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迅猛發展,旅游地產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然而,在一大波大干快上之后,有客流無住戶的窘境、有住宅無配套的尷尬,禁錮了旅游地產的發展,著名的海南爛尾樓、膠東空城等成為旅游地產的一道傷疤。
隨著特色小鎮熱潮的掀起,加之今年年初國務院首次將“旅游+”概念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旅游地產似乎找到了突破窘境的出路。除了“旅游+地產”之外,“旅游+商業”“旅游+文化”等新模式的衍生為旅游地產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阿那亞的紅極一時,華僑城、萬達城的遍地開花,仿佛為旅游地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傳統住宅開發面臨“天花板“危機的當下,旅游地產再次被業界給予厚望,在此方面的探索與嘗試也在不斷加強。
相信,在“旅游+”戰略的指引下,在“特色小鎮”熱炒的加持下,旅游地產終將迎來屬于它的“又一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