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體育教學要教給學生技能、要增強學生體質、還要培養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只有學生的精神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合格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體育;技能;素質
作者簡介:王建國,寧夏中衛中學一級體育教師。
為了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新編高中體育教材采用多元并進、相互聯系的編寫結構, 把目標具體落實到教材之中,使教材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不脫節,不空談,具有指導意義。多元并進的新大綱規定,體育按照基礎理論知識、體育技術、能力培養和思想道德教育四條線,相互聯系,齊頭并進,既可以使各運動項目與發展身體素質練習、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和娛樂項目之間相互聯系,又使各類教材能夠綜合地、系統地落實體育教學目標。這里提的“四條線”,它們之間并不是分割的。例如,離開技術是不能發展能力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脫離身體鍛煉的具體實踐,是在學生身體鍛煉實踐,即學習技術、發展能力中進行的。四條線并進,目的是在教材安排上避免單純以技術為主,時時提醒教師要想到四個方面的問題。
青少年進行健康人格的培養,對于他們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著積極意義。通過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過體育教學可以在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同時,有效地塑造他們的健康人格,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任重道遠。
一、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和審美觀念。體育教學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形式,而身體活動并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還伴隨著知識的信息、心理的活動、情感的體驗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時出現。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直接參與、身體力行這一實施特點,刻意安排艱苦的環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如體操、球類等);營造緊張的氣氛,培養學生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結構健全的個性心理;可以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伴以優美動聽的旋律,讓學生通過充分展示外形的動作來表達內在的情感,從而發展個性,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氣質,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如韻律操、體育舞蹈等);還可以通過體育實踐體驗“成功感”和“收益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保健素養,形成科學用腦、講究規律的現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過復雜技術動作的教學和實踐,使學生既了解內部結構又能感知外部形態,促進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調發展。體育運動與思維訓練的巧妙結合,不僅有利于誘發和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的靈感,而且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改善。
二、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成功觀念。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緒、態度等特征暴露特別快。比如跳高,面對一個新的高度,支撐跳躍面對一個新的難度動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顯露。但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卻非常微妙。成功者的喜悅與得意溢于言表;失敗者的氣餒與沮喪、急躁與沖動、緊張的焦慮、膽怯與自卑等表現各不相同。作為教育者,應迅速抓住學生思想行為充分暴露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長處與短處,激勵他們勇于戰勝困難,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意識、認識、情緒,行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促使學生經過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不斷體驗,增強耐挫能力,保持穩定的情緒、樂觀的心境,這樣,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三、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體育教學具有形態化的特征,學生以個體或群體的形式參與各種身體活動。在活動中通過互相接觸、切磋、合作、對抗等等,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人際關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廣泛,形成了一個特定的課堂社會,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學生進入啟蒙社會的心理需要。作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這模擬社會環境,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正確地交友,正確地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其社會的適應能力,從而培養文明的行為規范和高尚的道德修養。人與人之間要注意團結友愛、關心與支持、鼓勵與幫助、尊重與信任、理解與體諒。個人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榮譽感,能熱愛祖國、關心集體,和大家協同配合,增強凝聚力。在對學校、班級、老師、同學充分體現愛心的同時,也自然會得到社會給予的信任與友誼等相應的回報。
四、開闊視野,豐富體育運動文化 ,體育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種媒體介紹的體育運動文化良莠不齊,雖然具有很強的即時性,但缺乏系統性,缺乏正確的誘導。新編教材把傳授體育運動文化作 為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增加了運動文化知識,提高了信息量,以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教材中增加的體育知識主要設在輔欄,用于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體育文化知識,增加閱讀興趣。提供的知識大體包括六類:一是“名人論體育”:摘錄了列寧、毛澤東、徐特立、宋慶齡、蔡元培、陶行知、高士其 、錢學森等對體育的精辟論述,使學生加深對體育的理解,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二是體育運動的基本概念 :包括體育的功能、終身教育、運動處方、庫珀12分鐘跑、醫務監督、運動負荷、超量恢復、人體重心、肥胖 與減肥、青春期高血壓、身體形態的性別差異等等;三是新的體育信息:如城市學生肥胖、超體重人數比例增加,我國學生耐力素質連續10年下降,以及美國NBA籃球介紹等;四是我國運動員對世界體育運動的貢獻: 如:鄭鳳榮、朱建華、王軍霞以及體操、排球、技巧等運動隊的介紹等;五是中國傳統養生知識:如:五禽戲、十叟長壽歌、黃帝內經、兄弟民族的武術等;六是體育的歷史故事。這些知識可以輔助主欄的教學內容,加深對體育的理解。此外,這些知識只作為介紹,不作為考核內容。 總之,新編高中體育教材,力求做到便于學生學技術、練身體、明道理、懂方法、會評價,開闊視野,突出能力培養,立足于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綜上所述,在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高中體育教學一定要交給學生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只有學生的精神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全面發展,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優秀人才。
為了擴展教材的功能,增加教材的信息量和可讀性,在教材的體例上開發了用主、輔欄相結合的辦法,教材中的主欄按四條線,相互聯系,齊頭并進地編寫;輔欄對應主欄的內容,隨文點撥、誘導、強化、擴展知識 ,提供應用方法、娛樂方法等,使輔欄在教材中起到引導、激活、推動教學活動、釋疑、解惑、點撥誘導、援引借用、承上啟下、啟發聯想、自我檢驗、深化認識、提高能力等作用。主輔欄既有側重,又相互聯系,構成 較為完整的體育教材結構體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