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嵇揚
摘要:文章從可持續發展理念入手,分析植鞣革零料的來源以及再利用的主要問題,以設計師的角度提出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設計方法,以植鞣革特色工藝一染色、塑形、皮雕、封邊等方法為切入點,以首飾設計為案例,探索了一條植鞣革零料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降低資源浪費的同時,豐富了產品的設計效果,實現產品價值的提升。
關鍵詞:植鞣革零料 可持續發展 皮革首飾 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J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9-0142-02
引言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從環境和資源角度提出的關于人類長期發展的戰略和模式,其倡導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關注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減少對資源的浪費,使設計成為輔助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復合性造物行為。
近幾年,植鞣革產品越來越多地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其特殊的養色過程、厚實柔順的質感、以及制皮過程中不含對人體有危害物質的特點使其在皮具產品中獨樹一幟。但伴隨著需求量的增加,其生產過程中零料的浪費問題也日益顯著。大多數生產商出于對生產成本與利潤的考慮,一般會將植鞣革零料作為廢料低價處理。這種方式看似便利卻給環境以及資源本身帶來巨大的浪費。作為行業標桿的愛馬仕也將可持續理念帶入發展中,開辟了全新的品牌支線“Petit H”,特別之處在于產品的原材料全部來自愛馬仕產品制作中余下的材料,通過設計者的奇思妙想將其變成一件件有趣的作品。
一、植鞣革零料的來源
無論是大批量工業化生產或者是小批量的手工定制在開料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數量的零料。目前,植鞣革零料的主要來源可分為兩類,一是皮革產品在開料中的耗損,二是皮革產品縫紉制作時的耗損。
(一)開料耗損
開料的損耗主要是由于皮革本身的特點以及裁剪方式不同所致。由于皮革的品質受到對應動物的形態、生長環境等客觀因素所限制,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瑕疵,比如傷疤、斑點、褶皺、虻印等。在生產制作時一般會避開這些瑕疵部位,品質越高的品牌產品對皮革品質的要求也越高,產生的零料也會越多。
(二)皮革制作時的耗損
植鞣革的制作工序復雜且耗時長久,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幾十道工序,經過多道工序流程的植鞣皮面易出現不穩定性。如:皮面劃痕、輕微的色差等,同時也經常會因為光線、溫度和外力的作用而發生細微的變化。這些因素也加劇了制作成品時的皮料耗損。
二、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主要問題
(一)零料造型差異化較大
每個工廠所產生的零料受到產品的種類、批次的限制,既使是同一批次的植鞣革零料,在形狀、厚度、質感、品質上也不盡相同。這些皮料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再利用時能夠生產的產品范圍以及產品的效果。而零料的特點是小而零碎,如何發揮零料本身優勢做到物盡其用,使零料能更好地為產品服務,是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零料儲存易出現二次損傷
一般工廠主要利用貨架將皮革成卷或平鋪堆疊,以此保證皮料在存放過程中不會受到二次損傷,而工廠對于零料的存放則是隨意得多。由于零料大小形狀都比較特殊,無法進行規整的整理,一般先集中堆疊,再用紙箱打包存放。相比于其他種類的皮料,植鞣革更加嬌嫩,其皮料見光易變深,遇潮易生霉菌,且無法復原皮料互相擠壓產生的形變、褶皺。
三、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處理及設計方法
(一)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前期處理
基于植鞣革零料再利用時的主要問題,在具體設計利用前首先因對其進行統一的處理,使之能夠被正常堆疊方便后期設計時的翻閱,在此基礎上提出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前期處理方式,即模塊化裁和切分類整理皮料。
1.模塊化裁切,利于儲存
標準化大小的模塊裁切可有效解決零料因大小、造型的差異而不易存的問題。裁切前因將零料根據不同生產需要進行尺寸分類,再使用標準尺寸的模塊對其進行切割。裁切模塊的尺寸可根據所生產的產品類別進行調整。
2.分類整理皮料,便于設計利用
每種零料的厚度、光澤、質感都是其獨特的因素,對產品的生產制作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在模塊化裁切的基礎上再進行分類整理。相較于色彩、光澤的差異,植鞣革零料厚度、硬度的差異上更為明顯,分類時可以厚度和硬度作為參考維度。在厚度分類中可按照,<1毫米,1-1.5毫米,>1.5毫米,硬度則可直接分為,軟、硬兩類。這部分的分類是一種較為模糊的感覺定位。這樣分類雖不夠精細,但是卻能滿足設計師對面料的基本理解。
(二)零料再利用設計方法
植鞣革零料再利用的可涉及領域較多,例如首飾、家居小產品、衍生品等。由于植鞣革材料本身及處理方式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在設計時可選擇保留其易變色包漿的材料特點或皮雕、塑形、染色、封邊等特色工藝。出于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的考慮,此部分的應用將以首飾設計為例。
1.雕刻
植鞣革吸水力強、可塑性高易于整型,在制作首飾時適合使用雕飾作為裝飾手法。設計者可根據皮革瑕疵程度設計不同密度的皮雕花紋,在有效遮蓋瑕疵的同時能夠形成具有豐富立體感的圖形裝飾。雕飾的方式有多種,如單純使用刀線、刀線與印花敲打工具配合、硬派雕刻等,(如圖1左)中的皮雕戒指使用的是印花敲打工具制作的組合圖案,圖案造型變化多樣,可適用于各種造型的小型首飾。若皮料的厚度許可,則可使用硬派雕刻手法對其進行雕琢,從而產生立體感更強的圖形,(如圖1右)中的嘴唇造胸型針。在批量化的生產中,也可將將圖案紋樣制成鋼模,直接敲印在濕潤的皮革上印壓出圖案紋樣。
2.染色
由于植鞣革零料的色彩較為單一,在首飾設計中,一般需要進行染色來豐富效果。染劑分為油性膏狀染料和水性染料。油性染料是制造陰影凸顯立體感的最佳潤飾染料,一般需要配合印花或雕刻的工藝來使用,其成色厚重沉穩,通透感弱,需要多次反復印染,(如圖2)中的飾品。水性染料相較油性染料顏色更加艷麗,通透感佳,著色力強色,一經染色則無法去除。目前皮料的染色方法也非常豐富,如近幾年流行的大理石紋染色法,就是將染料滴于水面,繪制出各式圖案后再將其轉印于皮料上,成品圖案色彩效果豐富,流動感強,制作快速且具有不可復制性。endprint
3.封邊
封邊是植鞣革制作工藝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項內容。植鞣革封邊后邊緣如水磨石般光滑亮麗。(如圖3左)所示為使用封邊液封邊后的植鞣革邊緣效果。在植鞣革零料的首飾設計運用中,在設計中如需顯封邊工藝,則要求作品盡可能地簡潔。(如圖3右)中的手環,其制作方式是將零料切割成條狀后進行邊緣較倒角再封邊,條狀的簡潔幾何造型能夠將使用者的注意點聚焦于封邊后的光潤邊緣效果。
4.塑形
植鞣革皮料纖維組織緊實,延伸性小,在一些高級皮具產品中常使用塑形手法對其加工。皮具塑形一般需要特定的模具且制作時間較長,但其工藝能以簡潔的造型最大限度地提升皮具產品的品質感,所以塑形在植鞣革產品中運用得較為廣泛。由于皮具類首飾設計隨意性較大,在植鞣革零料的處理中,設計者可根據首飾的具體風格來決定是否需要模具配合。塑形過程仍可按照打濕皮料、按壓成型、涂抹硬化劑的步驟進行。如若不使用模具,則可使用夾子、鑷子、手部動作等進行皮面的按壓彎折,其塑形效果隨意性較大,凸顯自然有機的形態。(如圖4)中的植物造型首飾。
5.材料搭配
除了塑形、染色等手法,植鞣革零料在首飾中的運用也可將其與其他材料進行搭配,組合出更多樣的視覺效果。靈活、巧妙地使用各種材料可在設計細節上或整體上彌補植鞣革零料的瑕疵以及設計效果單一等不足。在選擇材料時,可考慮如金屬、寶石、塑料、玻璃等能夠與植鞣革形成鮮明對比的材料。(如圖5左)中的吊墜與手環,設計者考慮到植鞣革易變色的特性,使用了明亮的金屬對其進行點綴,無論是養色前的米白色或是養色后的焦糖色都能與金屬的質感形成鮮明對比。(圖5、右)則是采用了植鞣革與通透的塑料、玻璃珠進行對比,成品被賦予了更多的光澤感,透潤且色彩豐富的塑料、玻璃珠與沉穩的植鞣革組成了略帶詼諧幽默的飾品。
總結
可持續設計與其被理解為一種設計方法,倒不如理解為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它體現了人們對生態的關懷和態度。在國內皮具行業,可持續發展仍是一個新的概念,因此,對于皮具生產零料的升級再造,重新構造利用是國內皮具行業有待完善的領域。本文結合實際生產需求,在保留植鞣革加工工藝的基礎上,將零料應用于首飾設計中,有效地降低了原料成本以及生產的耗損,在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同時,也令植鞣革零料發展出新的生命力,為植鞣革零料的再利用以及現代首飾都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設計方向。在實際運用中,對于植鞣革零料的處理方法也不僅限于文中的內容,在未來的發展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創意方式值得我們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