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改玲
摘 要:在體育與健康的教學中的首要指導思想為“健康第一”,因此,要通過利用引導學生個性的發展,刺激和維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之間的區別性,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四個基本理念來對學生實施體育與健康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 體育與健康 學生個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34-01
進行教育的關鍵在于培育具有自己本身特色,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才。隨著社會的發展,根據現代教育所發展的方向,學生的個性在教學教育中愈發顯得重要[1]。一個學校教育質量的好壞對學生形成優秀的個性起決定性作用,基于此,教學教育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需要跟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地更新與發展[2]。因此,在教學教育中可以將發展學生個性作為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研究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個性,得出了如下幾點結論。
1 刺激和維持學生的運動興趣
興趣愛好是維持學生進行健康與體育教學的主要動力,同時其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是極其重要的。在過去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因教學的課堂內容競技性太強烈,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乏味,從而致使大部分學生雖對體育鍛煉有喜悅之情,但卻不想上體育課,甚至部分學生希望該科目的課程越少越好。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就是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不了興趣。新課程要求激發和維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并使其占領體育教學的重要位置。因此,要采用有效措施來刺激學生產生運動興趣,如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盡量滿足,并以公平、真誠、親切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個學生,盡可能滿足大部分學生的要求與愛好。教學內容可以加入趣味性比較強的運動項目,具體的教學方式要豐富多采。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按照學生的喜好進行教課,在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安排學生自由選擇。
如,可以根據男女生喜好的不同來提供體育器材給予學生選擇,可以提供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器材給男生選擇。而女生可以提供跳繩、毽子以及健美操等運動項目給予她們選擇。結果顯示,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練習的主動性,還對學生個性的發展有幫助。
2 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都被誤認為其是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處于次要地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學生作為主導地位,可以有效增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教師應該以學生的需求、自身特征作為切入點,將上課內容進行規范、合理化調整。教師可以主動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如,在進行上肢力量鍛煉的時候,教師可以變化一下平時的訓練方式,將傳統的訓練方式改變成水平懸垂屈伸、斜身引體向上以及引體向上等,按照學生的實際力量給予不同的練習項目。
3 關注學生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均是單獨存在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特色,他們的體能、身體條件都各不相同[3]。因此,教師在制定上課的具體教學流程時應該要具有針對性,依據每個學生的不同點,具體安排教學活動。若是將一套教學流程通用在每個學生身上,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而且還會使學生的失去運動的興趣,甚至會使學生的身體遭受到損傷。因此,體育教學結合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科學地安排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憑借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目標,感受運動的魅力,積極配合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
如,在進行跳高的練習中,體育教師按照實際情況結合每個學生在身體條件以及體能等方面的差異,對學生實施分組鍛煉,并依據每組學生的實際水平給予相對應的練習目標,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實際能力去完成教師制定的訓練指標。通過這樣有效的教學措施可以讓學生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始終維持自己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學生進行自我挑戰的發展空間,可以在他們訓練的基礎上提高一定的訓練難度。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在進行各自練習時的一舉一動,特別是體育技能比較弱的學生身上,可以將他們集中進行針對性指導,使他們適當地進行一些難度比較小的運動項目。對于這些學習體育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教師不僅要給予他們進行幫助與指導訓練,還必須得要注意觀察表現良好的同學是如何實施練習的,可將學生的優點與教學活動結合一起,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這樣不僅使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提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4 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體育與健康課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希望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多進行一些實際訓練。而學校實施體育教學主要關鍵是在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健康,對于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要求體育教師對學生多實施一些練習活動,高度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訓[4]。體育教師可以不斷變更的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的同時,向學生制定適合的運動任務與目標,讓學生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獨立自主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積極發掘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樣也是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的,體育教師要懂得將現實中的具體情況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一起,利用其去指導學生將所學到的課堂知識應用到自身的運動鍛煉去。
如,可以使學生多進行有氧運動,該運動項目是目前最為健康的體育方式,其可以有效增強人心肺功能。但若是體育教師讓學生圍著操場進行長時間慢跑的話,多數學生是忍受不了這樣需要強耐力的運動的,并且自覺性不高。根據實際觀察可知大部分學生對于球類運動還是非常熱愛的,體育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給予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長時間保持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從實現終身健身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忠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體操教學現狀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0):210-210.
[2] 曹金川.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的應用思路研究[J].文理導航,2015,09(26):75-75.
[3] 王強.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教師版,2016,(52):130-130.
[4] 曹垚,李曉靜.均衡發展觀視域下的安徽省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5(03):118-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