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輝 馬承恩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探索與思考:
——以恩施市屯堡鄉為例
葉輝 馬承恩
電子商務進農村已成為農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商貿流通、帶動創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依托生態優勢和“世界硒都”品牌,探索“互聯網+生態農業”電商模式,不斷延伸農村主導特色產業鏈條,全鄉農村電子商務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屯堡鄉作為恩施市電子商務進農村鄉鎮試點,把電商產業發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謀劃,高標準部署、高強度推進。目前,屯堡鄉注冊有各類電子商務企業、服務企業30余家,網店、微商50余家。電子商務就業創業氛圍濃厚,直接解決就業崗位285個,間接帶動就業崗位3200個,輻射帶動本地貧困戶就業1800余戶。
(一)電商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一是銷售產值不斷增加。以花枝山茶業、凱迪克茶業、晨光茶業、大方農業等為代表的農業企業,組建專門電商團隊,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1號店等多家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網店,各企業網絡年均銷售額達1000萬元以上,占銷售產值的10%以上。二是電商覆蓋更加廣泛。電商進農村深入推進,屯堡鄉大量涉農企業通過第三方平臺拓寬銷售渠道,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網絡。雨龍茶廠、花枝茶廠等過互聯網、QQ群、微信等第三方平臺與游客進行點對點式交易,年均銷售收入近1200萬元。雨龍茶廠老板個人粉絲已突破8000人,通過電商平臺帶動周邊120多戶農民致富。三是移動社交電商快速發展。微博、微信、QQ、電話等移動社交應用因其便利高效、操作簡單,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依托,據統計,全鄉90%以上的茶葉加工企業都使用過微信、QQ、微博等網絡銷售渠道。
(二)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加速。推動農村特色產業與電商融合發展,推動農村產業升級。一是打造“電商+生態農業”模式。把握“互聯網+”提供的發展機遇,立足屯堡鄉“特色、綠色、生態”優勢,確立“質量立農、改革強農、電商活農”的思路,大力生產富硒茶葉、板栗、核桃、獼猴桃等農副產品,并通過網絡平臺開拓銷售市場,不斷提升農產業附加值。二探索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將電子商務進村入戶,通過代銷模式、訂單模式、自銷模式、創業模式等模式,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推進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有效解決了山區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三)電商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一是強化政策扶持。根據《恩施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十條意見》、“五個十條”等政策文件,制定《屯堡鄉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扶持和獎勵暫行辦法》,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扶持和獎勵力度。二是強化人才培養。定期舉辦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會,培訓范圍涵蓋鄉村級綜合服務社經營業主、農村網格員、轄區內企業代表、專業合作社業主以及從事電子商務的創業者,培訓人次達80余人。三是強化基礎配套。建設完成鄉鎮電商服務中心、村級電商服務站等平臺,依托恩施市“村村通客車”試點工作,與村村通客運公司簽訂物流協議。建立快遞超市,集合申通、中通、圓通、韻達、順豐等知名快遞,有效解決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實現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收發快件。四是強化政企合作。加強與自主品牌企業互動,與湖北萌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農村電子商務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渠道。
(一)電子商務總體發展水平不高。一是電商企業整體規模小。電商企業規模普遍較小,龍頭企業數量少,示范引領的榜樣作用未能充分發揮,這就導致電商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較弱,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二是產品宣傳和銷售渠道單一。以茶企為例,除花枝山、晨光、凱迪克等少數規模企業外,多數小茶企尚未建立成熟的宣傳機制和銷售機制,產品主要送往城內茶葉市場,無法將銷售市場進一步擴大。三是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企業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網絡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等問題,極少數企業開通網絡銷售或擁有企業網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電子商務優勢的發揮。
(二)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務有待加強。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立足全鄉電子商務的整體發展規劃和實施辦法等尚未制定出臺,扶持和獎勵政策多為“錦上添花”,在激活企業方面發揮作用不夠明顯。多數電商企業規模較小,融資困難,往往面臨由于資金不足而后續乏力的困境,對電商企業和電商人才的創新發展造成嚴重制約。二是農村金融配套尚不完善。電子商務大多是網絡交易,需要通過銀行卡、信用卡等方式在網絡上進行支付與結算,即便在實體貿易中也需要通過與金融網絡的連接來支付和收費。目前屯堡鄉的銀行開展電子商務方面的業務還不多,相應的宣傳工作和配套服務也較為滯后。三是基礎設施落后。屯堡鄉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存在網絡覆蓋面不全、信號差、網速慢等問題。物流基礎設施與城市相比還不夠完善,存在物流覆蓋不全、成本高、速度慢等影響電子商務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三)電商專業人才支撐不足。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屯堡鄉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存在較多問題,人才缺口較大。一是電商產業聚集度不夠。產業還處于起步探索期,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發展空間。二是政府保障還需加強。包括培訓開展較少、缺乏支持鼓勵電商人才下鄉創業的政策措施以及財政資金不足等。三是農村勞動力缺口較大。農村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導致勞動力尤其是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一)著力做大做強引領。一是制度引領。盡快出加快鄉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或辦法,加強對農村電商產業布局的宏觀調控和業務指導,推進鄉村電商產業協調發展。二是示范引領。全面組織發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先進村寨、典型個人的示范帶頭作用。抓好電商活動和宣傳引導,進一步營造鄉村電商產業發展氛圍。三是市場引領。深入推進鄉村產加銷企業與電商平臺戰略合作,推動各領域電子商務應用,進一步做大做強鄉村電商產業。
(二)著力重點領域突破。恩施市屯堡鄉旅游資源富集,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電商產業發展中,要著力以發展鄉村旅游為突破口,推進鄉鎮經濟振興。一是強化本地特色和農旅結合。從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體驗出發,借助電商平臺在更大范圍內整合配置資源,打造符合屯堡鄉實際和特色的精品旅游產品。二是通過網銷平臺推進智慧旅游。利用攜程、去哪兒、飛豬、途牛、藝龍、同程等知名第三方平臺,充分依托屯堡鄉生態旅游優勢,發掘銅盤水森林公園、朝東巖、太陽灣、龍橋河、吟泉谷等旅游景點資源,開展網銷業務。三是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進行集中宣傳。強化與電商平臺合作,在屯堡鄉建立襯友、集群、裕農等電子商務網點,通過這些網點對外宣傳優質旅游資源和特色農副產品;利用微信平臺建立屯堡鄉旅游公眾號,利用公眾微信號向社會公開宣傳的形式,誠邀外地游客前來體驗消費。
(三)著力配套協調服務。一是加強政策扶持。按照即將出臺的《屯堡鄉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扶持和獎勵暫行辦法》,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扶持和獎勵力度。二是加強公共服務。放管結合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對各種社會資源進行整合,集中為部門、企業及個人提供電商政策咨詢、技術指導、電商培訓、網商培訓、平臺對接等電商公共服務。抓好電商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快建設電商服務站,大力發展快遞業務,推動電商企業集聚。三是加強人才培養。開展互聯網知識普及,建立健全多層次的培訓體系。依托鄉鎮電商運營中心,開展電商知識普及培訓及操作技術專業培訓。
(本文作者分別系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黨委書記,恩施市屯堡鄉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