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向陽
[摘要]弱勢群體就業狀況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職業指導是就業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指導已成為滿足勞動力資源需求和供給的橋梁。因此,就業指導服務對于促進弱勢群體的就業和再就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就經濟新常態下的就業困難群體失業趨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率的有效提升提供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職業指導 就業困難群體 路徑
就業是民生的基礎。就業問題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人民切身利益和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它已成為一個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弱勢群體的就業和再就業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做好弱勢群體的就業已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課題。
一、職業指導在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中的重要性
就業指導可以幫助弱勢群體轉變就業觀念,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職業,使就業和再就業更加合理。因此,在就業服務中開展就業指導,是促進弱勢群體就業和再就業的現實選擇。
(一)開展職業指導是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充分就業的迫切需要
為就業困難群體,長期失業的狀態,他們的收入遠遠低于社會人均收入水平,導致在一個貧窮的生活,甚至超越,精神文化和個人消費的增長幾乎是空白,而衍生的諸多現實困難的家庭。他們迫切需要通過就業或再就業獲得穩定的收入,以便有效地保護自己和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開展職業指導服務應緊密結合這一群體就業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對象和情況,對職業指導的實施,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樹立信心,在就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就業困難群體生活和在和平的環境下工作。
(二)開展職業指導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
安定有序的社會狀態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標志。沒有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安定團結,就不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隨著“有效就業”政策的日益普及,現階段我國就業困難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在就業過程中,就業弱勢群體往往受到雇主的排斥和歧視,而弱勢群體在就業中的貧困,成為社會承受力較低的弱勢群體。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況失衡,必然導致強烈的社會不滿情緒,對社會的穩定和秩序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弱勢群體”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基本勞動群眾,他們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撐,水載船,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基礎。積極開展職業指導,可以有效地幫助弱勢群體就業,使他們能夠獲得基本的生存需求和滿足合理的心理需求,通過適當的方式消除社會不滿情緒,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職業指導在促進各類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指導路徑
(一)在促進“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指導路徑
“零就業家庭”主要指法定勞動年齡、在家工作的能力、沒有人就業、沒有貧困家庭的基本經濟來源。就業促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應采取多種形式就業的地方人民政府,拓寬公益性崗位范圍,確保城市發展的就業機會,就業需求的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工作人員的職業指導應深入調查,了解該集團的自身素質、家庭情況、就業意向,根據“零就業家庭”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就業援助計劃,建立服務檔案,一個政策,實施的政策,以及多渠道、多元化的“零就業家庭成員的發展工作,推薦他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實現零就業家庭就業托底安置,“零就業家庭實現穩定就業。
(二)在促進女性就業者群體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指導路徑
受傳統產業和勞動力市場觀念的歧視,男女對職業的分離,使婦女從事低工資工作、非正式工作以及在勞動力流動方面的地位。在求職過程中,性別歧視已成為女性就業難的社會障礙。員工職業指導根據女性的性別特征和他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推薦他們參加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對女性創業意向,職業指導人員應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薦、開業指導、后續支持等一站式服務,鼓勵他們自己的職業和創業,創業創造更多的婦女就業。
(三)在促進殘疾人群體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指導路徑
殘疾人作為就業的弱勢群體,已成為職業指導的重要服務對象。殘疾人,因為身體缺陷和勞動力供應的限制,造成這種人口就業自卑心理很強,不增加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在個人就業互動過程中往往不知所措,后選擇的人,鼓勵他們在勞動力市場淘汰。工作人員要進行職業指導咨詢,幫助他們樹立就業信心,正確評價自我,認識自我,解釋他們的殘疾人就業扶持政策,鼓勵他們選擇公共服務工作的政府投資發展,以單位吸納殘疾人就業,并為殘疾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從而促進殘疾人盡快去工作。在殘疾人的特殊情況和需要,職業指導人員開展后續援助工作,深入了解殘疾人就業崗位能夠生活和工作條件,關心殘疾人,防止后就業安置工作失敗的不匹配造成的。
(四)在促進農民工群體就業工作中的作用和指導路徑
農民工的收入和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對職業指導的強烈需求。由于農民工的普遍存在,教育程度低,技能差,收集和捕捉信息的能力不高,缺乏必要的就業法律知識和法律援助,常常誤入“就業陷阱”。就業指導部門應建立和完善農民工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做好農民工的登記工作,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就業信息;通過講座、視頻等,宣傳相關政策,農民工進城務工農民工法律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職業指導人員必須鼓勵和勞動技能職業資格的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指導,主動聯系用人單位舉辦農民工適當的培訓、用人工作和企業文化的市場需求,說明傳統的程序和注意事項的類型,并幫助他們建立公司認同感和歸屬感,當然,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安全生產和穩定就業。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有效的就業指導是促進就業困難和就業難的有力措施。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積極引導弱勢群體就業,引導他們盡快進入崗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