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瞿紅
【摘 要】本文以古詩詞鑒賞為核心,分析近年來高考古詩詞鑒賞命題規律,提出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鑒賞教學途徑,提高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綜合質量水平,進而為相關研究人員提出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高考 古詩詞 鑒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22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受高考壓力影響,對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古詩詞承載著古人經驗與智慧,屬于一種豐富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將這一寶貴精神傳承下來,這是高考選擇古詩詞內容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審視現有教學體系,及時發現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不足和缺失,予以彌補,實現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創新,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綜合質量水平,進而滿足高考要求。
一、近年來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命題規律分析
(一)體裁集中
根據近年來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命題統計,所選考試內容以唐詩、宋詞為主,16個省份中約有11個省份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命題為唐詩與宋詞,其他省份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部分唐詩、宋詞占有比例超過一半。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將唐詩、宋詞作為重點,有助于解答高考古詩詞鑒賞試題,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進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二)作者熟悉
在近年來古詩詞鑒賞作品和作者分析中,大多數內容都是學生日常學習和課本中涉及到的,流傳度較廣。這種命題可以降低學生讀題時的陌生感,幫助學生發揮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凸顯高考回歸教材命題原則,希望得到全體師生的重視。這也要求教師和學生要重視詩詞基礎的積累,保證教學質量。
(三)考點穩定
近些年來,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考點大多集中在語言、形象、藝術、情感等方面,這與日常古詩詞鑒賞教學中的解讀角度相一致,幫助學生入手答題,并以熟悉考點為切入點進行答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緊抓典型考點,根據不同古詩詞文本進行訓練,進而提高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綜合質量水平。
二、高考背景下的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知識積累
一方面,拓展學生古詩詞基礎知識,具備知人論世的能力,通過讀作品了解作者,掌握作者人生經歷、時代背景,獲取詩人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幫助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提高鑒賞水平。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歸田園居》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先帶領學生了解陶淵明,明確陶淵明年幼家世衰落,青年時期抱有建功立業的志向,但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任職地方小官,特別是在東晉末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逐漸升級,陶淵明失望之極,遠離仕途,41歲隱退。在此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以“歸”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等方面入手,訓練學生欣賞詩歌意境,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了解詩人藝術情趣,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自由生活和閑適生活的熱愛,領悟返璞歸真的人生境界。
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題材鑒別,為了明確古詩詞內容,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題材進行鑒別,從教材入手,引導學生對各個類型古詩詞所抒發的典型情感進行細分和歸納,形成專題鑒賞,使得學生在答題時可以舉一反三,保證高考時的古詩詞鑒賞成績。高中階段古詩詞常見題材類型包括寫景抒情、愛情閨怨、羈旅思鄉、邊塞軍旅、詠史懷古等內容,每一類型題材都具有特定的內容與情感。
(二)把握宏觀角度
在高考背景下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學生形成一定的基礎積累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全局角度上解析古詩詞,探究古詩詞內在結構與情感,進而達到鑒賞目的。在構思方面,一般高考古詩詞考試類型包括四分式、三分式和二分式,四分式結構為“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三分式結構則是三層結構,第一層為首聯,第二層為頷聯與頸聯,第三層為尾聯;二分式結構以“前兩聯寫景,后兩聯抒情言志”為結構安排規律,通過對古詩詞結構模式的了解,學生可以結合古詩詞文本內容,緊扣詩眼,理清古詩詞構思脈絡,提高對古詩詞的鑒賞和理解能力。在情感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古詩詞中關于情感態度的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顯性信息關鍵詞較為明顯,重點挖掘隱性信息,進而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秋興八首》教學設計中,以精讀為主,帶領學生分析白露、氣蕭森、淚、叢菊、系、孤帆等關鍵詞入手,理解詩人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明白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抒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
(三)熟悉鑒賞方法
在高考背景下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教師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鑒賞手段,要求學生熟悉掌握常見的鑒賞方法。本文以2017年全國3卷試題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為例,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
1.藝術技巧。在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學生要掌握藝術技巧,了解古詩詞文本中使用的修辭方式和表達方式。這首七律首聯是作者對自己不同風格詩作的評價;頷聯用戲謔、幽默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友元稹、李紳不分彼此的深厚友情;頸聯由編集而引發出的對人生的慨嘆;尾聯表現了作者創作的甘苦與自信,以及詩集編訂后的輕松與喜悅。
2.煉字分析。除了掌握藝術技巧之外,要著手于古詩詞中“字”和“句”的斟酌,全詩對仗工整,又一氣呵成,寓深意于輕松調侃之中,風格亦莊亦諧。
3.形象分析。古詩詞中的情感一般要借助文學形象傳達給受眾,這種文學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以及景物影響,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形象分析,形成鑒賞習慣,使得學生可以把握形象內涵與深意,進而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高考需求,在進行古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要縱觀近幾年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命題規律,從知識積累、分析角度、鑒賞手段等方面入手,完善古詩詞鑒賞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吳麗麗.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戴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古詩詞鑒賞障礙突破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3]張曉蕾.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