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康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通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通過多種活動的組織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這樣不僅能夠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展現地理課程的價值,同時,對學生綜合地理素質水平的提升,對地理課程價值的實現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對高中地理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 地理教學 自主學習 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77
伴隨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這一改革要實現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們自主性地理課堂構建的表現形式。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學生是否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對于高中階段的地理教師來說,一定要選擇一些積極有效的措施方法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
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可以設立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習興趣,進而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視聽相結合的方式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獲取地理知識,如視頻、圖片、學生實地調查等。由于地理知識廣泛,尤其是自然地理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借助地理模型等教學工具,比如:地球運動可以借助高科含量的教學工具如AR地球儀,將這些教學工具跟多媒體等這種現代教學方式有效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逼真的場景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典故趣聞等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比如說,在學習“歐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播放關于歐洲風土人情的視頻,通過觀看學生就會對歐洲自然風光有一定的掌握,并且對中外文化差異也會有所體會,進而快速調動起學生們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其次就是根據實踐和觀察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學習的欲望。地理知識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要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體會到地理知識的必要性,且這樣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學習“季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當地季風的特征,并將其跟之前的記錄進行比對,從中發現不同的地方,這樣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會對地理知識的必要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充分地調動起自身地主觀能動性。
二、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怎樣高效的學習、如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應對高考,需要借助教師的引導。首先是培養學生學會要根據不斷的閱讀和觀察來提高其理解能力。因為學生過去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下,思維不強,能力較差。而教師可以在跟教學內容相連接的基礎上有目的性地來創設問題,可以讓學生邊思考問題邊解決問題,同時再加上教師不斷的激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其次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靈活使用知識的能力。地理這門學科跟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在教學中學生要時刻將地理知識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學會通過地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使創新能力得到培養。比如在講解地圖上方向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畫幅自己很熟悉的場景的地圖,然后把地圖上確定方向的方法跟實際相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培養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
教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自我求知意識,通過確定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來指導學生合理地選擇和調整自主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準確評估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高中地理教師在課余時間應積極搜索和歸納有效地自主學習方法,與學生一起分享。例如,高中地理關于濕地的成因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給出,引導學生用幾個簡單的字詞對濕地的成因進行總結歸納。通過這樣的引導,同學們很容易發現“來的多(降水多或河湖眾多)、上不去(蒸發少)、出不去(排泄不暢)、下不去(下滲率低)”是濕地的形成原因。簡單的說,即將其形成原因進行了有效概括,也利于學生記憶。事實上,自主學習方法很多。不同的高中生,他們所喜愛的自主學習方法也往往不盡相同。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自主學習實踐,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培養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學習能力。
四、自主講評活動
在傳統的地理習題講評中,教師選擇的多為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方式,導致很多學生做過的練習和沒有做過的效果一樣,難以達到知識鞏固的目的。所以,在構建自主性地理課堂中,教師要有意識的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進行自主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效率。例如某題:
20世紀末,大批盧旺達難民向國外遷移,其主要影響因素是(B)
A、國家政策B、部族戰爭C、自然災害D、開發資源
鼓勵學生以小老師的身份對該題考查的知識點、正確的選項等問題進行解答和說明,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學生的試題解答能力,更有助于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的提高。
五、自主學習評價,為保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做好保障
自主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學生能夠積極地自主地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對學生給予肯定,及時對學生加強鼓勵,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體會成功喜悅的過程中端正學習的態度,提高課堂參與度。還以教學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防治為例進行教學中,可以在學生嘗試解答中進行評價,尤其是對一些觀點準確的、闡述清楚的觀點給予積極地評價。之后,還對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的表現進行鼓勵等等。同時,在課后,我還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評價,鼓勵學生對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這樣不僅有助于良好學習環境的營造,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保護,進而,使學生在自主高效的地理課堂中掌握知識,端正學習態度。
總而言之,為培養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把握好如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習興趣,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選擇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自主講評活動,自主學習評價,為保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做好保障等。這里需要明晰的是,高中生地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無法做到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堅持方能得以有效培養。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不應操之過急,而應循序漸進、穩步實施。
參考文獻
[1]趙會雪.高中地理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河南大學,2013.
[2]高繼敏.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好家長,2016(29):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