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麗
【摘 要】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同時,這也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現狀,以及運用實踐強調對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培養學生運用實踐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運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9-0173-01
音樂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在傳統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將教學重心放在了培養學生音樂理論與專業知識掌握等方面,忽視了對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因此,為了提高我國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水平,培養優秀的創新性全能音樂人才,有必要對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與探究。
一、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現狀
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專業音樂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藝術的角度來講,音樂形象的產生過程即是音樂實踐與創新的過程。若是缺乏了運用實踐這一環節,對音樂的理解與感知將難以實現。隨著近幾年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音樂教育已經逐步從單一的傳統理論教學向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轉變。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本身教學理念比較傳統,或教學資源有限等因素,導致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對學生的運用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稍顯不足。
二、運用實踐對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運用實踐能力是音樂專業學生必備的,但是運用能力需要長時間培養。簡單來說,實踐是一個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于實際操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發揮其自主性與能動性,并實現專業知識與自身理解的結合。在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強調運用實踐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可以說,運用過程即是創新的過程。
(二)有助于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作為專業的音樂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還要有將理論知識進行轉化和展示的能力。[1]在日常學習中,大多數學生能夠迅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但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實現創新,是大多數學生比較缺乏的。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音樂表達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升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培養學生運用實踐能力的措施
(一)音樂教師提升自身教學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運用實踐能力,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必須有所改進與創新。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的提升,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只有教師與時俱進,認同實踐教學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才能有效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2]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運用實踐能力為重點,引導學生加強實踐運用意識。學生只有具備了實踐運用意識,才能提高課堂音樂教學的效率。此外,教師還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運用實踐教學效率,是目前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進行專業課程學習時,教師可立足日常生活,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采用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方式的采用,能夠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實踐的習慣,有助于長遠發展以及自身綜合實力的提升,增加職業競爭優勢。
(三)強調課外音樂實踐。課外音樂實踐是運用實踐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充分鍛煉學生運用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例如,高校可定期舉辦音樂類競賽活動、文藝匯演以及歌手大獎賽等,給予優秀學生一定的獎勵。同時,還可組織音樂專業學生參加社會音樂活動,在發展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重視對自身能動性的發揮,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最終提升實踐運用能力,促使自身音樂專業素養不斷提高。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音樂能力與素養,還應通過課堂理論教學與運用實踐教學的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以及運用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專業能力更強的創新型人才。通過音樂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充分發揮課外實踐教學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運用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珊,齊建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實踐運用能力探索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3,(19):229-230.
[2]王瑾.高校音樂教育改革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究[J].藝術教育,2015,(0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