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川
【摘 要】初中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能否有效地掌握知識與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之后,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內容等都得到了創新與豐富,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有些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畏懼的情緒,因而,想要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則需要老師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本文以此為研究中心,以期能為廣大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數學 有效性 意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04
新課改之后,對初中數學老師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采取的教學方式必須具有有效性,不能夠再延續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要將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能力放于教學的首要位置,要從學生的學習中真正的體現出有效性,這才是每個初中數學老師應該追求的教學目標,才是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基礎。
一、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再局限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廣大初中數學老師開始重視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方式、手段等真正的結合起來,重視學生自身學習的真實體驗,旨在讓學生獲得開心學習體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這遵循了素質教育的寓教于樂思想,因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的。
(二)符合學生的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更是如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必須明確此點,因而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再將成績作為評價的核心,而要將成績、能力、態度、習慣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及時給予每個學生肯定,發展學生獨特的個性,讓每個學生都保持學習的自信,從而積極的完善與發展自己。鑒于此,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幫助每個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
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通過創設導入教學情境,提高學習主動性
初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其難度不斷在增加,這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畏懼學習的情緒,因而,老師要巧抓住課前導入這個環節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引導學生改變對數學課程的看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的《正數與負數》內容時,老師可以采取導入疑問情境模式,首先,用多媒體播放天氣預報的視頻,并將視頻中的正號和負號標注的比較明顯,先激起學生的疑問;其次,播放2016年農民莊稼產量的視頻,玉米比上年增長5.6%,花生比去年下降-3.5%,進一步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想要弄明白為什么這樣表示。
這樣的情境導入模式,屬于開門見山型的導入方式,能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中,從而順利掌握正負數概念及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老師苦口婆心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能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
(二)精心安排數學活動,化難為易
數學課程中有較多的內容需要講解,但每節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因而這就需要老師在較短的時間內讓每個學生高效的獲得知識與技能,這是每個老師都在追求的最高教學目標,也是困擾每個老師的難點內容。
對此,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精心安排好數學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有技巧的突破學習重難點,實現快樂、有效地學習。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的《一元二次方程》相關內容時,老師應掌握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會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之中。
比如:億佳大賣場正在銷售一批沙發,平均每天可售出20套沙發,每套凈盈利是400元,大賣場為了增加盈利額,決定再降低一些價錢,從以往的銷售經驗得知,如果每套沙發降低100元,每天就可以多賣出去2套沙發,如果大賣場每天的凈盈利是8.4萬元,那么每套沙發應該降低多少元呢?
這樣的題目看似較難,但只要通過老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將題目分解成為幾個小問題,則能化難為易,逐漸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而可以分解為三個問題:
第一:每套沙發盈利的金額是多少?即每套沙發應降低的價錢可以設為x元,每套沙發的盈利則是400-x元;
第二:每天售出去的沙發套數是多少?即每天可以銷售出去20+2x套;
第三:每天盈利的金額是多少?即(400-x)(20+2x)元;然后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式,即(400-x)(20+2x)=84000元;
最終解出x=200,因此,億佳大賣場如果每天要盈利8.4萬元,每套沙發應該降價200元。
(三)以生為本,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
新課改之后,已明確要求要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因而想要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則需將原來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以生為本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真正的讓學生通過自己和小組的努力,獲得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的《中心對稱》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畫出中心對稱的圖形,并小組討論如何能形成中心對稱的圖形。此學習過程中,老師只需要發揮好自己的引導作用,適當時候點撥、啟發并幫助學生歸納即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課前導入、課堂組織教學活動、尊重學生探究學習的主體性幾方面著手,真正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師生共同努力與合作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及能力,為學生將來的數學學習及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況達,余靜.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4(02):201.
[2]肖云.淺析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