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凌
【摘 要】幼兒園語言環境是幼兒語言教育成敗的關鍵,若幼兒園教師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幼兒的語言能力就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從而為幼兒后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在此就對幼兒園語言教學中語言環境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學 語言環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97
幼兒語言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關鍵一環,其好壞與否會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持續的影響。因此,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在教學方案中將幼兒語言教育予以有效地體現,盡可能的構建起適宜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良好環境,令幼兒能夠習得持續學習的基礎性能力。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幼兒園語言環境的構建現狀予以研究,以便能夠找到更好地語言環境構建方式或方法,為幼兒語言發展進步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
一、當前幼兒園語言環境構建的現狀
就我國目前的教學大環境而言,幼兒園教育早已開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進行了有效地區分,并施以了差異化的教學方式,但部分幼兒園并沒有實施現在所提倡的分層式教育,而是在繼續實施原有的分級式教育,將幼兒園按三六九等進行了簡單粗暴的劃分,從幼兒園的具體差異而言,發達地區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優于欠發達地區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市里面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優于縣里面幼兒園的語言環境,高等級幼兒園的語言環境優于次一級幼兒園的語言環境。也就是說,就算是同一地域之中的幼兒園教育,由于幼兒園創辦條件和環境差異性的必然存在,所以幼兒園具體的語言環境也存在著差異,有的幼兒園為幼兒構建起了良好的語言環境,有的幼兒園構建的語言環境尚有瑕疵,甚至有的幼兒園并沒有為幼兒進行語言環境的構建。
若我們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深入研究,不難發現國家開始重點鼓勵民間來進行幼兒園的創辦,但是具體的設施標準卻沒有較為規范的來予以引導,使得語言環境的構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進行約束,這就出現了一些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問題。其具體表現為,有的幼兒園軟硬件設施配套較好,符合了國家關于幼兒園創辦的最高標準,那么具體的語言環境就構建得很好;而有一些幼兒園存在軟硬件設施不匹配的問題,雖然符合了國家關于幼兒園創辦的相關標準,但大多都是堪堪符合最為基礎的標準而已,所以語言環境的構建就要差上那么一點。所以,要想讓幼兒語言發展得到有效地促進,那么幼兒園教師有必要對語言環境構建的必要性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夠找準語言環境構建的相關方式。
二、幼兒園語言環境構建的必要性
語言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項必備工具,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講,幼兒進行語言學習是幼兒初步獲得交流溝通能力的主要手段。若幼兒園教師要想讓幼兒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那么教師有必要為幼兒構建起適宜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完成語言的學習,使交流能夠在不知不覺間成為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同時,幼兒園教師還需要注意把握好幼兒進行交流接觸的整個過程,嘗試著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語言環境的構建中來,并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能夠變得更為融洽,此時幼兒語言學習才算是有了較好的基礎。
也正是這樣,幼兒和教師才能保持較為輕松愉快的交往氛圍,讓幼兒變得樂于接受教師布置的相關教學任務,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應的教學任務。在日常教學中,幼兒園教師需牢記這一點,若要想讓幼兒的大腦發育得到有效地促進,以及讓幼兒的智力得以健康的發展,那么幼兒園教學中語言環境的構建就顯得十分關鍵了,而且幼兒園語言環境中整體上決定了幼兒日后的成長和學習發展的基本方向,對幼兒的未來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因此幼兒語言環境的構建顯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三、幼兒園語言環境構建的方式方法
幼兒園語言環境構建的方式方法是不固定的,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需求來進行選擇,以此來盡可能地滿足幼兒語言教育的實際需求,使幼兒能夠順利地獲得足以支撐日后學習和生活的語言能力。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幼兒語言教育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以求找到能夠有效構建幼兒園語言環境的相關方式或方法。
(一)教學語言環境的初步構建
幼兒園的日常教學環境是語言環境構建過程中的主體環節,教師需要將教學環境予以充分的利用,構建起適宜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語言環境,讓幼兒能夠在此環境中使用語言來實現自我表達,令幼兒的語言表達欲望得以有效增強,使幼兒在不斷的語言表達中培養起初步的語言理解能力。
例如,幼兒園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一些繪本故事的教學時,除了要將繪本中故事的內容告訴給幼兒外,還要讓幼兒沉浸到具體的故事情節之中,以故事情節為主線來帶動幼兒進行一系列的問題思考,讓幼兒既掌握了故事的本身內容,又從故事中了解到了更深層次的含義,此時才算是為幼兒構建起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從而使得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有效地培養。
(二)溝通語言環境的持續構建
伴隨著大量教學語言的出現,幼兒會在課堂上對語言的溝通有所需求,此時溝通語言環境的持續構建成為了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幼兒園教師能夠在教學方案中對溝通環境進行合理設置,以便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溝通機會,使幼兒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來使用語言進行溝通。例如,幼兒園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可以將幼兒分成一個三至五人的小組,讓小組成員輪流來進行故事的講述,而小組內的其他人則來對講述進行評價,這樣就每個幼兒都有著平等的語言溝通機會,幼兒就會在故事的講述或者評價中慢慢的掌握語言的具體使用技巧,令溝通語言環境的持續構建成為了可能,最終幼兒的語言能力才會在此語言環境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總而言之,幼兒園語言教學中語言環境構建的必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幼兒園教師需清楚地認識到語言環境構建的現狀,以其中的不足作為幼兒園語言教學中語言環境構建的切入點,對幼兒的教學語言環境和溝通語言環境進行重點構建,以便讓幼兒能夠通過教學引導而獲得初步的語言能力,這樣幼兒才能在幼兒園之外的其他地方中更好地去使用語言,從而獲得更好地成長和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愛玲.面向21世紀構建幼兒園全語言教育[J].教育導刊,1999(s1):4-7.
[2]張勛達.幼兒園語言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269-270.
[3]羅素文.幼兒園語言教育問題淺談[J].教育學術月刊,1995(4):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