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憲雪+惠峰
摘 要:自2008年開始恢復涉農中專教育招生以來,灌南縣農廣校根據全縣農業經濟形勢發展調整辦學思路,不斷拓展辦學渠道,擴大農村各專業的招生規模,招收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面向轉崗再就業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推進涉農中專學歷教育。實現并探索出了一條校企合作、校校聯合、部門合作的新路子,充分發揮農廣校中職教育牌子的作用,持續保留農業中專學生在校規模,保證學校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拓展 學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我校自2008年開辦涉農專業中專班以來,結合自身特點,準確把握繼續教育的新形勢、社會發展的脈絡,以地方經濟,市場需求為導向,理清發展思路,整合培訓資源,堅持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辦學模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辦學格局,堅持服務地方突出特色的原則,開展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教育培訓,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近幾年來,我校不斷創新合作方式,擴大生源渠道,加強與地方相關學校合作、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合作、加強與地方相關企業合作,形成合作平臺。極力推進涉農職業中專教育。實現并探索出了一條校企合作、校校聯合、部門合作的新路子,充分發揮農廣校中職教育牌子的作用,持續保留農業中專學生在校規模,保證學校持續、穩定發展。經過全體人員的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社會影響也不斷擴大,為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校校聯合,打造復合型人才
2009年是我校涉農中專招生轉型的重要一年。由于人們認識上的偏頗,再加上目前社會中普遍存在著鄙視職業教育思想,不能正確認識職業教育的地位,把職業教育當作“低等教育”,導致了我校生源萎縮。
為扭轉這種局面,擴大生源,拓展辦學渠道,我們秉持“整合資源、合力招生、規范招生”的招生理念,充分發揮行業作用,動員社會力量。根據經濟形勢發展需要。開始與灌南縣銀河計算機學校聯合,利用他們的辦學經驗,宣傳涉農專業招生政策,尤其是免學費政策和助學金政策,吸引不少在企業打工的青年學員,當年招生園藝專業學生114人。2015年我校與縣宏大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充分依托職業學校優勢教育資源和校外教學站點,明顯提高了招生規模和生源質量。該校常年從事職業技能培訓,在全縣各鄉鎮有招工宣傳網絡,通過他們的宣傳網絡宣傳“江蘇省涉農專業中等職業招生意見”,和現代農藝技術專業招生政策,實行彈性學制、“半農半讀” 靈活的辦學模式和畢業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的“雙證制”,即:畢業拿到成人中專畢業證書和職業技能鑒定證書,提升學生在市場經濟社會上的競爭力。另外,校校聯合還可以利用其他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專業的授課教師,走聯合辦學之路,有條件實施“訂單式”的辦學模式,走“招生——培訓——就業”的道路,甚至是入學即就業。只要有利于學生就業有利于滿足學生需求,就有利于吸引生源,有利于涉農中職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校企合作,打造應用人才
為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我校積極探索優化專業設置新路子,開拓辦學新領域。2010年起我校精心組織與農業園區高效農業及食用菌生產企業等用人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我校與連云港麗莎食用菌有限公司聯合招生,現代農藝技術專業中專班,2013年我校與縣農業園區連云港中昊農資有限公司和大慶食用菌有限公司聯合招生現代農藝技術專業中專班,學員大都來至企業管理崗位和生產車間的工人,他們需要掌握相關生產技術和職業技能,通過系統學習,學員不僅僅更新強化了專業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得到很大提升,重要的是學員能用學到的先進的生產管理知識以及創業理念、創業技巧和農產品市場營銷策略武裝自己,創業意識、品牌意識得到加強,這批學員在崗在位,有力地促進我縣工廠化食用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三、部門聯合,打造實用人才
為拓寬生源渠道, 2016年我校依托縣婦聯,利用縣、鄉、村婦聯網絡宣傳招生,此舉很大程度上挖掘了部分適齡女性學員的潛力,當年聯合招收現代農藝專業中專班100人。女性占了近一半人數,婦聯工作人員參與平時的教學管理,極大的調動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班級活力,提高了辦學效果,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市場,大力發展學員
最近幾年如火如荼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也使得我校發展了一批來自生產第一線的種養大戶、專合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農業企業等學員。這幾年,我校充分利用自己專業的資源優勢,圍繞我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重點在全縣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品牌農業等方面進行課程體系的設計,聘請大專院校知名教授專家來我校授課,特別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實效性和前瞻性,在新安鎮閘北等村建立了5個現場教學培訓基地,逐步建立品牌培訓項目。在我們精心組織的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通過融入“教、學、論、跟”的互動交流培訓方式,許多參加培訓的學員自覺自愿地加入到中專學校的課堂,他們渴望通過學習提高技能,結合自己所學的與以往積累的技術、經驗,將理論與實踐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提高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謀求更大的發展。
經過近10年的實踐探索,在省、市、縣農委的關心支持下,灌南縣農廣校與時俱進,取得了繼續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快速發展。2008年至2017年我校已畢業學生958人,現有在校生293人。為我縣農業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輸送了一大批技術型、技能型、技藝型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