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寧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38-01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學理念之一,新時期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才能夠落實新課標,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進程。每一名當代教師都要把學生自主性的培養(yǎng)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
生物是高中階段的必修課,但是,由于生物知識比較枯燥、抽象性強,學生們認為生物學習比較深奧,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不高,自然不會主動進行生物知識的探究。隨著生物學科知識難度的增加,學生們生物學習的效率逐步降低,從而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充分參與生物教學活動,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究,才會使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逐漸提高。下面,筆者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實踐,就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yǎng)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1.使用“先學后教”教學策略,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先學后教"是新課改下的重要教學思想,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教師,要認真學習"先學后教"教學理念,把"先學后教"教學策略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當中。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及受到高考的壓力,教師注重的考試的分數(shù),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過分在意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通常是教師在講,學生只要聽教師講課,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記憶即可。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fā)揮,學生們處于教師的控制之下,思維得到了禁錮。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帶來了沖擊,新課改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倡"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從而切實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獲取知識,構建出知識網(wǎng)絡體系。
在"先學后教"模式下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裕的時間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梳理,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教師要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做好準備。在教師教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仍然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課堂教學的引領者和指揮者。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學習成果的展示,在學生展示之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進行點評和提煉總結。
通過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策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他們能夠自覺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在最大的限度上挖掘?qū)W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的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進行積極探究的動力。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探究新知識的渴望,并且把這種渴望付諸于實際行動當中。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并且使這種興趣能夠長久的保持下去。
在生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做好選擇,靈活、恰當?shù)倪\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2.1 實驗法。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自然學科,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出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在生物課堂上,教師枯燥、單調(diào)的講解讓學生感到乏味,并且在教師講解中學生們所獲取的是純粹的理論知識,不利于學生的理解,長期以往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實驗是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之一,在實驗中,學生們能夠獲取更多的感性認識,對教學內(nèi)容形成直觀上的印象,從而便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高中生愛動手,通過實驗教學更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參與性。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發(fā)揮好生物實驗的優(yōu)勢作用,通過實驗教學法的運用,讓學生產(chǎn)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在自主實踐和探究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增強生物學習的信心。
2.2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生物是一門和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在生物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把生物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一定能夠在更大的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把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水平、甚至親身經(jīng)歷中感受到更多的生物知識,讓學生在明白生物學習重要性的同時,認識到生物學習的方便性。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都能夠用生物知識進行解釋,因此,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身邊的實例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例如,為什么把熟香蕉和未成熟的蘋果放在一起能夠加快蘋果成熟的速度?蘋果放久了為什么會散發(fā)出酒香味?在劇烈運動之后,我們的手腳為什么會感到酸痛?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現(xiàn)象,但是大部分學生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在進行教學時,如果教師能夠通過這些生活實際引入課堂教學,一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在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的同時,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的方法多種多樣,在生物課堂上,教師要結合生物知識的特點,選擇有效的教學對策,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生物知識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到生物知識的學習之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前行,同時也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