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仁平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在互聯網上激起軒然大波,目前虐童者已被刑事拘留,相關調查正在展開。但是公眾的憤怒仍在擴散、發酵中,大量質疑指向涉事的第三方機構及有監管義務的上級組織,而相關組織和機構的回應小心翼翼,迄今為止給出的信息沒有令外界滿意,留下的印象是它們在相互推諉責任。
視頻顯示的虐童情況相當惡劣,受虐待的都是3歲以下的幼兒,他們既無反抗能力,又無講述遭遇的表達能力,尤其令人同情。網上揭露的惡行一旦是針對嬰幼兒的,往往會加倍引發眾怒,這是新時期主要矛盾被觸及后的必然。
這起虐童案發生在親子園里,還帶出復雜的資質和監管鏈條,顯然會沖擊人們對社會機構的信任。攜程辦這個親子園本來是要方便員工的,但一系列原因導致了令人痛心的結果,這會讓人猜想社會一些光鮮的表層之下還存在多少失責失德以及濫竽充數的東西。中國的現代化哪里僅僅是蓋樓修路建高鐵,社會治理層面的現代化又是何其重要。
這不是一個保育員情緒不好,在無第三者看見的時候打一下小孩的屁股,而是多名保育員、幼教同時在場,實施包括強喂孩子芥末在內的嚴重虐童。最令人震驚的是這種集體失德,而令人難過和擔憂的是,這起虐童是家長偶然發現并將視頻公布出來的,直到現在還搞不清楚該由誰來監管這家親子園,公眾迄今看到的是一筆糊涂賬。
僅僅發泄情緒當然無助于解決問題,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應帶來廣泛的警醒,催生解決相關問題的多方有效努力。
我們先要看清導致事件發生的幾大責任線索,一是監管失責,二是建園的實際質量標準粗糙,三是親子園員工的職業素質低劣。現在輿論的批評大多指向了第一個環節,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這幾乎是規律。但是社會必須有能力同時推動第二個和第三個環節的改善,真正的進步才會實際發生。
而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提高實際建園質量標準和親子園員工們的職業素養意味著更高的投入,也意味著家長們更高的支出。其實防止中國各地的事故都有這么一道艱難的算式,破解它需要社會生產和治理的綜合進化,而要實現一個點的卓越突進,需要某個環節主觀能動性的超常發揮。
然而再難的事,逢到親子園,涉及下一代,就需格外努力。因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下一代要好是核心內容。在中國,一旦涉及下一代的利益,事情的量級就會驟然放大。“下一代”可謂是民生里的優先敏感詞。把跟下一代有關的事情做好,這是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發自肺腑最動感情的呼喚。
家家有孩子,處處有教育,相關事務無邊無際,無窮無盡,所涉就業者和社會組織、機構的數量規模也十分龐大。這當中可能出嚴重問題的環節很難用地毯式排查窮盡。我們寄希望于越來越多的點表現出達到甚至超出社會期待標準的責任心,帶動周圍面的進步。其中政府監管機構和人員應當成為那些點的主力軍。
肯定會有一些點和面上的人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們在帶來傷害和損失的同時,也將受到懲罰,被千夫所指。我們愿意善意地預期,那樣的消極者和嚴重落伍者在全社會和我們身邊都會越來越少。▲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環球時報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