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要]2016年7月1日,水資源稅改革在河北省拉開了序幕,一年多的時間里,水資源稅改革在河北省穩步推進,效果顯著,通過清費立稅,切實發揮稅收的宏觀調控作用和杠桿調節作用,倒逼企業轉變生產方式、轉型升級,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解決中國水資源不足的現狀,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河北省試點工作對于水資源稅的全國范圍的擴圍形成了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實現水資源稅全國范圍的順利開展,進一步完善我國的資源稅制,保障水生態的安全。
[關鍵詞]水資源稅 河北省 擴圍 稅制改革
一、河北省開征水資源稅的必要性及取得的成績
河北作為一個鋼鐵大省,利用水資源的企業較多,但是河北的畝均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均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左右,在全國28個省區(直轄市除外)中居倒數第一。作為水資源比較匱乏的省份,地下水超采比較嚴重,長期以來,單純的行政收費沒能完全解決水資源濫用亂用的情況。稅與費相比的一大優勢,就是賦予水資源稅以法律剛性,真正起到保護水資源的作用,某些企業收費不交是違規行為,但是目前推出的水資源稅是一項法律法規,如果不繳納稅就會形成違法,納稅的強制性,進一步讓企業認識到國家對水資源的重視程度,倒逼企業改變思維模式,加強節約水資源。水資源稅的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進行水資源安全戰略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因此先行選擇水資源比較匱乏的河北省作為試點。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工作推進順利,截至今年7月份第12個征期結束,全省水資源稅納稅人戶數由去年首個征期的7600余戶增加到1.6萬戶,共申報水資源稅18.36億元。近期全國水資源稅試點擴圍調研會議在滄州舉行,會議上財產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對河北省地稅局和滄州市地稅局水資源稅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水資源稅的全國范圍的征收也即將開展。
二、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的經驗總結
(一)關于稅收制度的設計水資源稅
水資源稅開征主要目的為“限三高”,即對特種(高耗水)行業(包括洗車、洗浴、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等)納稅人、高額(即超計劃取用水)取用水納稅人、在嚴重超采(高超采)地區取用地下水納稅人等3類情況從高設定稅率,提高其負擔水平。較大的稅額差有利于引導企業及時調整用水結構,提高用水效率。河北省水資源稅的征收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目前水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河北水資源稅實行差別稅率,嚴格遵循地下水高于地表水、超采區高于非超采區,倒逼納稅人調整用水結構、采取節水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河北省根據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產業結構和調整方向,對地表水的不同行業,和地下水不同分類確定水資源稅適用的不同的稅額標準,同時對取用地下水從高制定稅額標準,也制定了水資源稅的減免政策。與征收水資源費時期相比,稅收剛性作用發揮明顯,抑制了地下水超采,促進了企業轉型發展,同時居民生活、農業生產用水負擔保持了不變。
(二)實現清費立稅的平穩過度
在水資源稅開征之前,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的稅制設計基本上承接了水資源費的征收對象、計征方法和征收標準等,我國存在著收費的情況,水資源費一般由水利部門負責收繳,資源稅改革之后,水資源稅的征收主體就變為地稅部門,但是水利部門仍然掌握著大量的水源信息,甚至在出現了水資源稅之后,某些地方仍然出現擅自收費的現象,企業需要承擔雙份的費和稅,加重了負擔。因此需要按照清費立稅的原則,將水資源費降為零,從源頭上堵住某些地區存在的亂收費的現象,可以成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和專門的監督電話,若再次出現亂收費的現象,納稅人可以舉報,實現稅收制度的合理有序開展。
三、河北省試點對水資源稅全國擴圍的啟示
(一)加強納稅宣傳工作
為了實現水資源稅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讓企業認識到水資源稅開展的必要性及對其的影響,讓企業意識到是以清費立稅來征收,之前收費怎么征收,現在的征稅怎么征收,甚至某些企業的稅額比費額還要低,讓企業認識到只要采取節水的措施,企業的用水成本并未顯著增加,只有向節約型企業轉型才能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為實現稅收宣傳工作深入的開展,可以利用出租車的LED廣告,公交車站牌廣告,公交車上的電視等可以放置宣傳語或者播放宣傳內容讓居民首先認識到征收水資源稅,稅務機關和水利部門,可以設計宣傳海報和宣傳單,走街串巷,走進企業解釋和宣傳此項工作的開展,通過設計稅收標語,使稅收知識深入人心,講解水資源稅開展的必要性,實現水資源稅開征的良好開端,利用稅收宣傳月宣傳,在各地的稅務機關的門戶網站制定專門的水資源稅開征的相關稅收知識的介紹。
(二)提供優質的稅收開征服務環境
各省的稅務機關加快建設服務型地稅機關,所有的辦稅服務廳設置專門針對水資源稅的納稅申報咨詢臺,設置取水量核定專用窗口,水利部門人員在稅務部門聯合辦公,開通專門的水資源稅預約電話和微信預約平臺,推進省、市、縣稅務機關對于水資源稅知識的宣傳和納稅的稅收制度的解釋工作,高效的開展水資源稅的征收工作。省地稅局、水利廳聯合舉辦培訓班,多渠道宣傳,開通水資源稅綠色通道將水資源稅征稅范圍、計稅方式等內容梳理制成二維碼圖標,避免水資源稅納稅人因不熟悉業務而來回奔波。地稅部門聯合水利部門開展水資源稅業務培訓,在辦稅服務大廳設置納稅政策咨詢崗,開通綠色通道,講解辦稅流程,解答涉稅咨詢。
全國各地的稅務系統,在金稅三期稅收征管系統中增加對水資源稅的水源登記和納稅申報模塊,實現水資源稅的網上納稅申報工作,從流程上簡化辦稅流程,地稅系統和水利部門開發水資源稅收征管信息傳遞平臺,實現納稅人取用水信息在地稅與水利部門之間的實時傳遞,使用在線監測設備,推行水資源遠程監控精準計量。參照河北省制定的關于涵蓋嚴格取水管理、遏制非法取水行為、治理超限額用水和水資源動態監控等多個方面的規定、辦法、意見和建議等,通過規章制度的出臺,共同的促進水資源稅的試點工作的開展,稅收管理長效機制日益健全。
(三)實施稅收減免優惠措施
對企業開征水資源稅,如果企業不調整自身的經營模式,企業的成本必然增加,所以企業為了減少自身成本,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必然會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購進污水處理設備,引進節能環保設備,充分利用了水循環系統,實現了節約用水,對廢水或者雨水進行再次處理等,因此稅務機關為了鼓勵改變用水模式,針對水資源稅的開征不是為了取得國家稅收,而是監督管理水資源,促進水資源保護和使用,國家應對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如何科學合理高效加以引導,考慮將其用水結構再細分,制定相應條款,引導全民增強節水意識。出臺針對購置節水設施的企業給予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政策措施,比如稅收減免,對于升級改造了生產設備增加投入成本的企業,稅務機關更應該讓企業可以加計扣除,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促進企業調整用水結構,也促使耗水企業加快節能降耗、產業升級的步伐,對于實現較大節約用水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某些企業仍然無視稅務機關開征的水資源稅,可以加大對企業的征收力度,通過實地的考察,指導企業合理水,節約地表水資源,進行批評教育,會同財政部門研究出臺計量設施安裝補貼辦法,撥付一定資金為納稅人安裝取水計量設施,提高取用水戶安裝精準計量設施的積極性,嚴格按率計征,嚴格按照《征管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加收滯納稅,給予行政處罰,加快企業的轉型升級,減少對地下水的用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現綠色發展。
全面推進水資源稅改革是國家稅收制度完善的一項重要工作,河北省作為試點先行,河北省在試點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都為別的省在推進水資源稅改革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保護水資源,借鑒河北省的成功經驗,全力推進水資源稅的改革,對于保證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重大,也為其他自然資源稅改革推進奠定了基礎。endprint