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舟
三個月過去了,雨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打算,泥石流與洪水把云雪路毀得坑坑洼洼。坐在客車上的李本菊,又在想如何把雪山鎮(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的茶產品推向外面市場的事,而此刻,一陣胸悶悄然襲來,她急忙拿出隨身攜帶的藥,就著半瓶礦泉水吞下。隨著客車的巔簸,李本菊全身被汗水浸透,好在總算又熬過去了。
走訪中李本菊得知,一位叫王正國的年輕人剛學做茶葉生意就遇上困難,5噸多茶葉堆在家里賣不出去。李本菊便找到王正國本人,通過了解得知,小伙子是其實學做茶已經三年了,茶葉品質雖好,但不知道如何走出去,除了5噸多的青毛茶賣不出去,還有一些高檔的古樹茶,也等著買家。
當李本菊出現在王正國家中,讓王正國感到很意外,用他的話說叫第一個處級領導來到家里,而且就是沖著他賣不掉的茶而來。李本菊聽了王正國的介紹,認為王正國是個想做事的年輕人,在雪山鎮,王正國不是個案,在新平村、王家寨還是新文村,都有像王正國一樣的年輕人,要么大學畢業返鄉,要么外出打工多年歸來,都希望在家鄉創業,家鄉有優質的農副產品,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做,總也邁不出第一步。這些人需要有人指引與幫扶。此時,昆明市第十一屆茶博會開幕在即,李本菊于是聯系了茶博會,讓王正國參加了茶博會。然而,茶博會的展費比較高,讓一個農村才開始創業的年輕人出一大筆錢去見見世面是好事,但茶博會主辦方也不可能讓你免費參展。
李本菊親自找到茶博會負責人,把王正國的隋況作了詳細匯報,她覺得讓這樣的農村人參會,意義不在于賣掉多少茶葉,而將會成就一位貧困農村一個年輕人的夢想。主辦方聽完匯報后為李本菊的真情打動,用他們的話說,不是看在王正國做茶葉的份上,現在做茶葉的年輕人很多,而是看在一位扶貧工作隊員真誠幫人的面子上,他們甚至認為,李本菊的扶貧思想改變了他們的觀念,就沖這一點,主辦方同意王正國參加茶博會。至于費用,同意用王正國賣不出去的茶葉充抵,價格按市場價計。
王正國就要去昆明了,李本菊還不放心,就像父母不放心即將遠出的孩子一樣,給他交待了許多,比如如何在茶博會期間向其它茶企學習,如何認識客戶宣傳自己,如何講解雪山古樹茶,甚至是泡茶這樣的事,李本菊都親自示范給他。事實上,雪山古樹茶面積大,品質好,問題出在“養在深閨人未識”上。這里的每一棵古樹茶無公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雪山古樹茶獨特的自然品質。功夫不負有心人,茶博會期間,王正國的庫存銷售完了,還與外商訂了幾萬元的購銷合同。
通過這個案例,讓李本菊想到,扶貧只有找準點,才能獲得全勝,她結合自己茶葉行業的工作職責,決定做茶的扶貧文章,讓茶給脫貧帶來原動力。為此,在李本菊的建議下,由雪山鎮工會聯合會具體負責,以合作社定點幫扶雪山政府兜底戶的方式,針對雪山鎮政府217戶兜底戶發起眾籌,由中國茶業交易組委會、云南省臨滄市茶業協會監制,鳳雪古茶坊和勐庫東西半山合作社特制作一款520克的雪山古樹扶貧愛心茶順利誕生,每片售價299元。本著“喝一片茶,獻一份愛”的精神,每售一片愛心茶,為兜底戶籌集100元的理念,自2016年7月28日在輕松籌平臺發起眾籌以來,先后在線上、線下拉開了愛心眾籌的帷幕。說起這些,李本菊說,這事險些擱止了,動議時有人就反對,怕她的做法不合規,還勸她扶貧還是按政策辦事,但她堅定地認為,這怕那怕什么事也做不了,扶貧不能等靠要,這既是對貧困戶的要求,也是對扶貧工作的要求,等靠要只會讓扶貧工作陷入被動,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加快脫貧的腳步,最終打贏扶貧這一重要的戰役。
截止2017年2月28日,線上線下共售愛心茶1700片,為兜底戶籌集扶貧資金170092元。眾籌款項三分之二由合作社發放給采茶、制茶的貧困戶,另外三分之一將作為愛心善款用以幫扶雪山鎮政府兜底特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铐椨煽h紅十字會建立專戶進行監管,鎮政府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申請撥付使用。目前已申報部分資金為2016年74戶政府兜底戶添置了一張床、一張棉被、一套衣服、一口電飯鍋、一個大盆,為他們配齊生活用具,同時送去了一些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使他們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為了讓愛心茶遇上愛心人,李本菊受鳳慶縣委所托,從雪山鎮走進云南大學校園,以“浴不夠的陽光,揮不去的鄉愁”為開篇,在云南大學開展“掛包幫”愛心茶推介會。會后,義賣活動在學校楠苑和梓苑舉行,愛心茶吸引了很多師生前來了解和購買,為扶貧工作獻出了愛心?;顒庸餐平椤把┥焦艠洹薄胺鲐殣坌牟琛薄肮彭嵮┥健薄昂椭C家園”4款扶貧愛心茶,受到歡迎。
為保證茶品質量,李本菊要求茶企在選料、制作加工等方面高度重視,確保愛心人購到的茶品質量與口感俱佳。為此,她親自查看廠房,選定原料,不論是萎凋殺青還是手工揉捻,她都進行監督,以專業的技術進行指導,最后出品的愛心茶品質上乘,葉底肥碩潤澤,湯色金黃透亮,入口柔和,茶湯軟滑不掛喉。那些天,李本菊心中想的是茶,每售出一片,她都會用文字將心中的喜悅記錄下來,為自己加油,對愛心人感謝。為加大銷售力度,李本菊親自編寫了《古樹茶里的愛》和《喝一片茶獻一份愛》等PPT放在宣傳平臺上。
得益于李本菊的關心,王正國的茶業經營也因此提高到一個高度,一些香港、廣州、上??蜕滩晦o辛苦來到雪山,與王正國簽下了一單又一單茶葉買賣活動。王正國更對自己的茶葉生產充滿了信心,現在已分別在新平、王家寨等村開辦了三個茶葉初制加工廠。李本菊每次去新平等村,都會擇出時間去王正國的初制所看看,她感謝自己的堅持,終于讓茶葉扶貧走出了一條路來。接著,李本菊又為王正國的茶葉注冊了“鳳雪”商標,讓農產品下得了山,進得了城做出了貢獻。
每次到縣上開會,李本菊都會有意接觸一些茶企,不遺余力推介雪山鎮的優質茶資源。經過她苦口婆心地推介,鳳慶知名茶企蒲門茶業公司經過實地考察,終是愛上了雪山新化兩千多畝古茶園,已簽訂相關協議,并著手建廠。鳳慶因了那棵比商紂王年長近100歲,比孔子年長近700歲,比秦始皇年長近1000歲的古茶樹而名聲在外,也因為一條蜿蜒于明清的茶馬古道“順下線”讓鳳慶的茶賺足了世人的眼球,但雪山新化的古茶還是第一次讓年輕的蒲門茶人喜歡,董事長楊家全一有空總要帶上員工,離開車馬喧囂的市井,分享一片藏在深山人未識的茶葉,該有的清芬與故事。人的雙手無法伸進古茶的年輪,但可以感知每一片芽葉上的歲月流逝。
李本菊比誰都高興,因為她清楚,接下來的茶農增加收入就會成為現實。是的,農殘超標,摻雜使假,一度讓茶市愛傷嚴重,人們不得不對茶持有必要的警覺與戒備,但鳳慶新化新平的古茶園,完全有理直氣壯的理由讓愛茶的你停下來。也正是這樣,華南農業大學的茶學專家陳文品先生才會從遠方趕來,就茶企的發展與蒲門達成合作協議。每次到茶企,李本菊先要看生產環境,再談茶文化建設,一片茶賦予了文化,才能走得更遠。
雪山的每一片茶葉,都帶著茶農手掌心里的溫度。李本菊經常告訴雪山的茶企,做這樣的茶需要愛心。這愛可以理解為對茶的敬重,也可以理解為對仍然處于貧困之中的茶農一份愛心。也許這正是李本菊帶領下新推出一款扶貧茶的緣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