是那個被農活壓彎了腰、蹲在角落吧嗒吧嗒抽著老旱煙的老父,已經進城工作的作者內心瞬間充滿了愧疚、憐憫、憤懣等感情。于是,在創作了無數肖像畫的作者,第一次以自己老父親為主題,雖然該畫作的構圖及點線造型并非上上之選,但觀眾在看到《我的父親》后的第一眼,便能總這位普通的農村父親身上感受到濃濃的親切之感,這也是人文情感的最佳表達。
同樣,還有許多的著名畫家受自身成長及經歷環境的影響,在所創作的畫作中,經常能反映出一種“寫意”的詩情,從而彌補了油畫這種寫實題材的先天不足之處。比如說,在米勒的《扶鋤者》中,作者利用較暗的色調及硬朗的線條,描繪出一副真實的農田勞作場景。可以說,一個油畫作品是否能打動人心,關鍵在于作者在選題時能否融入真情實感。所以,在前期創作過程中,需要作者將自身的體驗合理的用技法來融入畫作中。
(二)情感素材的認知及構思創作
油畫之所以同攝影藝術存在差異,關鍵在于創作者會運用繪畫的手法將真實體驗進行藝術加工,表達出一種既真實又虛幻的效果,這也是油畫創作的價值所在。但是,從我國美術界當前的現狀來看,卻普遍存在一種“生活即是藝術”的錯誤理念,過于記錄生活的畫面,反而會造成一種庸俗的錯覺。因此,創作者在收集素材中,需要認真的去思考、去感悟、去體驗,通過二次構思創作的方式,使油畫變得與眾不同。
比如說,在《徐悲鴻夫人像》中,對于一位才華橫溢且感情豐富的大畫家,卻用一種看似簡單卻細膩無比的繪畫方式來為他的第二任夫人作畫。不同于一般的縱向水平構圖所體現出的硬朗風格,《徐悲鴻夫人像》以柔和的線條搭配特殊的構圖方式,不放過他夫人的每一處細節,哪怕在簡單的身體動作細節中,也要運用明亮的色彩色調,來表達一種特殊且深沉的愛意。
(三)藝術表現形式的情感融入
自油畫創作藝術誕生之時,便有無數的畫家向通過造型、構圖、色彩之外的層面。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界發現繪畫技法發展到極致,也難以同計算機數字圖像技術所比擬。在此背景下,在油畫創作中表現出畫家自身的情感體驗,可以在無形之中提升畫作的藝術價值,這也是后印象派大師所一直尊崇的原則。但是,同一般的美術作品來說,由于在形式上油畫同音樂、電影等形式相比具有先天不足,這就更需要創作者在創作中,著重去注重內心情感的表達,進而產生與受眾之間的內心情感共鳴。
三、結語
一幅油畫作品的好與壞除了受到繪畫技巧、繪畫風格等因素的影響之外,作者自身賦予作品的情感表達也是至關重要的。換句話說,一幅作品要想打動人,就必須具備充沛的情感,否則再多的技巧和風格都無從談起。因此,這就要求油畫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認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應用色彩、線條、造型等要素,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情感。只有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稱之為一個好的油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徐雪琪.論風景油畫創作中的情感表達[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2]吳美雙.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在油畫創作中的情感表達及其價值[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3]劉仁.試論油畫創作中的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7,(05):60.
[4]黨永田.試論油畫創作中的自我情感表達[J].藝術科技,2016,(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